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故事:英雄收斂,修成神仙(外四篇)

陳必謙


【正見網2011年01月07日】

一、英雄收斂,修成神仙

漢代的留侯張良,後來從游赤松子;唐代的鄴侯李泌,後來進入衡山學道。有人說:“橋上仙風,鎖子道骨,各有所得,沒有什麼奇怪的。”但是,象尉遲恭,他本是一介精猛武夫,曾經拳打過李道宗,幾乎死於唐太宗的刀下。

誰也沒有料到,他竟然能夠晚年在家閒居,閉門謝客,修練長生不老之術。在唐高宗和武則天執政的時代,逍遙自在,終其天年。他難道不是英雄收斂,修成神仙了嗎?

聽說他的長壽,僅次於張良。千年以來,人們對他擊節稱頌。

二、飢苦育妻兒

范忠宣公每到京師做官,早晚二餐,從自己到妻妾僕人,飯量都控制減少,有的人不能吃飽。他補了外任以後,便把飯菜加了幾倍,妻兒們沒有不吃飽而厭食的。

有人問范忠宣公:“為甚麼要這樣做?”

他說:“人的進退,雖然在於自己,但也沒有不受妻子、兒女拖累的。我想讓他們居在京中時,辛勞並且吃不飽,等他們隨我調任到了外地以後,安逸而能吃足,這樣,我身邊的人,就會樂意我雕補外任,而不會顧戀京師。這對我也是一大幫助。”

註:范忠宣公:范純仁,北宋大臣,人稱“布衣宰相”。字堯夫,諡忠宣,吳縣(今江蘇蘇州)人,范仲淹次子。仁宗皇釣元年進士。

三、秦檜離禍患不遠了

宋高宗駕幸循王府,過了中午,還想繼續留下來。循王便悄悄的到宦官面前,請求他去勸論皇上,早早回內宮去。

人們都猜不出循王為甚麼要這樣做。

後來,有人問循王,循王說:“誰不以挽留萬歲爺在自己府中為榮呢?但萬歲駕幸秦太師(秦檜)府時,沒到傍晚,就登輦回宮了。對付小人,更要細心啊!”

人們得知原委後,都嘆服循王有識見,考慮得很周到。

秦檜這個大家都在防範他的小人,禍患自然離他不遠了。

四、鶻鳥與山雞的教訓

鶻鳥天性俊勇,羽毛未豐,就躍出巢穴,往往墜崖而死;山雞喜歡自己羽毛的鮮艷,終日映水自觀,頭暈了以後,就掉到水中溺死。

本領沒有學成,就急躁冒進,這和鶻鳥躍出巢穴一樣;有一點長處就自我炫耀,這和山雞喜歡自己的羽毛一樣。

鶻鳥和山雞,沒有幾個不墜崖或溺水的。

五、“芝麻通鑑”

韋政(人名)略有文化,家中還有藏書。但他素來不喜讀書,又好說大話,偶爾記住書上的幾段故事,就對來客大談這幾個故事。講完以後,寂然無聲,原來是再沒東西可講了。但他仍然不願看書,下次對別人還是講那幾個故事。

有一天,韋政的繼父,對他開玩笑說:“象你所談論的那些東西,不過是‘芝麻通鑑’罷了。”

韋政就問:“什麼叫‘芝麻通鑑’呢?”他的繼父便講:

吳國人用芝麻做茶點,賣芝麻的人,都用紙來包芝麻。有一家賣芝麻的人,家中藏有舊書,他不愛讀書,就把書拿出來,撕下舊書的紙,用來包芝麻。

市上有個人買他的芝麻,把紙收集了許多頁,一看原來是《通鑑》。於是就拿它來熟讀,然後對別人談自己看來的那些故事;人們聽得津津有味,並且增加了歷史知識。別人問他是從哪裡學來的?他說:“是從‘芝麻通鑑’上看來的。”

這就是 “芝麻通鑑”的來歷。

筆者看了鄭?寫的這一篇“日纂”,十分感慨:有書的人,不愛讀書,這是一種憾事;愛讀書的人,沒有書讀,這更是一種憾事。那位讀了“芝麻通鑑”又講給別人聽,和那些願意聽、並且也增長了歷史知識的人,他們都在艱難中,不忘學習,這是多麼可貴的精神啊!

(以上均據明代鄭瑄《昨非庵日纂》)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人物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