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評議:網上通訊



【正見網2008年10月26日】

*正見網2008年10月17日登載的詩歌:

原稿:修心淺悟
忍住:苦熬千萬年,不差這幾天。再苦也忍住,圓滿把家還。
出獄:神路並非遠,就在一念間。走出自我獄,解枷就歸天。
勇猛精進:萬載紅塵似夢遊,大法破迷上歸舟。乘風破浪向天返,再苦再難不回頭。
塵緣:兒女好,父母親,一世情緣莫當真。本是紅塵一場戲,劇終卸裝各走人。
法緣:父母兄弟一家人,為法而來進一門。放下情緣結法緣,慈悲救度展佛恩。
為了眾生:苦熬苦等千萬載,就為現在這幾年。忍苦精進莫懈怠,眾生盼救淚漣漣。

修改與評註:第二首末句“解枷就歸天”,因“歸天”一詞有負面歧義(表示“死亡”),因此改作“解枷出九天”,這樣能保留內涵,也消除了負面歧義。第五首第三句“放下情緣結法緣”在理上不太妥當:我們可以放下情,但這個“緣”(包括“法緣”)通常不是今世才“結”的,我們不一定能“放下”:如果是善緣,它可能用來幫助我們的修煉;如果是阻礙修煉的惡緣,而且很大(比如還命債的惡緣),這隻有師尊能為我們化解得了。因此改為“情緣法緣促精進”,都往好的方向做,應當沒有錯。末句中“展佛恩”改為“報佛恩”,以避免任何誤解。

這裡的六首小詩都寫得很好:語言平易、說理直白,切中要害、一語中的。寫詩最怕的是空洞無物。無論是抒發情緒以感人,還是講說道理以服人,都得有作者自己的東西:或者是令自己身心震撼的感受,或者是自己久經思考、霍然開朗的道理。內涵是自己的,語言也是自己的,不是拾人牙慧或者鸚鵡學舌。這樣的詩歌粗糙一點不要緊,但言之有物,有質感,就像古人說的璞玉渾金,經過磨礪和鍛鑄就可能產生出美玉真金來。作者的許多詩歌都具有這樣的特點。語言粗糙一點,可以不斷的學習,逐漸的細化和精練起來,修煉人學起來也快。但豐滿的內涵卻是來自作者的學法修心、講真相和救度眾生的生活實踐。一旦作者在這些事情上有所懈怠,詩歌的內涵就會有所消減、逐漸稀薄,讓人產生空洞的感覺。當然我們不是說學習語言不重要。詩歌(特別是古體詩)這種文體,對語言的要求比別的文體都高,語言太差了,連準確表達自己都做不到,又怎樣寫出好的詩歌作品來呢?我們在這裡是強調內涵,相比之下,內涵是更重要的。沒有內涵的詩歌,空洞無物,語言再好,也不過是個畫得好看的空殼。而且,學習語言也不能象常規的那樣,專門用多少時間辦班讀書。我們最好的辦法是邊寫邊學,大膽的寫出自己真實的思想和情緒,再根據編者的修改或修改建議,去琢磨和提高。有些作者很善於利用這個條件,結果學得很快很好。

原稿:詩三首
絕句:千古一台戲,悲歡離合淚。回眸淨是痴,笑語當年事。(平水去聲四寘)
剿惡:民怨已如山,良知揭罪丑。人神討毒流,中共火山口。(平水上聲二五有)
夜思:明月照無眠,慈心空夢囈。微身千尺言,大願洪微濟。 (平水去聲八霽)

修改與評註:第一首標題“絕句”,改取詩中“回眸”一詞作標題,因為我們不讓格律詩的詩體(絕句、律詩、排律)出現在標題中。但如果作者希望學習或寫作格律詩,可在來稿中說明,我們可以按格律詩來審閱。修改或建議作者修改時,也會按相應的標準去做。第三首內涵不太明確,因此未予登載。作者考慮得很周到,在詩後注出了所用韻腳的韻部。但有一點提醒作者,正見網上的詩歌是以“詞韻簡編”(即“詞林正韻”刪去一些冷僻字)為用韻標準的,比“平水韻”要寬得多。如果作者自律甚嚴,願意用平水韻作標準,當然很好,但有時如果感到韻腳與自己想寫的內涵無法統一時,不妨改用“詞韻簡編”以保證內涵不受影響,內涵畢竟比形式更重要。

