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風悠悠:皇后盛德,力挺直臣(外四篇)

華翰


【正見網2011年02月03日】

一、智平作亂的曹皇后

宋代曹皇后是武惠王曹彬的孫女。

戍衛的士卒曾經作亂,夜裡越過房頂,來到後宮,敲打皇帝寢殿的門。皇帝聞知變故,急忙起來,想要出去,皇后關上門,急忙大聲呼叫都知(官職名)王守忠,讓他帶兵進來保駕。皇后估計賊人會放火,便暗地裡派人提著水,跟在後面。果然賊人正要放火焚燒帘子,正好用水澆滅。

這天晚上所派遣的宦官侍臣,皇后親自剪下自己的一截頭髮,交給他們,說是明天論賞,以此頭髮為憑證,所以人們都非常賣力。作亂的衛卒,很快便被抓獲了。

在此次事變中,曹皇后所表現出來的的鎮定和智慧,使大家都非常欽佩。

二、齊襄王接受規勸

田單輔佐齊襄王時,見到一個老農,下到一片剛開墾的地裡時,那個樣子顯得十分寒冷。田單便脫下自己的皮衣,給老農穿上。這事被襄王看見後,很不高興的說:“田單搞這種小恩小惠,難道是圖謀我的國家嗎?我不如早點先對他下手。”

山下有一個貫珠者(用線把一些珠子串到一起,出賣的人),向襄王進言說:“你不如乘機把田單的善行,變為你的善行。你要這樣表揚田單的善行,說:‘我為百姓的飢餓而憂慮,田單就把糧食取出來送給百姓;我為百姓的寒冷而憂慮,田單能把衣服脫下來給百姓穿。田單有這些善行,而你就表揚他。這樣,田單的善行,就成了你的善行。”

襄王說:“你的建議很對。”便獎勵給田單牛肉和美酒,表揚了他的行為。

過了幾天,貫珠者又來拜見襄王,說:“你到了上朝的日子,應在朝廷裡召見田單,向他拜揖,向他表示慰問。然後下令,對天下吃不飽、穿不暖的人,要給予扶助。”齊襄王又接受了貫珠者的意見,照著做了。

後來,齊襄王派人到居民區去訪問民情,聽到百姓們議論說:“田單的善行,是襄王教化的結果。”襄王大悅。

三、誰是孩子的親父

郭崇做刺史時,壽春縣有一個叫苟泰的人,他的兒子才三歲,因遇見了強盜,父子在慌亂中逃跑時,把兒子丟失了。

後來,苟泰在同縣的趙奉伯家中,發現了自己的孩子。這兩家都說:那個小孩是自己的孩子,並且都有鄰居做證。苟泰告到郡、縣,郡、縣的官吏,都斷不了這件案子。

後來這個案子,轉到郭崇的手中。郭崇命令:將兩父、一子,三人各禁一處,分別“問詢”。

過幾十天後,郭崇分別告訴苟、趙二人說:“你的兒子,昨天遇暴病死了。”苟泰聞訊,悲傷不已,痛哭失聲。而趙奉伯,只是嘆息不已罷了。

郭崇根據上述情況,便把兒子判給苟泰。趙奉伯只是嘆了一口氣,走了。

四、皇后盛德,力挺直臣

唐太宗上朝歸來,氣沖沖的罵道:“我一定要殺了魏徵這個鄉巴佬!”

長孫皇后聽見後,問他是什麼原因?

唐太宗說:“該死的魏徵總是在朝廷上頂撞我、折辱我,讓我簡直下不了台。”

長孫皇后,見事情嚴重,立刻退回後宮,穿上朝服,恭立於庭中。唐太宗見她莊重的打扮起來,十分驚訝,問道:“皇后,你這是為甚麼?”

長孫皇后莊重的答道:“妾曾經聽說:如果皇上聖明,臣子才會十分忠正。現在你很聖明,所以魏徵才敢直言。我蒙皇上寵幸,在後宮主事,怎麼能不恭賀皇上呢?”

唐太宗聽了,怒氣頓消,又很欣慰起來。

五、大將風範,鎮定泰然

張奐任中郎將的時候,烏桓叛亂,放火焚燒軍門。此時,張奐坐在軍帳中,與弟子談天論地,安然自若,好像什麼事也沒有發生。

孔融任北海相時,袁譚前來進攻,流箭象雨點一樣密集。但孔融仍是伏案讀書,神情鎮定。

以上二人,都有大將坐鎮的風度。這種風範,如果用在領兵打仗上,可以穩定軍心;如果用在為人處世上,可以消除詆毀,平息爭論。

(以上均據鄭瑄《昨非庵日纂》)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人物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