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09年01月11日】
明神宗後期,有個官員名叫顧憲成,因為正直敢諫,得罪了明神宗,被撤了職。他回到無錫老家後,約了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在東門外東林書院講學。附近一些讀書人聽說顧憲成學問好,都趕到無錫聽他講學,把一所本來就不大的東林書院擠得滿滿的。
顧憲成痛恨朝廷黑暗,在講學的時候,免不了議論起朝政,還批評一些當政的大臣。聽過講學的人,都說顧憲成議論得對,京城裡也有大臣支持他。東林書院名聲越來越大。一些被批評的官僚權貴,卻對顧憲成恨得要命,把支持東林書院的人稱做「東林黨人」。
明熹宗剛即位的時候,一些支持東林黨的大臣掌了權,其中最有名望的要數楊漣和左光鬥。
有一次,朝廷派左光鬥到京城附近視察,還負責那裡的科舉考試。
一天,北風颳得很緊,天上飄起了大雪。左光鬥在官署裡喝了幾盅酒,忽然起了遊興。他帶著幾個隨從,騎著馬到郊外去踏雪。他們走著走著,見到一座古寺,環境十分幽靜,左光鬥便決定到裡面去休息一下。
他們下了馬,推開虛掩的寺門,進了古寺,只見左邊走廊邊的小房間裡,有個書生伏在桌上打瞌睡,桌上還放著幾卷文稿。左光鬥走近前去,拿起桌上的文稿細細看了起來。那文稿不但字跡清秀,而且文辭精采,左光鬥看了不禁暗暗讚賞。他放下文稿,正想轉身回去,忽然想到,外面正下著大雪,天氣嚴寒,那書生穿得十分單薄,睡著了豈不要受涼?就毫不猶豫地把自己身上披的那件貂皮披風,解了下來。輕輕地蓋在書生身上。
左光鬥退出門外,把門掩上,他打發隨從到寺裡和尚那裡去一打聽,才知道那書生名叫史可法,是新到京城來應考的。左光鬥把這個名字暗暗記在心裡。
到了考試那天,左光鬥進了廳堂。堂上的小吏高唱著考生的名字。當小吏唱到史可法的名字時,左光鬥注意看那個送試卷上來的考生,果然是那天寺裡見到的書生。左光鬥接過試卷,仔細審閱後,當場把史可法評為第一名。
考試結束以後,左光鬥在他的官府接見史可法,勉勵了他一番。又把他帶到後堂,見過左夫人。他當著左夫人的面誇獎說:「我家幾個孩子都沒有才能。將來繼承我的事業,為國為民堅持正義,全靠這個青年了。」
打那以後,左光鬥和史可法建立了親密的師生關係。史可法家裡貧窮,左光鬥要他住進自己的府中,親自指點他讀書。有時候,左光鬥處理公事到深更半夜,還跑到史可法的房間裡,兩人興高采烈地討論起學問來,簡直不想睡覺。
左光鬥和楊漣一心一意想整頓朝政,但是明熹宗是個昏庸透頂的人。他寵信宦官魏忠賢,讓魏忠賢掌握特務機構東廠。魏忠賢憑藉手中的特權,結黨營私,賣官受賄,干盡了壞事。一些反對東林黨的官僚就投靠魏忠賢,結成一夥,歷史上把他們稱做「閹黨」。楊漣對閹黨的胡作非為非常氣憤,大膽上了一份奏章,揭發魏忠賢二十四條罪狀。左光鬥也大力支持他。
這一來可捅了漏子。公元1625年,魏忠賢和他的閹黨勾結起來,攻擊楊漣、左光鬥是東林黨,捏造罪名,把他們打進大牢,嚴刑逼供。
左光鬥被捕以後,史可法急得不知怎麼辦才好。他每天從早到晚,在牢門外轉來轉去,想找機會,進去看望老師。可閹黨把左光鬥看管得很嚴密,不讓人探望。
左光鬥在牢裡,任憑閹黨怎樣拷打,始終不肯屈服。史可法聽說左光鬥被折磨得快要死了,不顧自己的危險,拿了五十兩銀子去向獄卒苦苦哀求,只求見老師最後一面。
獄卒終於被史可法的誠意感動了,想辦法給史可法一個探監的機會。當天晚上,史可法換上一件破爛的短衣,扮著撿糞人的樣子,穿著草鞋,背著竹筐,手拿長鏟,由獄卒帶領著,進了牢監。
史可法找到左光鬥的牢房,只見左光鬥坐在角落裡,遍體鱗傷,臉已經被燒得認不清,左腿腐爛得露出骨頭。史可法見了,一陣心酸,走近前去,跪了下來,抱住左光鬥的腿,不斷地抽泣。左光鬥滿臉是傷,睜不開眼,但是他從哭泣聲裡,聽出是史可法來了。他舉起手,用盡力氣撥開眼皮,憤怒的眼光像要噴出火來。他說:「蠢才!這是什麼地方,你還來干什麼!國家的事,糟到這步田地。我已經完了,你還不顧死活地跑進來,萬一被他們發現,將來的大事,靠誰來做?」史可法還是抽泣著沒完。左光鬥狠狠地說:「再不走,我現在就乾脆收拾了你,省得奸人動手。」說罷,他真的摸起身邊的鐐銬,做出要砸過來的樣子。史可法不敢再說話,只好忍住悲痛,從牢裡退了出來。
過了幾天,左光鬥和楊漣等終於被魏忠賢殺害。史可法又花了一筆錢買通獄卒,把左光鬥的屍體埋葬了。他想起牢裡的情景,總是情不自禁落下眼淚,說:「我老師的肝膽,都是鐵石鑄成的啊!」
崇禎末年,史可法以鳳陽、廬州二府道員的身份,奉命守城,每次得到敵人來襲的警報,他經常幾個月不睡覺,夜裡與士兵輪流休息,而自己坐在帳篷外面。挑選十個身強力壯的士兵,讓兩人蹲著,自己靠在他們背上,過了一更,就替換兩人。在寒冷的深夜每次站起來,抖動衣裳,戰袍鐵片上的冰霜掉下來,聲音清脆響亮。有人勸他稍作休息,史可法說:「我唯恐對上有負朝廷,對下有愧我的老師。」
史可法領兵,往來於桐城,必定親臨左光鬥老師的府第,向老師的父母請安,在堂上拜見左夫人。
(事據《明史》及清代方苞《書左忠毅公逸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