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11年01月18日】
一、擇婿不向名門求
唐朝時的將軍李光顏因功勳卓著,而官居高位,他的愛女未嫁。幕僚說他一定會選名門望族的風流子弟為婿,他聽後否定說:“我是一個武人,因世道多事,偶立微功,怎能妄想攀求名族?”
於是,他叫過去在外任職的一位小將,到他家來,指著這位小將,對別人說:“這就是我女兒的女婿。我以後,自家多給他點錢財就可以了。”
許當深知李光顏的為人,他說:“李光顏太師,建立了平定兵難的功勳;在太平時期,有退身的遠慮。他以武功立志保國;在戰亂平息後,就致力於保身。結交名族,這不是他的志向。他的品德和表現,與那種求女婿於名門貴族之家的勢利者,相去甚遠!”
二、哥哥有先見之明
宋朝時的謝瞻,做中書侍郎。他弟弟謝晦,任右衛將軍。當時,謝晦受寵權大,賓客滿門。謝瞻擔心地對弟弟說:“我們家,素來主張恬淡退隱,不願干預時事。你這樣勢傾朝野,難道是我們家的福氣嗎?”
他的弟弟不聽勸,於是,謝瞻用籬笆和弟弟隔開門庭,說:“我不忍心看見你們家的那種奢華場面。”
不久,謝晦果然因涉及皇上的廢立之事,而被誅殺。
三、樂享清平
王秀之治理晉平郡,到了一年,就要求還鄉。
有人問他是什麼緣故?他說:“這個郡域的土地肥沃,珍貴的東西收穫在望。有了財富,就容易產生事端。我樂意享受清平,現在歸隱的費用,已經積夠,怎麼能在此久留?”於是,辭官歸隱了。
有人不理解王秀之的行為。當時有人解釋說:“王秀之確實是為了樂享清平,主動請求離開晉平而歸鄉的。此外,別無他意。”
四、晏子不滿足私慾
慶氏被滅後,齊景公準備把慶氏的封邑,賞給晏子,晏子不要。
子尾問晏子說:“富貴是人們所嚮往的,你為甚麼卻與眾不同?”
晏子回答說:“慶氏的封邑,滿足了他的慾望,所以他就滅亡了;我現有的封邑不多,不能滿足我的慾望,所以我還生活得正好;如果我再接受了慶氏的封邑,我便非常滿足了。我的私慾如果滿足了,也就離死亡不遠了。”
(以上均據鄭?《昨非庵日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