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14年06月09日】
一、天經地義:枉殺無辜者必須償命!
戴十,不知道是什麼人,金朝滅亡以後,居住在洛陽東南的左家莊,以給人做僱工為職業。
1243年八月,有個通事(懂金人語的翻譯官),在他家的豆田裡放馬,戴十把馬趕了出去。通事大怒,用馬鞭一頓亂抽,竟把戴十打死了。
戴十的妻子梁氏,抬著丈夫的屍體,到軍營裡告狀。那通事本是富貴人家的奴才,富主平素對通事就有所縱容,現在便主動用兩頭牛,五十兩白銀,帶上幾個家僕,到梁家賠罪,並勸她道:“你丈夫死了,也是天命。你兩個孩子都小,賠點錢可以活命;即使是把這個人殺了,對死者有什麼好處呢?”
梁氏說:“我丈夫無罪,而被活活打死,怎麼能夠談論金錢!自古以來,天經地義:枉殺無辜者必須償命!我只要這個奴才償命!我母子就是討飯,也心甘情願。”
富戶的家僕見梁氏理硬,又不願改變主張,便對梁氏說:“難道你想親手殺了這個人(通事,翻譯官)不成?”
梁氏說:“有什麼不敢的!”就拿過刀子,要親手殺他。眾家僕害怕梁氏痛恨通事,會不讓他痛痛快快地死,他們就把通事殺了。
梁氏用手捧著通事的血,喝了兩口,然後,帶著兩個孩子走了。
(金代元好問《續夷堅志》)
【附言】
殺人償命,古來就是定則。通事打死了人,眾人不把他交給官府處理,就這樣把他殺了,說明殺人償命,這在古時就被公認了,甚至不需要依法律論罪。
金代著名文學家元好問,在本文中簡明扼要的記下了這樁天經地義:枉殺無辜者必須償命的事,主要表現了梁氏的形像,她的丈夫戴十,被通事活活打死,她執意報仇,不為錢財所動,也不管日後的生活多麼艱難。眼見通事被殺死,願望已足,還“掬血飲之”才離去。梁氏倔強、勇毅、正義通天的性格,非同一般。
值得深思的是:梁氏抬著丈夫的屍體,到軍營裡告狀,軍營裡的人,並不將屍體“搶過去,毀屍滅跡”,包庇自己的通事。在這方面,做得比當今的中共軍警、法院、政府,通情合理,高出萬倍!
二、楊守陳不計較驛丞
楊守陳任洗馬(官職名)時,請假回家探望親人,途中住在一所驛站,驛站的副站長,不知道他是什麼官,和他一起坐下,施平等的禮節,並突然問道:“您任洗馬,一天洗幾匹馬?”
楊守陳隨便答道:“勤快就多洗,懶惰就少洗,沒有一定的數量。”
過了一會兒,有人來報告:“一位御史快到了。”副站長就催促要楊守陳讓出上等房子,以便給即將到來的御史安歇。
楊守陳說:“等他來了,再讓也不遲。”
等那御史到了,原來他曾是楊守陳的門客,御史跪著給楊守陳請安。
副站長看著御史,御史不見他,他趴在台階下,做出各種各樣乞求哀憐的樣子。
楊守陳連忙過去,拉他起來,一點也不計較他。
(明代焦竑《玉堂叢話》)
【附言】
某驛丞不知道洗馬一官的職責,以為就是洗刷馬匹,鬧出笑話,無可指責。他認定洗馬小於御史,要楊守陳給御史讓位,見情勢不對,“百狀乞憐”,也是常人之態。官大一級就壓人,何況他是小小的驛丞,由不得他不逢迎和戰戰兢兢。
楊守陳有胸懷,任某驛丞誤解,不受尊重,也不計較,更不仗官職耍權勢,平平淡淡做官,和和氣氣待人。可以說給仕途上的人,做了一個榜樣。
三、張某願為義死
宋代的張泊,在掌管相州的時候,該地區有個張某,殺了某富戶六口人,來到縣裡自首。縣裡把此案,報告並移交到相州府。
相州府的張泊,親自審問他:“你為甚麼殺人?”
