酌古鑒今:怎樣處世安身(三文)

慧勉


【正見網2015年03月20日】

一、怎樣處世安身

曾參說:“身在異國,若言論能普遍為士人所信服,居住下來,就沒有問題;見識能普遍讓卿大夫所看重,就可以考慮出任官職;恩惠能普及到一般的百姓,則家室富裕,也不會帶來危險。”

孔子得知曾參有這樣的言行和態度,就高興地說:“曾參可以說是善於處世安身的人!”

二、怎樣實踐仁義

子路擔任蒲地的首長,帶領人民整修溝渠,防備水災。他見人民非常勞苦,想自掏腰包,給百姓提供餐飲。

 孔子知道了,就派子貢去阻止。子路很生氣,去見孔子說:“我擔心暴雨快來了,會發生水災,所以要人民整修溝渠來防備。而人民普遍糧食不足,所以,我打算由自己負責飲食,老師叫子貢來阻止我,這不就等於老師不讓我加惠百姓嗎?老師平時教我仁義之道,卻不准我實踐。這樣的事,我無法接受!”

孔子向子路解釋說:“人民糧食不足,為何不稟告國君,用國家的糧食來救助?自己掏腰包,不是擺明了說:國君不關心人民,而凸顯自己的仁德嗎?你快快停止,還來得及。再遲一些,我看你就要出事了。”

三、怎樣評價管仲

子路問孔子:“管仲是怎麼樣的人?”

孔子說:“是仁者。”

子路說:“管仲曾想說服齊襄公施政,而沒被接受,是辯才不夠;襄公死後,輔佐公子糾,卻無法得到齊君之位,是能力不足;隻身逃出齊國,連累家族而不悲傷,是沒有慈孝之心;在魯國淪為階下囚,而不覺慚愧,是沒有羞恥之心;回到齊國,出仕當年的仇敵齊桓公,是不忠;召忽(人名)為公子糾守節自殺,管仲卻不死,是不仁。管仲的毛病這麼多,老師怎麼稱讚他是仁者?”

孔子說:“管仲說服不了襄公,那是襄公沒眼光;輔佐公子糾不成,那是時運不濟;家族殘破而不悲傷,那是豁達知命;身為囚徒而不慚愧,那是自省後的坦坦蕩蕩;出仕於昔日的仇敵,那是知道權衡事情的輕重緩急;召忽殉死,而管仲不跟從,那是因為召忽的才幹平平,不死也只是個戰敗的囚虜,殉死反可成為名揚天下的守節之臣。管仲是才堪治理天下的王佐之才,怎麼能拘泥於小節,而置天下萬民於不顧呢?”

(均據《孔子家語》。原文無標題,所有標題皆是筆者所擬)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人物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