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士李士謙活萬人 信因果報應

周雯


【正見網2021年12月16日】

古代歷朝歷代都不乏放棄出仕而選擇隱居鄉間之人,他們保持著自身品行的高潔,以君子之風影響著身邊的人和事,影響著社會。因此古代有「舉逸民,天下之人歸心焉」的說法,即如果帝王選用隱居者,天下之人都會誠心歸附。

北魏至隋時,有一位非常有名的隱士,名叫李士謙,他是趙郡平棘(今河北省趙縣)人。年少時他的父親去世,他與母親、姐姐相依為命,事母至孝。一次,母親嘔吐不止,李士謙懷疑是中毒引起,遂跪在地上去嘗嘔吐之物,以確定自己的判斷。他在岐州擔任刺史的伯父李瑒聽說後,大為感嘆,經常對人說:「士謙這孩子是我們李家的顏淵啊!」顏淵,孔子最為知名的弟子之一,以賢德著稱。

李士謙敏慧好學,通曉經史。十二歲時,就因才華出眾被北魏廣平王任命為開府參軍事。後來,母親去世,他因丁憂辭官。守喪三年期間,他因為傷心過度而形銷骨立。他嫁到廣平宋氏的姐姐,也因過度哀痛而病逝。

守喪三年後,李士謙就舍宅作了佛寺,自己則去學館繼續學業,立志終生不為官。他孜孜不倦的學習,還博覽群書,亦精通天文、星相、占卜等各方面的知識。很多高官聽說他的才名後,都請他出仕,但都被他婉拒。

自身節儉 樂善好施活萬人

李士謙家雖富有財產,但他自身卻奉行節儉。他以少時喪父為由,不吃肉食不喝酒,嘴裡也從不說殺生之類的言語。不過,在親戚賓客來訪時,他必以酒肉招待,自己則繼續吃素,面對這些酒肉時,他也非常坦然,不以自己的標準要求他人。

在李士謙看來,救濟幫助他人是他的本分。如果有人辦不起喪事,他聽說後,就會跑去給予相應的幫助。一次,鄰裡有兄弟二人因為分家產不均打起了官司,李士謙知曉後,就自己出錢貼補給錢財少的。兄弟倆很慚愧,開始互相推讓財產,兄弟倆此後都成為了與人為善之人。

史載,如果李士謙看到有別人家的牛在自家的田裡吃東西,他就牽著牛到陰涼處餵養;看見有小偷偷自家的麥子,他就假裝看不見,悄悄避開。他家的僕人曾抓獲過偷糧食的人,李士謙沒有責罰,而是體諒其窮困將其放走。

有一年,糧食缺乏,李士謙就拿出幾千石糧食借給鄉人,鄉人們都說等秋季收割後就償還。然而,當年因為災害,糧食歉收,借糧的人家都沒法償還,因此紛紛到李家道歉。

李士謙說:「我家多餘的穀米,本來就是準備用於賑災救濟的,並不是為了牟利。」他還設宴將所有借糧的人家召集在一起,並當場燒掉借據,告訴大家債務已了,大家不要放在心上了。鄉人都非常感動。

第二年莊稼大豐收,借糧的人家紛紛來還糧,但李士謙以債務已了予以拒絕,一點糧食都沒收。

又有一年當地遭遇了大饑荒,很多人都餓死了。李士謙用盡家資給饑民熬粥喝,有上萬人的性命得以保全。他還請人埋葬屍骨,凡是能看見的都沒有遺漏。到了春天,他又拿出糧種給貧困的農民,讓他們可以種地維生。趙郡的百姓對他感恩戴德,常常對兒孫們說:「能活下來,都是李參軍的恩德啊。」

說因果報應

李士謙善談玄理,曾有一位來客在聊天時說自己不相信佛家的因果報應,認為佛經之外的典籍都沒有類似說法。李士謙對他解釋說:「儒家有『積善餘慶,積惡餘殃,高門待封,掃墓望喪』之說,史上皆有事實可考 ,這難道不是善惡的報應嗎?佛經上說天道輪迴,周而復始,永無止盡輪迴,這就是漢代賈誼說的『宇宙千變萬化,未始有極,忽然為人』的道理。當佛法還未向東傳播前,就有古聖賢哲已領悟它的真諦了。至於像鯀變為黃熊,杜宇變為杜鵑,褒君變為蛟龍,牛哀變為野獸,君子變為鵠,小人變為猿,彭生變為豬,如意變為狗,黃母變為龜,宣武變為敝黽,鄧艾變為牛,徐伯變為魚,護衛的士兵變為鳥,寫字的書生變為蛇,羊祜的前身是李氏的兒子,這些難道不都是佛家所說的因果報應嗎?」

萬人送葬

隋朝開皇八年(588年),李士謙去世,享年六十六歲。趙郡的百姓聽到這個消息後,無不痛哭流涕的說:「為什麼不讓我們去死,而讓李參軍去死呢!」參加送葬的有一萬餘人。

同鄉的李景伯等人認為,李士謙道德高尚聞名于田園鄉間,就將其一生的言行整理成文書,刻在他墓前立的一塊碑上。其中有這樣讚美他的詞句:「言必楷模,孝全終始。高調橫逸,清風崛起。」

李士謙的妻子盧氏,很有婦德。在丈夫去世後,她沒有接受任何人所送之物。她對眾人說:「士謙一生喜歡施捨,現在他雖人已去世,但我怎能改變他的志向呢?」她為此還拿出五百石糧食賑救貧窮之人,以彰顯丈夫的志向。

參考資料:《隋書》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人物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