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19年11月17日】
此次盟軍討賊,也是曹操和袁氏兄弟在胸襟見識上的第一次較量,曹操為關羽爭取機會的過程,就在展現各自的境界。可以說,高下之分,已見分曉。袁家最後並非敗給了曹操,而是敗給了自己。同時曹操與關羽的不解之緣,就此開始。
關羽請戰 曹操力挺
劉備本與公孫瓚是好友,聽說諸侯會盟,共討董卓,於是放棄平原縣令的官職,帶著關羽和張飛,加入公孫瓚一路諸侯的軍隊,這才第一次將漢室宗脈的身份公布於全國各鎮諸侯的面前。當各路諸侯在汜水關被華雄打得慘敗時,文中寫道:
「眾皆失色。紹曰:『可惜吾上將顏良、文丑未至!得一人在此,何懼華雄?』言未畢,階下一人大呼出曰:『小將軍願往斬華雄頭,獻於帳下!』眾視之,見其人身長九尺,髯長二尺;丹鳳眼,臥蠶眉;面如重棗,聲如巨鍾;立於帳前。紹問何人。公孫瓚曰:『此劉玄德之弟關羽也。』紹問見居何職。瓚曰:『跟隨劉玄德充馬弓手。』帳上袁術大喝曰:『汝欺吾眾諸侯無大將耶?量一弓手,安敢亂言!與我打出!』曹操急止之曰:『公路息怒:此人既出大言,必有勇略;試教出馬,如其不勝,責之未遲。』袁紹曰:『使一弓手出戰,必被華雄所笑。』操曰:『此人儀表不俗,華雄安知他是弓手?』關公曰:『如不勝,請斬某頭。』」
可見,關羽是見大家都驚慌失措,無人能應對,自己主動請命的,然而袁紹首先關心的是關羽的職位,聽說只是縣令下一個小小的馬弓手,就是個騎馬射箭的小隊長,還沒等袁紹開口,他的兄弟袁術,就已經因此大怒,看不起關羽的小小職位,甚至覺得讓他出戰,是對眾諸侯的侮辱,不但不同意,還要將關羽打出去。他的話,也就是袁紹的心裡話,怕對方笑話。袁氏兄弟不識英雄,只論門第出身,注重體面的迂腐見識和狹隘的胸襟,傲慢自大的品性,均在此得到了赤裸裸的展現。若非曹操讓袁紹給關羽機會,想辦法破解袁術和袁紹的體面顧慮,以儀表不俗,對方看不出是馬弓手來力勸,關羽還真的就被袁術打出去了,根本無法獲得出戰的機會。
這段話,充分對比出曹操與袁紹袁術的胸襟與見識,誰高誰低,一目了然。
關羽「威震乾坤第一功」
曹操為關羽爭得出戰機會後,待關羽十分敬重,讓人給關羽溫酒一杯,喝了上馬。但關公卻說:「酒且斟下,某去便來。」於是「出帳提刀,飛身上馬。」開始交戰:
「眾諸侯聽得關外鼓聲大振,喊聲大舉,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眾皆失驚。正欲探聽,鸞鈴響處,馬到中軍,雲長提華雄之頭,擲於地上,其酒尚溫。後人有詩讚之曰:威鎮乾坤第一功,轅門畫鼓響冬冬。雲長停盞施英勇,酒當溫時斬華雄。」
這就是關羽「溫酒斬華雄」驚天動地的神威,曹操給準備的酒,還是熱的,人已經得勝歸來,可謂神速,不僅得勝,還勝得如此瀟洒從容,與眾諸侯的上將對比,簡直就是天壤之別,因此,各諸侯之前的接連狼狽慘敗,展現的華雄之威武無敵,最後不過是為了襯托關羽。也就是不管之前寫了多長的篇幅,都是給關羽做的鋪墊,因此,關羽才是戰役的主角。如此讓人懼怕的猛將,關羽居然打得不費吹灰之力。後人因此以詩讚之「威震乾坤第一功」。
關羽得勝 袁術妒才 曹操敬愛
關羽勝利後,文中描述了一段曹操和袁術各自不同的反應:
曹操大喜。只見玄德背後轉出張飛,高聲大叫:「俺哥哥斬了華雄,不就這裡殺入關去,活拏董卓,更待何時!」袁術大怒,喝曰:「俺大臣尚自謙讓,量一縣令手下小卒,安敢在此耀武揚威!都與趕出帳去!」曹操曰:「得功者賞,何計貴賤乎?」袁術曰:「既然公等只重一縣令,我當告退。」操曰:「豈可因一言而誤大事耶?」命公孫瓚且帶玄德、關、張回寨。眾官皆散。曹操暗使人齎牛酒撫慰三人。
這一段,更加直接暴露袁術的狹隘與妒忌之心,對比出曹操愛才惜才,賞罰分明不計貴賤出身的胸襟氣度。曹操還暗中拿酒撫慰劉備三人,對英雄十分敬重體恤。因此未來袁術袁紹一方必然被滅。曹操與關羽,從此結下善緣,共演過五關斬六將、華容道義釋曹操等傳揚千古的忠義與恩義。
叔父被殺 袁紹無情無義
再來看袁紹,其叔父袁隗當時在洛陽,官居太傅,董卓汜水關失敗後,得知袁紹是盟主,於是將袁隗全家殺害,「不分老幼,盡皆誅絕」,「將袁隗首級去關前號令」。董卓於是起兵二十萬,分五萬人守住汜水關的同時,親自帶呂布等人,十五萬大軍,往虎牢關而去。這一仗,呂布是主將,難度更大,因此才有了三英戰呂布的故事。
但奇怪的是,文中沒有半個字描寫袁紹聽聞叔父一家慘遭屠殺後的傷痛與憤恨。董卓兵敗挾天子遷都長安,他並不追趕,實在於公於私,都不合情理。聯想後來袁紹騙公孫瓚奪得冀州後毀約,有了大量物資又不願意借馬給袁術,鬧得兄弟反目,就可以看出,袁紹和袁術的為人,可謂見利忘義之徒,對叔父之死,都能毫不在意無動於衷,如此無情無義,自私自利,怎能成為曹操的對手。因此必然敗亡。
曹操儘管在這次舉義結束後,幾乎成為負面形像,但其英雄的見識和本質,卻始終無法掩蓋,在賢臣擇主而事,天下豪傑義士各自選主的歷史時期,他能稱雄一方,成為天下眾多義士的選擇,忠心侍奉之主,這本身就足以說明問題。後來曹操為報父仇,攻打陶謙,被描述得心胸狹隘,成為作者筆下屠殺百姓的不仁不義之徒,也只是為了突出劉備的仁義。作者寫來,應該也是相當矛盾,與之前曹操剿滅山東一帶青州黃巾餘黨時的大義行為,顯得非常矛盾。他能接納黃巾逆賊將士30多萬投降,相關的百餘萬男女百姓存活,足見他不濫殺無辜,給大多數人活路,此後讓精銳者組成青州兵,招納他們。儘管這段描寫非常短,也足以顯露和說明,有這樣的見識和氣度,不會在之後討伐陶謙的過程,罪加百姓。這一點是相當矛盾的筆墨,不管人們是否相信曹操義舉的真心,至少能斷定,有大志者,能稱雄一方的人,見識氣度都是不簡單的,怎麼可能公開屠殺百姓,損害自己形像,將自己愚蠢地置於道義的對立面呢,況且他身邊當時郭嘉等有見識的能臣謀士太多了,不可能不進行勸阻。因復仇討伐陶謙,尚在情理,但公開屠殺百姓,卻不合情理。
因此,對於曹操,我們需要有清醒的認識,他在作者筆下成為負面形像,目的只為烘托劉備。
三英戰呂布
所謂虎牢關的三英戰呂布,大家都非常熟悉了。八路諸侯在虎牢關與呂布交戰,被呂布打得落花流水,無招架之力,最後因公孫瓚差點被呂布刺殺,張飛仗義相救,這才發展成劉備關羽和張飛三人合力與呂布較量的戰役,呂布無法招架,只得敗退,八路諸侯因此一起掩殺,這才打敗了呂布,因此曹操號召引發的這次全國眾諸侯的起義,將曹操和劉備三人,兩路英雄,擺在了天下人的面前,兩者均因此而天下聞名。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