作者的小詩寫得簡練、明快,沒有閒字,因而內涵相對豐滿。不過五言詩無閒字是比較容易些,如能在七言詩中做到沒閒字,那就更好了。

原稿:詩二首
眾生:心海無波納萬波,笑載歸舟一路歌。夢裡依稀紅塵客,今夕喜淚落天河。
剝畫皮:赤獸邪靈附人體,真相九評剝畫皮。法徒濟世正念起,三退大潮救人疾。

修改與評註:第一首末句寫得好,富於想像和喻義。第二首韻腳“皮”“疾”一平一仄,但第三句尾字“起”是仄聲而且押“疾”,因此把第二句和第三句交換位置。

原稿:心病心除
中國人民萬般苦,衣食住行皆有毒。無情無義只認利,自食其果向誰訴?
人無善念心不古,無奈天理有定數。解鈴還須繫鈴人,心病還須心藥除。

修改與評註:此詩原本八句,但第三、四兩句“無情無義只認利, 自食其果向誰訴?”顯然有些報怨情緒。這在常人讀者的角度看,很難認同和接受,也就很難起到救度他的作用。因此前四句沒有登載,只登載了後四句。後四句的兩個韻腳“數”“除”是一仄一平,但此四句內涵好,也就聽之了,只是提醒作者注意,今後盡力避免為好。

原稿:詩二首
真修:勸三退,傳九評。講真相,世間行。向內找,修心性。了洪願,救眾生。同化法,法中溶。大圓滿,正法成。
圓容:心性提高就長功,層層同化法特性。圓容大法心法明,通天大道佛道成。

修改與評註:第二首韻腳“性”“成”一仄一平,而且內涵比較泛,沒有作者自己的新意,因此未予登載。第一首倒第三句“法中溶”失韻,還是那個“東冬”混押“庚青”的問題,因此改為“心法明”(此三字來自第二首詩)。

*正見網2008年10月16日審閱後未予登載的詩歌:

原稿:勸憤青
憤青聽我說,之鑑有前車。中共當槍使,吹你猛兒哥。事後滅口狠,卸磨把命割。禍來保自己,毒藥灌你喝。誘騙污大法,陪葬不打折。助紂渾噩噩,從良笑呵呵!

評註:此詩中有幾處用詞不規範或錯誤。第二句作者是要說“有前車之鑑”,為照顧到詩歌的句讀,就拆用了“前車之鑑”。但這裡的“之”是表所屬的助詞,“之鑑”就不能解了;第六句“把命割”顯然因受韻腳牽掣而產生了詞語搭配不當的問題:“頭”可以“割”,但一般不“割”“命”,“割”通常用於具體名詞;第十句“不打折”大概是“不打折扣”的縮略,但“折”和“折扣”是完全不同義的,就像我們原來提到過的“兌”和“兌現”一樣:它們都是兩個不同義的單音動詞合成的一個雙音動詞,去掉其中任何一個都會改變那個雙音動詞的含義;末句中“從良”一詞因為已經是有固定含義的常用詞(指妓女通過嫁人而結束妓女生涯),因此作者這樣用其字面本意就容易引出負面的歧義來。另外,此詩的六個韻腳依次屬“詞韻簡編”的第四、九、十八、十八、十八和第九部,即三個不同的韻部。

原稿:古風・退赤潮
(一) 西來赤獸中山狼 竊權辱國良善裝 謊言欺世行十惡 五千文明暗無光
(二) 逆天叛道何張狂 生靈塗炭是國殤 炎黃子孫盲跟走 從此神州病膏肓
(三) 官商狼性禍蕭牆 妖孽當道人心惶 世事未諳身先歿 莫道凡塵不淒涼
(四) 九道神符降穹蒼 真機盡泄顯金光 邪靈面目終究顯 迷中世人當思量
(五) 災難來時論短長 退黨消印莫彷徨 順應天意成良善 道德從張新大唐