張某說:“我的親家某,家庭貧困,常交租稅給富戶某人,少交了一點,就遭到百般辱罵。我見的次數多了,心裡不平,想為親家報仇,幸好完成了我的志向。但遺憾的是,某富家七口人,只殺了六個而留下一人,使他家還有活著的人。我的私仇已經報了,願意接受法律處置。”
張泊問:“你殺了他一家,難道沒有同黨嗎?”
張某回答:“我既然挺身而出,接受死刑,難道願意牽連同謀嗎?”
張泊又問:“你殺人報仇以後,為甚麼不逃命呢?”
張某說:“我親家就是某富戶的鄰居,如果官府抓不到殺人犯,我親家哪能得到安寧?”
張泊又問:“你為甚麼不馬上自殺,而要自投官府,願受官府懲處呢?”
張某說:“我如果自殺死了,誰來分辨我親家沒有參與謀殺?又有誰來把這件事,暴露於天下呢?同樣是死,我應當為道義而死!”
張泊說:“我將向上司報告,請求赦免你。”
張某說:“殺了別人一家,怎麼敢苟且偷生?再說,先王用斬首來制止殺人,如果不殺那殺了人的人,那麼殺人就沒有止境了。難道我願意以一己之活,而干擾天下的法令嗎?請趕快處死我,就是我的幸運了。”
張泊感嘆了很久,最後依法處死了他。
(明代朱國禎《涌幢小品》)
【附言】
張某的親家,受債主羞辱,他仗義殺了債主一家六口,行為過於殘忍,使無罪之人,做了冤死鬼。
張某仗義而能守義,殺了人主動自首,並不迴避,既不牽連同謀,又緊緊地衛護親家,一人獨擔責任。同時,他違法之後,又能守法,拒絕赦免。這使他處在一個具有尖銳矛盾的焦點。
人們在憤慨之餘,不免深思:那個有錢的債主:何必要辱侮一個前來還債者,即使短斤少兩,令其下次再補上,為何一定要辱侮其人格呢?
古聖曰:“恕人實即恕己。”真是如此。
四、御史誠謝縣令的鞭父之德
新昌人呂光洵的父親呂某,在鄉裡稱王稱霸,縣令曹祥,把他抓來,抽打了一頓,教訓了他一番,然後放了他。
呂某從此收性安份,最後成為一個有德行的人。
曹祥,是太倉縣令。呂光洵後來做了御史,他在巡視太倉時,專門去拜見曹祥縣令。曹祥已經忘記了以前的事。呂光洵專門談起那件事,曹祥顯得很不自在。
呂光洵御史卻說:“沒有您老人家對家父的教訓,我父親怎麼能夠改惡行善呢?他後來,對您感恩戴德,十幾年如一日!”
呂光洵御史,呆在曹祥縣令家裡,談了一晚上,才離去,並贈送給他一大筆錢財。
(明代朱國禎《涌幢小品》)
【附言】
對人的教訓有多種方式,鞭打是其一。不過,鞭打給人帶來的皮肉之苦,容易成為人怨恨的根源。曹祥痛打了呂光洵的父親一頓,沒有埋下怨恨的種子,反使他棄惡從善,感恩戴德,連同呂光洵也感激不盡。這真有曹祥的功勞,不打,呂光洵的父親不會醒悟,也許呂光洵會步父親的後塵,也成為一個惡人。但是,已經做了高官的呂光洵,長年不忘記父親受教訓的這段歷史,不能忘懷、並且報謝曹祥鞭父之德,他們父子,都是有淳德思恩的古風高韻啊!
