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珍事:黎氏育兒,深謀遠慮!

辛棄名


【正見網2015年08月26日】

鄭珍是清代道光、咸豐年間的學者,字子尹,晚號紫翁,遵義(今屬貴州)人。他是道光十七年(1837)舉人。任荔波縣訓導,後由大學士祁寯推薦,到江蘇當候補知縣。未等到正式授職,便去世了,年五十九歲。鄭珍崇尚考據,研究“三禮”很有創見,尤其長於《說文》之學,有《說文逸字》、《說文新附考》、《古今文獻》、《儀禮私箋》等許多學術著作。他又是清一代著名的詩人。

鄭珍的一生,基本上是學者、詩人的一生。他年幼時,母親黎氏,對他要求十分嚴格,時時督促他刻苦認真地學習。鄭珍從學館回到家中,黎氏常叫兒子跟著在田地裡勞動。這種學習和勞動相結合的方式,使鄭珍更懂得了生活的艱辛,又成了認真讀書的動力。

勞動間隙,黎氏見兒子不讀書,便問他道:“現在空閒下來了,你為甚麼不讀書啊?”

鄭珍回答母親說:“田地中沒有地方可以讀書。”黎氏聽兒子這樣說,責備他道:“書什麼地方不可以讀?樹下、屋檐下都可以讀。一定要窗明几淨,一點事情也沒有,才能開口誦讀、用心記憶,你沒有這個福氣啊!更何況,真正的讀書,也不都是這樣的!”

鄭珍在母親的教誨下,果然養成了隨處都讀書的好習慣。

有一天,有個書販子,來到鄭珍家中。鄭珍選中了幾本《禮記》之類的古籍,對書真是愛不釋手,可又拿不出錢來購買,真是無法可想。鄭母黎氏,見了這個情景,立刻毫不猶豫地脫下自己的一隻金耳環,換下了這幾本書。黎氏翻看著剛剛買下的書,不禁喜形於色,對兒子說:“想不到一隻小小的耳環,就換來這麼多的好書!”

有一次,鄭母黎氏到鄭珍的書房裡去,見房中堆滿了書,高興的感嘆道:“書可真多啊!”當時,鄭珍家中的生活十分貧困,鄭珍聽母親這樣感慨,便回答道:“書多倒是很多,但馬上也不可能都讀過來,倒不如把買書的錢,用在生活上,對生活倒有點幫助。”

黎氏聽後,大不以為然,說:“如果把這些錢買米糧果腹,到現在早就不知道到哪裡去了!俗話說:一世買書三世讀!我們家境貧困,就只剩下了這一大批書。能教給你知識的,也就是這些書。如果當時少了一部,你也就少讀一部了!書是讀不盡的,但能從一卷書中,學到一句兩句,就受益不淺了!”(這位良母之言,真精警也!)

鄭珍就是這樣在母親的不斷教誨下,成長為一個著名的經學家、詩人。

(《清史稿•鄭珍傳》、鄭珍《母教錄》)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人物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