評註:標題中的詩體“古風”今後不用寫了,我們把一切古體詩都作為古風來對待,不專門標註格律詩(絕句、律詩、排律),也就更用不著標註“古風”了。其實,“古風”也就是“古體詩”的意思。從這五首小詩來看,作者在文字上還是有些基礎的。但一些詞語的用法和句子的內涵還有商酌的餘地。首句中“中山狼 ”一語並非很多人都明白,因此最好加個注,把原始的典故用幾句話概括一下,這樣句子的內涵就豐富起來了。說共產黨是“中山狼 ”忘恩負義、要吃救了它的命的恩人--中國老百性,這是個很好的比喻;但說它是“西來赤獸”,又是在另一個層次上的表現了,“赤獸”與“狼”在形像上的差別會大大抵消前一比喻的形像性和喻義內涵,這裡可能須要作者重新做些處理。第一首末句“五千文明暗無光”非常低調和負面。但“五千文明”本身是師尊帶領弟子們做的,是輝煌的,共黨只是蒙蔽了人們的眼晴、污染了人們的心靈,讓人們看不到、感受不到“五千文明”的光輝了。因此說“五千文明暗無光”容易引起迷中人的誤解。第二首第三句說“炎黃子孫盲跟走”,應考慮到大陸民眾在共黨暴力高壓下的艱難處境:很多人,包括共黨黨員,都不滿共黨的統治,只是不敢說,怕自己或家人遭到危險。不然,怎麼會有幾千萬人踴躍三退呢?我們對眾生說話,應當給他們減輕心理壓力,引導他們向上走,脫離迫害他們的邪黨。再者,說“炎黃子孫”也太絕對了,打擊面太大了,我們也是“炎黃子孫”,我們不就出來了?要相信他們也能出來,這樣才有信心去多救人。第四首中“九道神符”的比喻不太恰當,因為我們大法的修煉中沒有道教符□派中的內容,這樣說容易引起不二法門的問題。第二句中“真機盡泄”也最好慎用,師尊已經解釋過了:給真修者講法不是“泄漏天機”,對不修煉的人講高層法理才叫“泄漏天機”。第五首末句“道德從張新大唐”,“張”字是否應為“彰”?如果作者同意以上的分析,建議作者對上面的五首詩作一些相應的修改,再寄來投稿。

原稿:協調
忽聞風塵揚,單騎奔波忙。匯聚法徒智,盡解眾生障。

評註:這首小詩除了第二句比較具體外,其它三句都不知道作者談論的具體內容。二十個字的小詩,只有利用形像思維的方法,以圖象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才能使小詩也包含較大的內涵,成為比較可讀的作品。此詩第一句本來有某種形像存在,但這個形像的具體喻義卻不太明確:“風塵揚”是邪惡干擾嗎?但後面說的是“眾生障”被解除,很難反推出“風塵揚”比喻的是甚麼。此詩的結構合理,如果內容能寫得明確具體一些,可能會是一首可讀的小詩。另外請注意,此詩的兩個韻腳“忙”
“障”一平一仄,四句的小詩應該使兩個韻腳平仄相同才好。

*正見網2008年10月16日登載的詩歌:

原稿:相逢
攜風帶雨千秋事,涉水翻山百世身。滄海波濤三顧急,桑田阡陌幾回新?
頭蓬垢垢生生罔,力竭精疲處處辛。歸日光中蒼宇美,通天路上故人親。

修改與評註:首兩句寫千百年來,生生世世在人間的勞苦奔波;第三、四兩句拆用“滄海桑田”(即“滄桑”)的典故,言時光蹉跎、天地急變,隱含著人類下猾、身不由己之意。第五、六兩句細節性描寫在塵世人海中掙扎的辛苦與狼狽:身心精疲力竭、外表蓬頭垢面,生生世世何苦而來?真是在枉費心機、浪費生命啊!原文“罔”當作“枉”或“惘”,根據上下文,筆者以為“枉”更合宜。最後兩句“歸日光中蒼宇美,通天路上故人親”內涵上結得好,但“歸日”一句構句和形像上都次於其它各句,末句“故人”當指往世有交往或在天上時屬同一天國,今世又是同修的人,同路返歸,自然倍感親切。因此,最後兩句改為“去日流星蒼宇美,歸天同路故人親”,將飛天時的急切比做“流星”,形像上比較好,氣勢也比較大:滿天是急速飛升的弟子,何等壯觀!