五、一生待人寬厚,一生和氣致祥
浙江副使曹時中,華亭人。鄰居中,有一個兇狠的年青人,牢記前輩的舊怨,用白粉把曹時中的名字,寫在牛屁股上,對他家的僮僕揮鞭抽打,還破口大罵,想以此來激怒曹時中。
僮僕回家告訴曹時中,曹時中慢慢地說:“別人罵我而你還複述,是又在罵我。趕快去向那個青年人道歉,不要囉嗦。”
那個年青人,見沒有使曹時中憤怒、難堪,就寫了一封信,好像是問候他,實際上是在信中痛罵他。並派人直接把信送到曹家。那人跪著把信呈給曹時中。
曹時中沒有打開信看,說道:“你休息一下吧,等我的僮僕來。”一會兒,曹時中的僮僕來了,曹時中要僮僕把信燒掉,並對送信人說:“我知道你的主人,對我沒有什麼好話。我把信一燒了之,也並不忌恨他。”
那個年青人很感慚愧,不再羞辱曹時中。
曹時中一生待人寬厚,一生和氣致祥。死時,享年九十。
(明代朱國楨《涌幢小品》)
【附言】
先世的舊怨傳給後世,怨怨相報沒有窮盡,此類事,屢見不鮮。曹時中以忍讓處理舊怨,使舊怨得以化解,從而建立起新的人際關係。
有句俗話說:“讓人非我弱。”曹時中的言行,表明確實是這樣。鄰居某青年的辱罵,無損於他的尊嚴,最終使某青年自感羞愧。人與人應該以誠相交,淡忘舊怨,這樣,彼此都天寬地闊。
六、誤找丞相府要馬
漢代人卓茂,曾任丞相府史事、侍郎、給事黃門等職。東漢光武帝時,為太傅,封褒德侯。
卓茂曾經駕車出門,有個人攔住他,找他要馬,認為他的馬,是自己丟失的。
卓茂問他道:“你丟失馬,多長時間了?”
那人回答說:“一個多月了。”
卓茂這匹馬跟他幾年了。他心知這馬不是那人的,仍然解下馬給他,自己拉著車子走了。
卓茂將走的時候,回過頭來,對那人說:“如果不是你的馬,希望你到丞相府來,把馬送還給我。”
某一天,那人從別處,找到了自己丟失的馬,就到丞相府歸還了卓茂的馬。
(明代鄭瑄《昨非庵日纂》)
【附言】
社會生活中,不免有些誤會,怎樣對待誤會?人各不同。卓茂的馬被人誤認,他明知對方錯了,仍然平和地把馬解下來給人,輕描淡寫似的說一句:“如果不是你的馬,請你還給我。”一點都不與人爭辯。
這是一件小事,寥寥數語,生動地表現了卓茂溫和寬厚的性格。而那誤認了他馬的人,能主動還馬,也相當誠實。
七、這樣好的師生關係,令人尊敬和感佩
明朝尚書劉南垣,告老還鄉,閒居在家。有位直指使(官職名)以飲食不好,苛求郡縣的官吏。郡縣的官吏很憂慮。
劉南垣說:“他曾是我的學生,我將開導開導他。”等直指使來了,劉南垣接待他道:“我很想為你擺宴席接風,又擔心妨礙公務,只留你在我家吃一餐飯。但我妻子又外出了,沒有人準備,能夠吃一頓家常便飯,好嗎?”直指使不好違抗師命,沒有推辭。
從早晨一直過了中午,飯還沒有送來,直指使餓得很厲害。等飯到了,竟只有粟米飯,菜是:一碗豆腐。
直指使和老師各吃了三碗,覺得吃得太飽了。過了一會兒,美酒佳肴,一排排的在桌上擺滿了,直指使卻下不了筷子。
劉南垣要他再吃,直指使回答說:“已經吃飽了,實在是不能再吃了。”
劉南垣笑著說:“可見,飲食原本沒有精緻和粗劣的區別,人餓了,什麼東西吃起來都是香的;肚子是飽的,佳肴也難吃出味來。這是具體情形造成的。”
直指使認為老師的教訓很對,以後再也不敢以飲食不好,去責怪別人了。
(明代鄭瑄《昨非庵日纂》)
【附言】
劉南垣說飲食沒有精緻和粗劣的區別,不一定對,但“飢時易為食,飽時難為味。”這句話,可以稱得上名言,道破了人的真情。飢不擇食,飲食粗劣也倍感精美;飽不欲食,再好的飲食,也不覺得精美。
劉南垣教訓挑撿飲食的弟子,方法平常而又叫人稱奇,他不用生硬的說教,而讓弟子親身體驗,從中悟出道理,使弟子心悅誠服,可謂教訓有方。他過去教育弟子,弟子做官後,還能關心教育弟子,這樣的教師真好。而這位直指使,也能再次虛心接受老師的教導,立即改正錯誤,也是一位好學生!
這樣好的師生關係,真是令人尊敬和感佩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