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課教材(高級):劉裕篡位建宋(歷史故事)

正見文化課教材編輯小組


【正見網2008年05月03日】

編者按:為了弘揚中國神傳文化,清除邪黨文化的影響,在教育領域的大法弟子用在大法中修出的正見,開始著手編寫一套中國正統文化教材。因為是剛剛起步,難免有所不足,我們需要世界各地的大法弟子,尤其是教育領域的大法弟子的參與和指正。我們誠摯的希望使用這份教材的同修,能將上課中所遇到的問題,以及教材的優缺點反饋給我們,以便我們不斷的修改提高,使教材更加充實完整。同時,我們也歡迎更多有意願參與教材編輯寫作的同修加入進來,共同完成教材的編著。

◇◇◇ ◇◇◇ ◇◇◇


【原文】

宋王(1)欲受禪而難於發言,乃集朝臣宴飲,從容言曰:「桓玄篡位(2),鼎命已移。我首唱大義,興復帝室,南征北伐,平定四海(3),功成業著,遂荷九錫。今年將衰暮,崇極如此(4),物忌盛滿(5),非可久安。今欲奉還爵位,歸老京師。」群臣惟盛稱功德,莫諭其意(6)。日晚,坐散。中書令傅亮還外,乃悟,而宮門已閉,亮叩扉請見,王即開門見之。亮入,但曰:「臣暫宜還都。」王解其意,無復他言,直云:「須幾人自送?」亮曰:「數十人可也。」實時奉辭。亮出,已夜,見長星(7)竟天,拊髀(8)嘆曰:「我常不信天文,今始驗矣。」亮至建康(9),夏,四月,征王入輔。

六月,壬戌(初九日),王至建康。傅亮諷晉恭帝(10)禪位於宋,具詔草呈帝,使書之。帝欣然操筆,謂左右曰:「桓玄之時,晉氏已無天下,重為劉公所延,將二十載(11);今日之事,本所甘心。」遂書赤紙為詔。(出自《資治通鑑・卷第一百一十九・宋紀一》)

【注釋】

(1)宋王:即劉裕宋武帝,他以晉朝宋王的身份接受晉恭帝禪讓登基為皇帝,更改年號為永初,為南朝宋的開國皇帝,諱裕,字德輿,小名寄奴,彭城縣綏德裡人,漢高帝弟楚元王交之後也。
(2)桓玄篡位:桓玄,人名,東晉大臣,逼晉安帝禪讓,自立為帝,劉裕起兵討伐,桓玄戰敗被殺。
(3)南征北伐,平定四海:劉裕南平盧循,西破桓玄,伐南燕、譙蜀、後秦,皆滅之。
(4)崇極如此:地位榮譽如此崇高至極。
(5)物忌盛滿:事物最忌諱鼎盛滿盈,因為容易招損。
(6)莫諭其意:沒有人明白他的用意。
(7)長星:彗星的一種,古人認為長星出現,是預示人間將更換帝王或朝代,或除舊布新之象也。
(8)拊髀(音必):拍大腿。
(9)建康:地名,東晉、宋建都於此,在今江蘇省南京市。
(10)晉恭帝:東晉最後一任皇帝司馬德文,在位僅一年(公元四一九年),就禪讓給劉裕。
(11)將二十載:晉安帝元興二年,桓玄廢安帝自立,三年,裕起兵討玄,玄敗死,晉室賴以復興。自元興三年至是凡十七年。

【語譯參考】

宋王劉裕想要晉恭帝實行禪讓,把帝位傳給他,但不好意思開口,於是就召集自己的朝臣,設宴飲酒。在酒宴上,假裝不經意地說:「桓玄篡奪帝位時,晉的政權已轉移,是我首先倡導大義,復興宗室,爾後南征北討,終於平定四海,大功告成,事業顯著,結果受到九錫的賞賜。現在年紀將要衰老垂暮,而地位榮譽如此崇高至極,凡事忌諱太滿,太滿則難保久安。現在我想奉還受封的爵位,回到京師養老。」朝臣們只是極力稱頌功德,沒有人明白他真正的用意。天色已晚,大家離席散去。

中書令傅亮回到宮外,突然醒悟,但宮門已關閉。傅亮敲門請求晉見,宋王劉裕立刻下令開門召見。傅亮入宮,只說:「臣應暫時返回京師。」宋王明白他的意思,不再說其它的話,直接問他:「你需要多少人護送?」傅亮說:「幾十個人就夠了。」然後告辭離去。傅亮出王宮時,已是半夜了,正好看見彗星劃破夜空,拍著大腿感嘆說:「我以前不相信天文的占驗,現在才相信天文是靈驗的。」傅亮到了建康,夏季四月,晉恭帝召劉裕入京輔政。

六月初九,劉裕抵達建康。傅亮委婉暗示晉恭帝禪讓帝位給宋王劉裕,並擬好退位詔書草稿呈給晉恭帝,讓晉恭帝抄寫。晉恭帝欣然拿起筆,對左右的人說:「桓玄篡位的時候,晉朝已經失去天下了,重新被劉公挽救,才延續將近二十年,今天禪位,我心甘情願。」於是抄寫在紅紙上成為正式詔書。

【研析】

宋王劉裕恃著自己平定桓玄之亂,功成業著,一心想當皇帝,卻又難以開口,於是假藉召集自己朝臣宴會聚飲的名義,述說自己已衰老垂暮,想奉還爵位,退休養老。大臣們信以為真,就極力稱頌他的功德,然後散去。事後中書令傅亮,終於聽懂劉裕話中有話,再度回宮晉見劉裕,然後返回京都,鋪排一切事宜,暗示晉恭帝禪讓帝位給宋王劉裕。真是拍板要兩個才會響,一個假惺惺的要退休,還要有一個能揣摩主子心意的人,才能完成計劃。恭帝就在劉裕、傅亮巧妙設計下,只當一年皇帝就讓位了。不幸的是,他後來被劉裕派士兵毒死不成用被子悶死。

本文道出劉裕是個放不下權力慾望的人,在晉國已高居宋王,卻仍然不滿足,想當皇帝,處心積慮的設計出此計劃。他為政崇尚儉約,但嚴禁世家大族隱匿戶口田地,實行「庚戌土斷」,集權中央。可是究竟人算不如天算,少了德,帝位亦無福消受,只不過當了三年的皇帝,就與世長辭了,畢竟人世間一切事物,自有因緣,還是順其自然吧!該是你的跑也跑不掉,不是你的強求也求不來。

【延伸思考】

1、慾望是個無底洞,只有知足才能常樂,你如何去平衡兩者,讓自己內心能達到平和?
2、歷代有許多皇帝,對於功高之大臣,均戒備三分,唯恐其功高震主,請你就此事評論,如果你是皇帝,將如何對待這些大臣?
3、常人汲汲於名利,因不得而恨之、怨之者比比皆是,你認為以怎樣的心態去對待較為恰當?

【參考數據】

1.資治通鑑(28) 李國祥 顧志華 陳蔚松主編 台灣古籍 2001年二月出版
2.資治通鑑輕鬆讀3 歐惠章編寫 希代書版
3.資治通鑑今譯(七) 李宗侗 夏德儀校注 台灣商務印書館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