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方道人有仙術 酣睡於雪地也無恙

顏雯


【正見網2023年02月07日】

唐宗宋祖開創了中國的兩朝盛世,儘管人世繁華,尋求出世的修煉文化卻頗受人們的敬仰與推崇。無論是達官貴族,還是平民百姓,多少都聽說或遇到過在山中修道多年,最終煉出了奇能異術或某種神通法力的人。即使是在唐宋之交、朝代更迭之年,這樣的道人也曾駐足於世間,留下過不少神跡。

唐國子業之子譚峭潛心修道出神通

唐末五代時,福建泉州有位道人,名叫譚峭,字景升。他小時候就聰明過人,因他小小年紀能熟讀經史子集,且過目不忘,人家問起來,他也對答如流,於是在當地小有名聲。它不僅記憶力好,文章也寫得清麗脫俗,不同凡響,那時在唐朝當國子業司的父親便想讓他去考取功名,然後跟自己一樣,也走入仕為官之路。

可譚峭的志向卻與父親有所不同。成年後,他一心向道,醉心於黃老之學,對前朝天子求仙問道之事神往不已。他日日在修道的書中勤學、鑽研,突然有一天便向父親提出,自己要去終南山遊歷。

起先,他父親覺得,終南山離家不遠,就答應了。不想他這一走,就再也沒有回來過。從終南山一直到太白山、太行山、王屋山,再到嵩山、華山、泰山,他幾乎走遍了那些道教名山。父親很掛念他,就托人帶信讓他回去。可他卻回信告訴父親,茅君以前為人子時,也是選擇離家修行;現在我想潛心修道,也該如此吧!」父親見他心意已決,就不再勉強他了。

後來,譚峭在嵩山上修行了十幾年,便開始略有所成。不僅煉出了辟穀術,可以不吃不喝,身體也出現了一些常人所沒有的功能。一般人是冬天裹得厚厚的,夏天穿得薄薄的。可他卻剛好相反,夏天裹著皮裘大衣,冬天只穿一件薄薄的長衫。一到颳風下雪時,還能在雪地裡睡上好幾天。過路的人看他一動不動,以為他凍死了。可湊近一看,才發現他氣息穩健,還好端端活著呢!

他父親知道他已下山,正在世間雲遊,便讓家裡的下人去找他。一到春日、冬日,就讓下人往他的住處送去錢帛和衣物。他每次都高興地收下,並寫好家書,讓下人帶回去。可等下人走後,他就把那些錢帛和衣物拿到街上,送給窮人。

他行走於市井街頭,常常會喝得酩酊大醉。如果還有餘錢,就會全部交給賣酒的店家,總之自己是一分不留的。有人問他:「身上留點錢,能備不時之需,你為何分文不留?」他回答說:「留著又能怎樣?要是被人偷走了,還累得別人做了壞事。我不吃不穿,自然也就無憂無慮了。」有人見他一副落魄樣子,卻整天樂呵呵的,還以為他瘋了。他卻一邊走一邊說:「線作長江扇作天,報鞋拋向海東邊。蓬萊信道無多地,柢在譚生拄杖前。」

多年後,譚峭去了南嶽,繼續在山中修行。他服下自己煉出的丹藥,竟能入水不沾濕,入火燒不著。後來,他還煉出了能隱身或變化成各種形像的神術。最終,他到青城山中隱居,就再也沒下過山了。

京兆杜氏後人杜升修道多年出神通

杜升,字可雲,他常對人說自己是京兆杜陵人。這個地方是當年周成王賜給京兆杜氏一族的封地,這個家族在周代時就已是名門望族。其後世一直是名流輩出,僅在唐代就出過十一位宰相,如杜如晦、杜佑等;連著名詩人杜甫、杜牧也都是京兆杜氏的後人。

雖說杜升未能通達顯貴,可卻是世間少有、民間少見的世外高人。他腹有詩書,談吐不凡,講出的話總是蘊含著很深的道理。人們不見他吃飯,只見他喝酒。別看他常醉行於市井街巷中,可他的酒量並不小,即使一口氣喝下三鬥也不醉。當地人都猜不出他的歲數,因為他的臉色總是那麼明潤、有光澤,看起來只有三十出頭的樣子。

他從不講究穿戴,頭上裹著破舊的頭巾,到冬天也只穿一身薄薄的長衫到處走。那身長衫他從沒換過,人家以為他沒錢買,就送了他一些新衣裳。可他一出門,就把新衣送人了,自己還穿著舊衣裳。

他穿著那身破舊的長衫,能在雪地裡躺上兩三天。他躺那兒不動彈,路過的人以為他死了,就上前去撥拉他的身體。這時,他慢慢站起來,抖落一下身上的雪,繼續往前走。他看起來像是宿醉後剛睡醒的樣子,身上還冒著熱氣呢!

