酌古鑒今:孔子對士的要求很高!(二文)

慧勉


【正見網2015年03月01日】

一、孔子對士的要求很高!

古代的士,是四民之首,四民是“士、農、工、商。”“學以居位曰士。”“士民,是學習道藝者。”士應該是指道德修養和學識兩方面,都很好的人。後來,士,是泛指脫離生產的知識分子。

孔子對知識分子(士)的要求,是高的。

《論語•子路》記載:

子貢問孔子:“什麼人,才叫士?”

孔子告訴子貢:“行已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意思是:一個人對自己的行為很負責,有使命感,有恥辱感,生怕自己的人格有污點。他身負君命,維護國家利益。無論到什麼地方,能很好地完成所承擔的任務。這樣的人 ,絕對不會做出有辱國格和人格的事來,可以稱士。

子貢說:“這個要求太高了。那麼,次一等的士,應該是怎樣的人?”孔子說:“次一等的,在宗族之間,人們稱讚他是孝子,在鄉親鄰居中,對人很友愛。這種人,也可以稱為士。”

子貢再問:“那麼,再次一等的士,應該是怎樣的人?”

孔子告訴他:“再次一等的士,應該是‘言必信,行必果’,說話言而有信,做出的承諾一定能兌現,做事情認真負責到底,有始有終。不過這種人,沒有遠大的胸襟和抱負,工作只是為了領幾鬥米,賺錢餬口,淺薄固執。一般常見。這種人太多了,自己做人還可以,要說處理國家大事,不一定能勝任,他們勉強可以叫士,但畢竟是胸無大志的人,不值得推崇。”(原文是:《論語•子路》:“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是小字輩的、末等的士)。”)

【附言】

看來,作為士,作為知識分子,應該“行已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是不可以瞎胡說,瞎胡搞的。

二、孔子認真學易,造詣很深

《史記•孔子世家》記載:

春秋時期,孔子創立了儒家學派,接受他教育的學生,共有三千多名。

他特別喜歡鑽研學問,整理古籍,而且修訂了史書《春秋》。他看到周天子不受大家的尊重,禮、樂逐漸被廢棄,詩書也散失了很多,就自己仔細搜集材料,進行整理編撰。他對古代傳誦下來的詩歌三千餘篇,進行了選擇、整理,精選出符合禮義的三百餘首詩。這些詩都能配上音樂歌唱。從此以後,禮樂流傳天下,教化萬民。

孔子終其一生,都在孜孜不倦地進行學習、研究。進入晚年,他特別喜歡研究易經。他曾經講:“假我數年,而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可見他對學習易經的認真。

易經的內容非常深奧,很難讀懂,學起來要花費很大精力,可是孔子不怕吃苦,一遍讀不懂,就兩遍、三遍地讀,一直到把問題弄懂為止。

那時,紙張還沒有出現,書籍都是用竹簡或木簡組成的。許多竹簡用皮條編穿在一起。就形成了一冊書。由於孔子頻繁地展閱竹簡。看的次數多了,竟然把皮條弄斷了好幾次。這就是人們常說的“韋編三絕”。

孔子對易經進行了深刻研究。他將研究成果,寫入十篇文章之中,流傳後世。這十篇學術論文,被稱作“十翼”,它們分別是:《上彖》、《下彖》、《上象》、《下象》、《上系》、《下系》、《文言》、《序卦》、《說卦》、《雜卦》。後來,人們把孔子所著的“十翼”,作為解釋易經的重要依據。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人物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