原稿:修己救人
風雨【經】(直)至今,助師轉法輪。做好三件事,切莫負師恩。
精進勤學法,【苦修“真善忍”。經常向內找,】修去執著心。
過關闖魔難,【學法是根本。時時要學法,】事事法遵循。
正法在收尾,快救迷中人。救人中修己,修己中救人。
【救人是修己,修己須救人。】快快講真相,越講越明真。
慈悲多救度,修煉路艱辛。做人是做神?人神一念分。
走好最後路,牢記法是根。正念除邪惡,【以】(大)法正乾坤。
【誓約應兌現,使命已在身。】完成史前願,【法正天地春。】
【隨師好回家,】圓滿佛道神。

修改與評註:此詩的修改,主要是刪去了一些內涵重複或不必要的句子,真正改動的只有兩個字。為簡單、明了起見,凡是刪去的句子和詞語,都放到內圓外方的括號裡,改動加上的字則放到圓括號裡。這樣一看就知道原稿是怎樣、修改後是怎樣,用不著解釋都能明白。

原稿:詩三首
守德:溫養聖胎沐佛光,法輪常轉降吉祥。溶於法中慈悲生,十方圓容放光芒。
正法:一部轉法輪,成就佛道神。大法真善忍,再造新乾坤。
新世界:天外天,人外人,至高無上轉法輪。(1)大法開創新乾坤,(4)新天新地新宇神。【大法造就新世界,】(2)法正人間萬象新。(3)敬佛敬神敬大法,【新的世界作新人。】

修改與評註:第一首的首句中“溫養聖胎”不是大法修煉中的詞彙,改為“修心精進”。對於道教和佛教中的修煉用語,凡是師尊沒有用過的,我們都儘可能不用;第三句尾字“生”是平聲,本當用仄聲(因此詩押平聲韻),因此把“慈悲生”改為“慈悲出”;末句“十方圓容放光芒”內涵不確:是“十方”在“放光芒”,還是別的甚麼在“十方”中“放光芒”?但無論哪種情況都不太講得通,因此改為“莊嚴佛國放光芒”。第三首中刪去了兩句內涵重複的句子(放在內圓外方的括號中)。
刪後剩下的最後四句,次序按句子前面的數字標號重新排列。

*正見網2008年10月15日審閱後未予登載的詩歌:

原稿:散文詩:讚頌大法
(原稿從略)

評註:關於“散文詩”,我們在9月30日的“詩歌評議”中已經簡單的談了我們的看法和處理方法。因散文詩不是詩歌,我們不登載在“詩歌園地”裡,寫得好的可按散文登載。寫散文詩,無非是比寫詩歌容易點,不被韻腳牽著走,感覺自由多一些。但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而且任何事總是有得有失,保持著得失的平衡。費一點功夫去滿足押韻的要求,寫出的東西讀起來就不一樣;如果對每句的每一個字的聲韻都細心的考慮,則作品的可讀性又不一樣了。語言的音樂性是客觀存在的屬性,詩歌就是充分表現、運用這一屬性的最理想的文體。

*正見網2008年10月15日登載的詩歌:

原稿:常人現實=空
當官發財世人求,執著一生忙不休。忙字拆開是心亡,為求官財入棺材!
註:“官、財”與“棺材”諧音。

修改與評註:此詩標題“常人現實=空”不太正式,根據全詩的內涵改為“執著追求一場空”。此詩末句失韻,因為“材”字不押“休”和“求”。為使之押韻,末句改為:“得了‘棺材’把心丟!”這樣就和作者對“忙字拆開是心亡”的解釋相吻合了。由於用了諧音字,因此給作者加了一個“注”。

原稿:詩二首
法正乾坤:法正乾坤拯大穹,同化法光大法徒。做好三事救世人,功成圓滿踏歸途。
修心:放下人心功昇華,捨盡人心就回家。修心斷欲了凡心,層層同化宇宙法。

修改與評註:第一首詩登載後,有反饋意見說,“法正乾坤”是師父用過的標題,因此收回,另據原詩內涵將標題改為“踏歸途”。值得作者注意的是,此詩首句不入韻,但用了平聲尾字“穹”;第三句本當用仄聲尾字,而“人”也是平聲字。這樣的結果就大大削弱了韻腳的效果。第二首韻腳“家”和“法”平仄不相押,而且全詩內涵顯得比較稀薄,因此沒有登載。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詩詞曲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