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故事:求真務實很重要(外三篇)(新加入錄音)

嚴自律


【正見網2010年10月28日】

一、諫議官須知

宋高宗曾說過:“台諫官(負責諫議的官)議論評斷事情,雖然允許聽一些匯報傳聞,但更重要的,在於認真去審查核實。如果排擠打擊人才,哪個沒有些好惡?若努力從大局出發,不計較、不拘泥細微末節,不極力把過錯栽到別人身上,豈只是積下了很大的功德?也可以減弱消除刻薄的風氣,以形成忠厚的習慣。”

趙鼎聽到了這一番話,感嘆道:“皇上的明訓,內涵十分博大。言事官們,應該努力奉行才對!”

二、冤冤相報何時了

冤冤相對,禍根沒有除盡;報報相還,究竟誰為禍首?本來並非不共戴天之仇,卻怎麼發展到終生難忘的地步?

戰爭往往潛伏在一言半語的口舌之爭上面,其爭論械鬥又必然延及後世子孫。

所以,口舌之爭,一旦停息,一切恩怨,都可消除。

三、虛己敬人,回言須慎

唐朝時,宰相令狐綯(795-872年),曾經為一段典故,去訪問求教當時的大文豪溫庭筠。溫庭筠看後,解答說:“這件事情出自《南華經》。但《南華經》並不是偏僻古怪之書,你為甚麼就不知道?希望大人辦理公事的空餘時間,適當看一些古書,了解一些歷史知識。”

令狐綯聽了十分憤怒,上奏皇帝,說溫庭筠雖有才華,但卻品行不端。於是皇帝下詔:永遠不許溫庭筠科舉仕進。溫庭筠因此坎坷終身。

令狐綯能向溫庭筠請教,也還算虛心的一種表現。但他利用職權,打擊報復溫庭筠,使其一生坎坷,實在過分。

然而,究其原因,溫庭筠自身也有責任:他給別人解答學識方面的疑問,既應熱忱,也須厚道。不可進一步指責求教者:“《南華經》並不是偏僻古怪之書,你為甚麼就不知道?”難道你知道的東西,別人就一定必須知道?令狐綯向你來求教,也是對你的尊敬;你為甚麼就不能對他也尊敬一點?

溫庭筠揭露令狐綯的短處,一言不慎,便招來對方的忌恨和那麼嚴重的後果。看來,回答別人請教的問題時,講話也須要慎重呀!

MP3錄音

下載方法:按滑鼠器右鍵,在彈出菜單中選擇「目標文件保存為…」(Save Target As...)。

四、求真務實很重要

明帝曾向張重問道:“你們日南郡(郡名,因其地在日之南,故稱)人,看太陽是否應該抬頭向北看?”

張重回答說:“據我所知,雁門郡的大門,並沒有許多大雁聚集城門;金城郡的城牆,也不是用黃金堆砌而成;雲中郡也不是建立在半空雲霄之中;東海郡也並沒有在東海中建造衙門。因此,我雖然居住在日南郡,但看太陽,我們從來沒有抬頭向北望。”

由此可見,望文生義,有時是很容易出錯的。所以,求真務實之舉,須要努力不懈。

(以上均據鄭瑄《昨非庵日纂》)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人物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