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風悠悠:周忱勤政為官,百姓不知什麼叫凶災荒年!

程實


【正見網2012年03月05日】

江西吉水縣人周忱,字恂如,明代永樂二年(1404年)中進士,由庶吉士擢任刑部主事,歷職郎署官二十餘年,很有才能,卻不為世人所知。當時全國財政稅收局面混亂,拖欠頗多,尤其是江南,僅蘇州一郡,虧欠賦稅即達八百多萬石。宣德五年(1430年),明宣宗擬派才能出眾之士,前去整頓財政稅收。經大學士楊榮的推薦,周忱奉命以工部右侍郎的身份,出任江南巡撫,總督稅糧。

周忱勤政愛民,辦事幹練。上任伊始,即召集鄉裡長老們,詢問逋欠賦稅的緣由。都說是因為豪戶輸送稅糧時,不肯加耗,把耗損的糧食負擔,而攤派給貧苦百姓,貧民無法承受,只得離鄉背井,四散逃亡,致使逋欠賦稅日漸增多。

周忱據此,創立平米法,下令出耗必均。又請求工部統一製作鐵斛,作為各縣的標準式樣,以防糧長(計量糧食出進的負責人)“大斛入、小斛出”,從中謀取私利。過去糧長設正副三人,每年七月赴南京戶部領取勘合,然後再齎至部,往返費用,皆從百姓中斂取。周忱下令只設正副糧長各一名,輪流赴領,事情完畢,由主管部門統一收取,上交戶部,節省了不少開支,百姓稱快。

各縣貯糧,以往沒有建倉庫,貯存於糧長家裡。周忱說:“這是賦稅逋負的根源”。下令各縣將徵收的糧食,在靠近碼頭處,設點積囤,每囤設糧頭、囤戶各一名,名叫轄收。到六七萬石以上,始設糧長一人總管,名叫總收。百姓持貼,赴囤交糧;官府派人,監督收納,糧長只是奉命到場而已。又設置撥運、綱運二本帳簿。撥運記錄支撥起運糧數,預計運到京師、通州各倉需損耗多少,依次定支;綱運聽任填注剝淺等項費用,歸來後償還。支撥後,餘糧就貯存在倉庫裡,名叫余米,來年余米增多則加六征,後年又加五征,賦稅負擔逐年減輕。

過去朱元璋平定張士誠時,盡籍功臣子弟莊田入官,連同富民豪戶因犯罪沒收的田產,都稱為官田,根據其家租籍徵收賦稅,所以蘇州賦稅較他府獨重。官民田租共計二百七十七萬石,其中官田租賦達二百六十二萬石,百姓不堪重負。當時宣宗多次下詔,減免官田賦稅,周忱與知府況鍾,一起詳細核算了一個多月,將官田賦稅減少到七十二萬多石,其它府縣也都相應減少,農村經濟開始復甦。

宣德七年(1432年),江南糧食普遍豐收,朝廷下令各府縣,用官鈔平價購糧,以備災歉賑貸,蘇州因此購米二十九萬石。原來江南公侯祿米和軍官薪俸,都到南京戶部領取。蘇松地區的百姓,將糧運到南京,每石加六鬥運輸費,周忱奏請朝廷,下令改為在各府就地支取,每石只給一鬥船價米,領米者不吃虧,納稅者每石卻可節省米五鬥。僅此一項,蘇松地區,可得米四十多萬石,加上官鈔所購,共得米七十多萬石。周忱於是設倉妥善保管,名叫“濟農倉”。除用來賑濟災荒外,每年都有餘糧。凡是綱運、風漂、盜奪等項,都從這裡借支,秋收後如數歸還。還用來支付修圩、築岸、開河、浚湖民工口糧。農民生活困難,也可根據事力及田地多寡,暫借余米,秋後納稅時,一併歸還。對不如期償還的奸猾之徒,則不再借。這些制定規章制度,普遍實行,並向朝廷做了報告,受到宣宗的嘉獎。

周忱在任期間,江南各郡的百姓,都不知道什麼叫災荒,因為他們很多年青一代,沒受過災荒之苦。兩稅也不再逋負(拖欠賦稅交不起,離家外逃)。這都是周忱的功績(原文是:“終忱在任,江南數大郡,小民不知凶荒,兩稅未嘗逋負。忱之力也!”)。

(事據《明史•周忱傳》)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人物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