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故事:李.P不市恩

正見神傳文化編輯小組


【正見網2009年08月11日】

【原文】

.P(1)和厚多恕,在位小心醇(2)謹。每有求進用者,雖知其材可取,必正色拒卻,已而(3)擢用(4);或不足用,輒和顏溫語待之。子弟問其故,.P曰:「用賢,人主之事,若受其請,是市私恩也,故峻(5)絕之,使恩歸於上。若不用者,既失所望,又無善辭,取怨之道也。」
(出自《續資治通鑑.第十四卷》)

【注釋】

(1).P:李.P(925年-996年),字明遠,深州饒陽人(今屬河北)。
(2)醇:通「純」,純粹的。
(3)已而:時過不久。已,過了一些時間。
(4)擢用:提拔任用。
(5)峻:嚴厲苛刻。

【語譯參考】

李.P溫和寬厚講究恕道,在位小心謹慎。每當有人求他提拔任用的人,雖然知道此人才德稱職,但必定是嚴肅地加以拒絕,過了不久,此人果然被提拔任用;有的李.P認為才德不足,不堪任用的,就和顏悅色,用溫和言語對待他。子弟詢問這樣做的緣故,李.P回答說:「提拔任用賢能的人居官任職,是天子的事,倘若我接受別人的請求,這是用私下恩惠,收買人心啊,所以嚴詞拒絕他,使得恩惠歸於皇上。至於那些沒被提拔任用的人,他已深感失望,若再不用好言好語安慰他,便會由此招來怨恨啊!」

【研析】

人的個性決定了他的行事風格及適合他做的事業,從李.P的例子就可得到最佳的印證。李.P是一個細心、做事謹慎、能放下名利之人。當別人要求他提拔任用時,他謹守分寸,認為任用賢能的人居官職是天子的事,他毋須施惠於人,收買人心,應將功勞歸給天子,絲毫不敢逾越分寸;而當才德不足者求他時,又設身處地為他們著想,讓他們心中不會難過而抱怨,可謂觀察細膩深諳人心,對上、對下均應對得體。難怪能歷仕後漢、後周翰林學士,最後歸宋,加中書舍人。曾經三度入仕翰林。參與編撰《舊五代史》,並主編《太平御覽》、《太平廣記》、《文苑英華》三部類書,其中《太平御覽》全書1000卷,《太平廣記》全書500卷,《文苑英華》全書1000卷。此繁浩之作,需細心、公正無私者方能為之,否則焉能負起史傳千秋的大任呢!可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片天及特殊的使命,只有認真的去完成它,方不負此生。

【延伸思考】

1、心中雜念少,自能心無旁騖去完成大業。你覺得依自己的個性,適合做哪類型的事?
2、當別人遇到不順心之事,你會如何安慰他?
3、李.P對待不同人,態度就不一樣,你覺得他與我們常說的一視同仁有衝突嗎?為甚麼?

【參考資料】

1.《二十六史精粹金譯下》門歸 主編 建宏出版社 1994年8月出版
2.《白話續資治通鑑》(第一冊)沈志華 主編 建宏出版社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