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風悠悠:閒話豐年時的馮道與明宗(外數篇)

陸真


【正見網2011年10月17日】

一、閒話豐年時的馮道與明宗

五代時期的後唐明宗(李嗣源)與馮道,在一起聊天,明宗談到莊稼連年豐收、四方無事的時候,馮道說:“我曾經記得:從前,我在先帝幕府時,奉命出使去中山,路過井陘險道,我怕馬栽倒,十分謹慎的抓住馬韁繩,幸好沒有發生什麼失誤;等到走上平路,我一放開韁繩,馬就狂奔起來,不久就摔下來了。治理天下也是這樣。”

明宗認為:馮道這是在提醒自己,比擬的道理很對。

明宗又說:“今年雖然豐收了,不知百姓是否豐衣足食?”馮道說:“年成不好,農民就會流浪餓死;收成好了,就會由於糧價低賤而受到打擊。豐收和歉收,全都會遭罪的,只有農戶人家,才會這樣。我曾經記得進士聶夷中,做過這樣一首詩:‘二月賣新絲,五月糶新谷。醫得眼下瘡,剜卻心頭肉。我願君王心,化為光明燭:不照綺羅筵,唯照逃亡屋。’語言雖然通俗,卻細緻的寫盡了種田人家的情況。在士、農、工、商這四種人當中,農民要算是最勤勞辛苦的了,國君不可不知道這一點。”

後唐明宗聽了馮道的講述,受到很大震動,便把那首詩抄錄下來,常常朗誦。

臣有馮道如此臣,君有明宗如此君:幸哉!

(註:後唐明宗,沙陀人,本名貌佶烈,為李克用養子,改名李嗣源。同光四年稱帝,在位期間,連年豐收,戰亂較少)

二、早點離任,遺惠來人

宋人阮長之,他擔任武昌太守,當時的郡縣規定:分發官吏俸祿的官田收入,以芒種這天為斷限,在芒種日以前離職的官員,一年土地的俸祿收入,都歸後來繼任的人所有。如果在芒種日以後離任,則這一年的收入,歸當時在任者所有。

阮長之離開武昌郡時,接任的太守還沒有到達,他就在芒種前一天,解下印綬離任,以便讓接替他的官員,去收取官田俸祿。

阮長之先後擔任各種官職,都有風化政教,受到後人的懷念。南朝宋代談到苦幹為政者,都一致稱頌阮長之。

三、袁淑賦詩明志

南朝宋人袁淑,不依附表兄劉湛,認為劉湛為人,心不純正。結果兩人矛盾很深。袁淑於是寫了一首詩說:

種蘭忌當門,
懷壁莫向楚。
楚少辨玉人,
門非種蘭所。

詩的意思是講:

清純的蘭花不可種錯了地方,
莫把寶玉獻給楚國的國王,
楚王玉石不分,無知又狂妄,
種蘭應該去尋更好的土壤!

過了不久,袁淑就以長期生病為藉口,辭去官職,離開了劉湛。

(附註:楚少辨玉人:楚國人卞和,將珍貴的璧玉,先後獻給楚厲王、楚武王,都被當作石頭。楚王認為卞和是個騙子,並砍掉他的雙腳。這句詩的意思是說:懷揣寶玉千萬不要給不識貨的楚國人,以免遭到迫害)

四、杜慧度理政如治自家

杜慧度,南朝交趾朱載 (今越南海興省快州附近)人。宋武帝時,進號輔國將軍。

南朝宋代的杜慧度,在做交州刺史時,為政仔細而周密,他治理轄區,主持政務,認真負責,就像治理自己的家庭一樣,仔細認真,盡心盡力。官員和百姓對他既害怕,又愛戴。

杜慧度治理的地區民風純樸,以至於夜晚城門不需要關閉,百姓路不拾遺。

別人問他:“治理地方,有何秘法?”

杜慧度回答說:“我視轄地之事,如家事;我視轄地父老,如自家父老……余類推之,而已。”

五、陸襄為政得民心

陸襄,字師鄉。南朝梁吳郡(今江蘇蘇州)人。歷任中散大夫、度支尚書。

陸襄在擔任鄱陽內史時,有彭、李兩家,起先由於怨恨、糾紛,而發展到互相誣告。陸襄接到他們的告狀訟詞後,和言悅色的勸解,毫無倦色。兩人感恩,深為後悔。

陸襄又為他倆,擺上酒食,讓他們盡情歡樂的飲酒。喝完酒,陸襄又用公家的車子,送他們兩人,同車而歸。

老百姓編了個歌謠:
陸君政,
無怨家,
鬥既罷,
讎共車。

歌謠的意思是說:
陸襄熱忱為黎民,
百姓互消怨怒情;
爭鬥之事不再有,
仇家同車如親人!

六、宋太守離任,百姓痛哭難捨

宋世良,字元友。北齊時期的廣平(今河北永年)人,歷任清河太守、東郡太守。

宋世良在擔任清河太守時,監獄裡的稻禾,不種自生,桃樹、青草,也遍地都是。官府衙門每天都冷冷清清,沒有人前來打官司。人們都稱他的衙門為“神門”。

等到宋世良將被調走,要離開清河太守的職位時,有位名叫丁金剛的老人,拉著宋世良太守說:“我今年九十歲了,記得來這裡擔任太守的人,前後共有三十五位。您這位太守,不僅善於處理政事,而且清廉公正。現在要失去您這位大好人,我們這些老百姓,往後不知怎麼過日子了!”

許多老百姓都依依不捨,痛哭流涕。

七、玉漿泉

北周時,豆盧勣任渭州刺史,有仁政,漢族與西部夷羌族人民,都對他心悅誠服。

豆盧勣的仁政,也招致來了許多吉祥的徵兆:鳥鼠山,俗稱“高武隴”,山下是渭水發源地。鳥鼠山陡峭的崖壁,高達八千尺,向來缺水,當地羌族各部,都因此而感到生活困苦。

有一次,豆盧勣騎馬前往察看,馬蹄所踐踏的地方,有一柱一柱的飛泉湧出。從此以後,這一地區的水源豐富想起來,百姓們歡欣雀躍。又有一隻罕見的、俗稱神鳥的白烏鴉,飛到廳堂前,翩翩起舞。

於是老百姓編了一首歌謠說:“我有丹陽(北周閔帝時,封豆盧勣為丹陽郡公),山出玉漿;濟我人夷,神鳥來翔!”因此就稱呼這個泉水為“玉漿泉”。

(均據宋代孔平仲《續世說》)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人物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