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09年08月12日】
【原文】
天福三年,詔百僚各上封事(1),貞固(2)疏曰:「臣聞舉善為明,知人則哲。聖君在位,藪澤(3)豈有隱淪;昭代用材,政理固無紊亂。求賢若渴,從諫如流,……為國之要,進賢是先。陛下方樹丕(4)基,宜求多士。乞降詔百僚,令各司議定一人,有何能識,堪何職官,朝廷依奏用之。若能符薦引,果謂當才,所奏之官,望加獎賞;如乖(5)其舉,或涉徇私,所奏之官,宜加殿罰(6)。自然官由德序,位以才升。三人同行,尚聞擇善(7);十目所視,必不濫(8)知。」
(出自《宋史・卷二百六十二・列傳第二十一》)
【注釋】
(1)封事:密封的奏章。古代百官上書奏機密,為防泄漏,用皂囊封緘呈進,故稱封事,也稱封章。
(2)貞固:竇貞固,字體仁,同州白水人。幼能屬文,同光中舉進士,補萬全主簿。丁內艱去官,服除,授河東節度推官。時晉祖在藩,以貞固廉介,甚重之。及即位,擢為戶部員外郎、翰林學士,就拜中書舍人。
(3)藪(音叟)澤:生長著很多草的湖澤。
(4)丕(音批):大。
(5)乖:意見無法一致。
(6)殿罰:科舉時代,因考試劣等,被罰停止應考稱殿罰。
(7)三人同行,尚聞擇善:出自《論語》,原句為「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濫:浮泛不合實際。
【語譯參考】
天福三年(公元九三八年),皇帝(後晉高祖石敬塘)下詔百官各上封章言事,竇貞固上疏說:「我聽說,善於選賢用能是英明的,能識人辨才是明智的。聖明的君主在位,人才怎能在草野江湖上隱沒、沉淪呢?政治清明的時代能善用人才,政治就走上軌道當然不會發生動亂。求賢若渴,從諫如流,……治理國家的要領,選拔任用賢能的人才是居重要地位的。陛下剛剛打下基礎,應該訪求更多的人才。懇求陛下下詔朝中百官,讓各司商議選定一人,講明此人有何才能識見,適合擔任何種官職,朝廷按照上奏的任用。如果能和薦引的符合,果真是適當的人才,對引薦的官員,希望給予獎賞;如果和講的情況相違背,或者當中涉及徇私舞弊,那麼上書推薦的官員,應該給予殿罰。如果這樣,當然官員是按個人品德高低來排列次序,職位是因個人才能而升降了。三人同行,還有擇善而從之舉,十目所視,一定不會失實。」
【研析】
竇貞固上疏言「為國之要,進賢是先。」的確一個國家能不能強盛、政治是否清明,與是否能任用賢才息息相關,畢竟領導者能力再強,獨自一人也無法承擔天下大事,故突顯出輔佐人才的重要性。而真正的賢才在哪裡?他們是否肯出仕?均是考驗著上位者的智慧。竇貞固特地向皇帝獻一個責任制的良策,亦即推薦的人,如果推薦的真的是一位良才,他可得到獎賞,反之則連帶受處分,如此一來百官在薦舉人才時,就會慎重考慮,不徇私,不包庇,不會隨意接受賄賂,出現買官的不正常情形,達到適才適用。一旦朝中群臣百官均是有德之士,依照物以類聚的通則,政治清明,真正賢德之人也願意貢獻一己之力,自然人才不會被埋沒。竇貞固此論調,可謂宜古宜今,亦適用於現代社會。
【延伸思考】
1.賢才難求,你認為可以透過什麼方法,挖掘出賢能人才?
2.職位如果依品德高低及能力而升遷,你認為它有什麼優點?
3.政治貴在建立制度,依制度而行,一套好的制度該如何去訂定呢?
【參考資料】
1.《二十六史精粹金譯下》門歸 主編 建宏出版社 1994年8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