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故事:三個清代幕僚的故事

史鑑 整理


【正見網2010年12月12日】

“清涼散”鄧石如

鄧石如,自號完白山人,清代書法篆刻大師,品行非常高潔。

乾隆庚戌年,鄧石如客居曹文埴幕府時,曹文埴因祈福一事進京,強拉鄧石如一起去。鄧石如獨自戴著草帽、穿著草鞋、騎著毛驢,後曹文埴三天出發。曹文埴官轎一行因為山東發水災耽擱了,鄧石如在開山趕上了他。當時巡撫以下官員正在隆重迎接曹文埴,鄧石如騎驢經過衙門口,被門衛攔住呵斥。曹文埴坐在高堂上,望見鄧石如,急忙快步趕出,請鄧石如進衙門坐上座,對滿座賓客說:“這就是江南高士鄧先生,他四體書法都是清朝第一。”官員們大驚,要為鄧石如準備車馬隨從。曹文埴說:“我已經很委屈先生了,我想拉先生進京,最終先生不肯與我同行,希望你們與我一起成全先生的志向。”於是率官員們送鄧石如出門,鄧石如跨上毛驢,飄然而去。

後來鄧石如來到畢秋帆尚書幕府。畢秋帆喜好風雅,揮金如土,江南名士大多聚集在畢秋帆幕下,享受輕裘肥馬的豪華生活氛圍。鄧石如唯獨清貧不改,堅持布衣徒步。三年後,鄧石如辭職回鄉,畢秋帆強留他,鄧石如不肯,畢秋帆於是為他購置田宅養老。畢秋帆在為鄧石如把酒送行時,說:“先生是我幕府中一劑清涼散,如今先生走了,我的幕府失色不少啊!”四座名士都很慚愧。

孫星衍勇焚“妖書”

孫星衍,字淵如,小時候被袁枚譽為“天下奇才”,與其訂為忘年交。

畢秋帆任陝西巡撫時,孫星衍在其處當幕僚。孫星衍行為狂放,不拘小節,喜歡戲謔捉弄人,其他平庸幕僚都很討厭他,寫檄文聲討驅逐他。孫星衍成為眾矢之的卻不自動消失,反過來用辭職要挾畢秋帆,畢秋帆只好讓孫星衍獨居一處,並增加薪俸。

一天,有長安秀才某某揭發咸陽秀才某某“偽造妖書,結黨謀逆”。官府將咸陽秀才某某逮捕入獄,並搜獲“妖書”、“名冊”。刑名師爺如獲至寶,報告畢秋帆,將要興起大獄。孫星衍聽說出了本“妖書”,就興致勃勃約洪亮吉一起先睹為快,向刑名師爺借“妖書”一觀。孫星衍他們一看,才發現“妖書”裡面無非是佛教所謂施捨錢財得福報的話,至多是在利用佛門搞集資,並無大逆不道字樣。而“名冊”就是秀才編的門牌草稿,準備挨家挨戶募捐用的。當時正值隆冬,爐火很旺,孫星衍與洪亮吉趁刑名師爺不注意,立刻撕毀“妖書”、“名冊”,付之一炬。刑名師爺報告孫星衍銷毀逆案罪證,畢秋帆也是風雅人士,無心靠冤案往上爬,不以為意,一場大獄竟冰釋了。

後來孫星衍考中一甲進士,成為翰林院編修。孫星衍作為一甲進士,改官時本來應改任員外郎,但因為他不依附和珅,和珅刁難他,只給他改任主事。和珅暗示孫星衍登門乞求,孫星衍偏偏不肯低頭,說:“主事總有一天會升為員外郎,何必奔走求人?”坦然就任刑部主事,後來歷任刑部郎中、山東兗沂曹濟道、按察使。孫星衍執法寬恕,平反冤案疑案極多,為官之餘,鑽研學問,學問淵博,一生著述甚豐。

朱秋芳剛毅如神

秀水人朱竹^"有後代叫朱秋芳,性格剛毅耿直,在雲南做幕僚。朱秋芳每天都叫僕人卷好鋪蓋,官員與他一言不合,他就拂袖而去。他每十天領一次工資,從不透支,以免耽誤走人。每當官員斷案與他意見不同,找他“做思想工作”時,一定會遭到他的呵斥:“足下官職,難道是與生俱來的嗎?或者是祖輩留下的,或者是自己遇到的,都是身外之物,為何非要犧牲百姓的命來保自己的官呢!”官員斷案如果不公正,朱秋芳一定再三抗爭,官員改正過來才罷休。

?峨縣有個土豪李監生,富甲一方,橫行鄉裡,看上了某個佃戶媳婦。佃戶媳婦性格貞烈,無論李監生利誘還是恐嚇,她都不為所動。李監生就對她的丈夫和父親重金賄賂,百般指使,利用親情來逼迫佃戶媳婦就範。佃戶媳婦面臨各方面壓力,卻始終不“轉化”。李監生氣急敗壞,叫幾個人把佃戶媳婦捆成粽子綁在大樹上,點起火要燒死佃戶媳婦,還強迫佃戶媳婦的丈夫和父親在一邊觀看。佃戶媳婦的丈夫和父親跪下求李監生開恩,李監生更加暴戾,竟脅迫佃戶媳婦的丈夫親手燒死自己妻子,屍首隨即埋在山上。李監生一手遮天,三年過去沒有人敢揭發這件事。有一個廚師知道這樁慘案內幕,非常憤怒,卻又無處揭發。

有旗人某某為官廉明,當上?峨縣令。他上任一年多後,驚聞這一慘案,秘密報告上級請求查辦李監生,卻被上級刁難。旗人某某一怒之下,想告病退休。朱秋芳說:“太軟弱了!要是你不查,此案永遠不能真相大白。我考慮好了,我們連夜偵破此案,再等著被上級罷官,走的明明白白。”旗人某某慨然同意,於是找到那個廚師,藏在官署裡作為證人,破案後,將案情原原本本上奏皇帝。此案震驚朝野,朝廷判決總督罰俸削職,兩太守都貶職,前任三縣令都革職,旗人某某因為上任兩年才查辦此案,也被追究責任,但皇帝特地下旨免罪,並讓旗人某某進京入見。李監生畏罪自縊,仍然被戮屍,從犯二人發配新疆為奴。李監生家產被抄沒,一半賠償給烈婦夫家,一半賠償給烈婦父家,烈婦得到朝廷表彰。於是朱秋芳名聲大噪,瑤族甚至奉他為神明。

(據《清稗類鈔》)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人物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