他身體狀況異於常人,連沙書時都與普通的藝人不同。他很擅長用細沙在裝著水的碗或盆中寫「龍」字,字寫好後能浮起來。受他意念指揮,還能左右轉。他大聲喝叱一聲,那「龍」字就能飛到高丈許的空中,變成真龍的形狀。那龍看起來不是細沙狀的,而是像雲霧般若隱若現。等他再喊一聲,龍就立刻飛回到水中,變成原來的「龍」字。圍觀的人覺得很神奇,就扔錢給他。錢的數目不小,可他一分沒留,全都送給了窮人或賣酒的店家。

唐代名臣杜孺休也是京兆杜氏的後人,他被皇帝派到蘇州當刺史時,偶然間聽說杜升就住在蘇州城裡,覺得很高興,就派人把他請到家中。他對自己的賓客和同僚說:「我請來的並非俗世之人,而是一位得道高人。」大家聽了都很驚訝。與杜升見面後,杜孺休才告訴他們:「我父親杜悰與這位道翁交情很深,他當年鎮守西川時,二人經常在一起暢談閒聊。我那時只有十幾歲,現在五十多了。四十年都過去了,道翁的相貌和裝束還跟以前一模一樣,可見他並非凡人。」後來,他請杜升跟賓客、同僚們一起飲宴。大家在席間吟詩作賦,惟有杜升的詩句意境高遠,神妙無比,其他人都對不上來。

杜孺休把杜升留在家中小住,並向他詢問修道的事。杜升對他說:「你現已入仕為官,作為父母官,在教化百姓時,更要有仁厚、慈愛的心。如今已是多事之秋,你沒來得及脫離凡塵俗世、隱居山林,就得多加小心了,切莫被兵器所傷!」未久,軍中就發生了內亂,杜孺休還是被人用兵器殺害了。

以前,杜孺休與杜升見面時,總要送他一些錢帛之物。杜升推脫不掉,就把錢散發給了回家路上遇到的窮人。杜孺休知道後,對他更敬重了。

發生兵亂時,有人看到杜升也受傷了。後來,在他受傷的地方,人們也的確發現了一件破舊的長衫,與他平日裡穿的一樣,只是被刀劃成了三四段。大家以為他性命難保,可幾天後,就有人在江浙一帶看到了他,說他跟以前一樣,要么喝的酩酊大醉,要麼就在街頭表演沙書。過了一年,又有人在湖南見到他,還跟他說了話。那人問他近日在蘇州發生的事,他竟說的絲毫不差,像是親眼看到了一樣。他笑著對那人說:「我原本住在南嶽,如今來世間太久,也該回去了!」從那以後,就再也沒人見過他了。

建康城無名氏有道行異於常人

五代時,建康城東郊有位道人,不知其姓氏名號,只知他在溪邊搭了間木屋,獨自一人住在那裡。屋內除了一兩件普通的器皿,就再沒有其它物件了。他每天都會進城,注意到他的人以為他是乞丐。可他並沒有遊街串巷、四處乞討,而是直奔廟宇而去。建康城廟宇頗多,他每天都要挨個逛一遍。

時間長了,很多人開始打量他。城裡的巡使也對他的行蹤感到好奇,於是向皇帝稟告。皇帝派人去打聽他的住處,問他是否有所求,才日日去廟宇參拜。他卻回答:「我什麼都不求。」

到了天寒地凍時,官府會向窮人發放縫補過的衣服。見他只穿著薄薄的長衫,怕他凍著,也給了他一件。他起先不收,但官府堅持要給他,他就把衣服送給了別人。

城裡人覺得他很怪、不合群,就提出讓他從溪邊搬走。他什麼都沒說,只是把以前的舊木屋拆了,然後又到更偏遠的地方,找了一處荒廢的果園,在裡面的溪水邊,搭了間木屋來住。那時,一連下了好幾天的大雪,負責管理果園的人沒見他出來,以為他凍死在裡面了,就去園中查看。當他們看到那間木屋已被風雪吹得散了架子,就喃喃地說道:「這回真要凍死了!」於是,他們通知了府衙,可當官府的人走到屋內時,卻發現他正在雪地裡酣睡呢!這時,他突然醒過來,臉色看起來沒有一點受寒的樣子。他站起身來,走出了木屋,此後就不知去向了。

資料來源:
《續仙傳》
《江淮異人錄》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人物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