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15年07月07日】
一、君子的德行
孔子說:“顏回擁有四樣君子的德行:一是實踐仁義的意志堅強;二是別人勸諫時,能柔順接納;三是接受官祿時,慎重謙退;四是生活言行,謹慎小心。史鰍也有三樣君子的德行:一是雖然沒有官位,對上位者仍忠心耿耿;二是雖不祭祀,對鬼神仍心存敬重;三是對自己嚴苛,對他人寬容。”
曾參說:“我常看老師有三樣了不起的作為,但我自己卻始終做不到:一是老師只要看到別人做了一件好事,就能原諒他以前的一百個缺點;二是老師看到別人的好處,就像自己的好處一樣,一點也不嫉妒;三是老師只要聽見一句好話,就一定認真在生活中實踐,一點也不鬆懈。我看到老師這三個作為,自己卻始終做不到;所以我還不如顏回和史鰍。”
二、子貢會一直退步
孔子說:“我死後,子夏會一直進步,子貢會一直退步。”
曾參問:“為甚麼呢?”
孔子說:“子夏喜歡和比自己強的人在一起,子貢則喜歡處身在一群不如自己的人中間,好大發議論。我聽說,想了解一個人,可以從他的父親、他的朋友來觀察;想了解一個君主,可以從他委派的使者來觀察;想了解一塊土地的性質,可以從生長出的草木來觀察。所以說:‘跟好人在一起,像走入種植蘭花的花房一樣,久了就感覺不到香氣,是因為你無形中也染了蘭花的香味;與不好的人相處,就像跑到魚市場一樣,久了也就不感覺腥臭,也是因為你自己已經染了一身腥臭。’跟紅顏料放在一起的東西會染紅。跟黑漆擺在一起的東西會變黑。所以,君子對身邊相處的人,一定會慎重選擇。”
三、如果水進入船裡
孔子說:“船沒有水就不能動,但如果水進入船裡,船也就沉了;君王沒有人民就無法治國,但如果人民爬到君王頭上,國家也就完了。所以,在上位的君王,不可不謹慎;在下位的人民,也不能不約束。”
四、孔子論“君子之道”
齊國來的高庭,對孔子說:“我不遠千山萬水,從齊國到這裡來見先生,是為了學習君子之道。希望先生能告訴我。”
孔子說:“內心要保持正直純淨,這是做人的根本。再以外表行事的恭敬慎重,來守護自己的心志;實踐仁義,能鍥而不捨;看到有才德的君子,就虛心地學習;碰到無才的小人,就要遠離。對有才能的君子,絕不可有嫉妒之心,而要認真地學習他的行事作為。這樣千裡之外的人,都能和你親如兄弟。若不能學習君子的行事作為,則就算是近在身邊的人,也無法相處。
又,我們日常的生活,每天說那麼多話,做那麼多事,若要避免說出會惹禍的言語,做出會後悔的行為,是很不容易的。這隻有真正智慧的人,才能做到。所以行事小心謹慎,時時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要知道,一個人即使一生沒做錯什麼,也可能因為一句話的不當,而前功盡棄。所以說,要成為一個君子,就必須時時謹慎!”
(均據《孔子家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