【正見網2019年11月05日】
董卓弒君辱帝,在京城公然屠殺百姓,等於向天下公開宣告與道義為敵,將自己置於人人皆可得而誅之的國賊位置。
禁軍越騎校尉(武職,統領輕騎軍)伍孚,忍無可忍,首先站了出來。無論成敗,他的義舉都會成為全國各州郡一呼百應、共同起義的導火線。也就是說,大規模演義的時機完全成熟。伍孚過後,曹操繼之,曹操失敗,文官王允承接大任,可謂武將領頭,文官用計,最終鏟除了奸賊。
忠臣奉義 兩種方式
這個過程,展現著漢朝群臣踐行忠義的兩種基本認識,基本方式。一種是抱著以死就義的決心,如伍孚和之前董卓廢帝時當場血濺朝廷的尚書丁管,一種同樣可以做到捨生取義,但不會輕易拋棄性命,而是要忍辱負重,留著性命積蓄力量,等候時機最終達成除惡的目的,如曹操和王允。當然也包括後來的關羽、劉備等人。兩種方式在人這一層都被世人肯定,但後一種做起來更難。具體情形也複雜多變,實踐起來也各有不同。這兩種方式在《三國演義》中都得到充分的展現,足以讓後人遇到不同情況時能夠獲得多種參照和選擇。
中國傳統文化,在家兒女做人,講盡孝道,而對於國家,臣子做人,講盡忠報國。也就是說,孝是針對兒女的要求,而忠,主要是對臣子的要求。臣子盡忠,既要為國家百姓堅守道義,又有對君主輔佐有始有終不離不棄的含義(因此忠與終同音),都是在講不同角度的義理。但當中國歷史走到漢末三國,皇帝沒有實權時,這個時代的人看似主要以臣子的身份和角度來帶領天下踐行忠義,護衛獻帝,保護黎民,因此叫做行忠義之舉,但其重點落在義字,而不是忠字,因為這段歷史,實質上是權臣令諸侯、沒有實質定主可以歸附和輔佐的時代,不具備能夠真正為天下定主不離不棄,有始有終地盡忠的時代背景。實質上,這個時代,多數是以臣子的名義,帶領大家奉行道義,進而全面展現整個義的內涵的時代。
我們先來看伍孚取義的方式。
伍孚起頭 刺殺董卓 忠義兩全
「越騎校尉伍孚,字德瑜,見卓殘暴,憤恨不平。嘗於朝服內披小鎧,藏短刀,欲伺便殺卓。一日,卓入朝,孚迎至閣下,拔刀直刺卓。卓氣力大,兩手摳住;呂布便入,揪倒伍孚。卓問曰:「誰教汝反?」孚瞪目大喝曰:「汝非吾君,吾非汝臣,何反之有?汝罪惡盈天,人人願得而誅之!吾恨不車裂汝以謝天下!」卓大怒,命牽出剖剮之。孚至死罵不絕口。後人有詩讚之曰:漢末忠臣說伍孚,沖天豪氣世間無。朝堂殺賊名猶在,萬古堪稱大丈夫!」
這就是《三國演義》對伍孚的描述,他雖刺殺失敗,當場以死就義,卻說出了忠臣為國除奸的正理。董卓自認為是天下之主,因此才會認為別人刺殺他,是逆反之舉。伍孚毫不畏懼地將道理點明:你董卓並不是我要盡忠輔佐的君主,我當然就不是你的臣子,非君臣關係,何來逆反,我殺你,僅僅是因為你罪惡盈天,天下人人都可以殺你。這些話,就在表明,殺他是替天行道,是為天下百姓除害,董卓成了天下公敵,他已經與道義為敵。除去他,成為天經地義的義舉。
伍孚因當場以死就義,可謂既是以第一種方式在替天行道,踐行了忠臣報國的義舉,同時也用生命完成了臣子針對君主個人的有始有終的本分,他的一生都奉獻給了漢朝,對得起當朝的漢獻帝了。因此,他的行為可以視作完美的忠義兩全。獻帝時期的演義大潮由他引發,但後人卻以詩的形式將他定位為漢末忠臣。其實從忠的角度來看,後來忍辱負重,曲意逢迎將貂蟬獻給董卓,以美人計鏟除董卓的王允,也同樣對獻帝不離不棄,最後以死保全了獻帝,這兩位,都是替天下百姓踐行道義的同時,也完成了對君主一面的忠。
忠的基本內涵:盡心維護正道
在這裡,我們要弄清楚一個概念,那就是忠這個字,如果成為臣子的本分,要想完美奉行,只能對有德或者說至少不至於走到夏桀和商紂王那樣程度的君主,才能做到。忠,屬於義理的一種,由「中」與「心」組成,表示其基本內涵是做人要中正無私,盡心竭力,也就是要盡心維護正道。該字多用在為國奉公的臣子身上,因此忠臣面對國家,侍奉君主,就出現兩層義務,先是以正直無私的心對國家百姓履行護衛關愛之責,但同時又有對君主個人竭盡心力的有始有終的輔佐,對國家百姓的守護,是大義,對君主個人,是相對的小義,都是義理,正常情形下並不矛盾,忠義本就一體,君主能夠愛民,輔佐他盡忠,就等於在保家衛國,自然就符合大的義理,但如果君主殘害百姓,天理不容,就不被認為是天下之主,這時你想輔佐他盡忠,除非能以中正之理勸諫和歸正他回歸正道,替百姓教導他,如果做不到還要留在他身邊全力繼續幫助他,那就等於損害國家百姓,替壞人做惡事了,因此,在君主殘暴或者極度昏庸的少數特殊情形下,對君主個人的極端的忠,反倒背離正道,有損忠字原本不偏不倚,公正的本義。
盡心竭力的心,居於中字之下,就是要人一心一意奉行正道,君主殘暴不正,何來真正的盡忠呢。因此商朝末年的歷史演繹了助紂為虐的故事並成為日常運用的成語,成為莫要助他人作惡的告誡,因此,遇到暴君昏君,就要借鑑歷史,判斷是否暫時放下針對君主個人的忠,只講針對國家和百姓的義了。此外,中國還有「盡忠報國」的成語,提醒臣子,盡忠是為了報國安民,盡忠不能忘記以正道報國護民的最終目的。忠義必須一體。
漢末三國形成的過程,真的非常特殊,臣子們的行為和選擇,面對君主個人說他盡忠也可以,雖無法直接輔佐,但獻帝人品和名義還在,舉起義旗必定以漢室為正統,為正當的名義;但說他盡義更確切,畢竟替天行道以除去公敵國賊為核心,對無法做主的皇帝個人,多數情形,即使想輔佐也無法輔佐了,做到不離不棄,有始有終,已經失去現實的條件。但就忠字的基本含義來說,只要盡心維護正道,就算是真正廣義上的忠臣了。
伍孚和王允,是對獻帝,完美做到忠義兩全的兩個典型的忠臣。他們兩人,代表了正常君主為政時期臣子的普遍德行。但在王朝的末期,往往以救民救國的道義為先,因此三國的舞台,只能突出所有人普遍遵循的正義之理。
伍孚的刺殺,雖未成功,卻成為全國共同起義,討伐董卓的導火線,促成了曹操的下一次刺殺行動。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