酌古鑒今:「禍福無門,惟人自招」(數文)

秦如初


【正見網2019年05月02日】

一、楚莊王欲伐陳

劉向《說苑•權謀》記載:

楚莊王想要攻打陳國,派人前去察看陳國的情況。

出使的人回來說:「陳國不能攻打。」

楚莊王問:「是什麼原因呢?」

出使的人回答說:「陳國的城牆高峻,護城河很深,糧草儲備很多,國內平靜無聲。」

楚莊王說:「據你所言,我看:陳國可以攻打。那陳國只是一個小國,但儲備卻很多。儲備多,說明賦稅重;賦稅重,就會使百姓怨恨君主;城牆高峻,護城河很深,民力就可能已經疲睏;國內平靜無聲,說明君王壓制民眾嚴緊;民眾無聲,其國不穩!」

於是,楚莊王率兵攻陳,果然攻下了陳國。

二、先除弊,後興利

清代金庸齋《居官必覽•興革》記載:

《余冬序錄》中說:「人們經常這樣說:治理民眾的根本辦法,必須先除去弊端,以取得老百姓的歡欣,然後才能興利,為百姓造福。這是因為清除弊端,解決百姓無著落的苦處,百姓心中當然就喜悅;興利便須要花費百姓錢財,動用百姓的勞力,官府還沒有得到百姓的讚許,就讓百姓產生埋怨,那麼事情就辦不成。所以除弊與興利,應當有先有後。不過,如果沒有真正了解利與弊的確實情況,就會是非混淆不明。自以為是利,就應該創辦,卻不知道這已經是危害了老百姓的事情。自以為是弊害,就應該革除,卻不知道這卻是有利於老百姓的事情。有時候在創辦與革除之際,不得要領,那麼新的弊病隨之產生,而危害百姓的事情,又重新再起。因此就必須仔細廣泛徵詢群眾意見,多方訪問,在賢達明智的人們中,徵得意見後,再做決定,而不單純根據自己的一己之見,而力求與社會輿論、民眾的意見,相一致。就如古人所說的合乎人情一樣,適宜於本地的風俗,而又不去違背先王的意思,而後再去興利除弊,妥當處理每件事情,恩澤必然就會降到百姓身上了。」

(附言:中共邪黨,只為一黨私利膨脹,不顧百姓死活,故日薄西山,苟延殘喘。)

三、尊先王之善道

【荀子•天論】記載:
 
在天上沒有明過日月的,在地上沒有明過水火的,在萬物中沒有明過珠玉的,在人群中沒有明過禮義的。因此,日月如果不高高懸在天空,光芒就不會顯赫;水火如果不聚積,映照、滋潤就不廣博;珠玉的光彩如果不顯示在外,王公達貴就不會把它當作寶貝;禮義如果不施於國家,國家的功績和威望,就不顯著。所以,人的命運在於如何對待自然,國家的命運在於是否實行禮義。做君王的,推崇禮義、尊崇賢人,就會稱王;重視法度、愛民如子,就會稱霸。貪求財利,多行詐術,就危險;玩弄權勢,陰險狡猾,反覆無常,就會亡國。
    
尊天敬天,哪裡比得上把它當作物來蓄養並控制它!順天頌天,哪裡比得上控制天命並利用它!盼天等天,哪裡比得上順應時節並利用它!聽憑萬物自然生長繁衍,哪裡比得上施展才華而變革它!空想得到萬物而沒使用它們,哪裡比得上管理萬物而不浪費它們!一味仰慕萬物生衍奧秘,哪裡比得上掌握萬物生長規律,以促其更好生長!所以人不努力而只靠天,就不符合事物的本性了。
    
經歷百代沒有變更的好東西,就足以成為適用的原則。朝代興衰更替,可以用一貫的辦法對待。運用這一原則治國,就不會混亂;不了解這一原則,就不會應付變化的局面。這一原則的主要內容從未消亡過,社會混亂是由這一原則發生差錯,社會安定是因為這一原則詳備。所以要以道家提倡的作為標準,「善者不變,不善者變。」符合的就遵從,反之,則不實行。比如涉水過河的人,要靠指示水的標誌走,標誌不清楚,就有溺水的危險;治理百姓的人,要標明他所行之道,標誌不清,就會使國家陷於混亂之中。禮就是這個標誌,違背禮,就是昏暗的年代;昏暗的年代,社會就混亂。所以禮在各方面都很明確,內外政策都有標準,看得見與看不見都有一定常規,人民就不至於陷入災難中。
    
萬物是道的一部分,一物是萬物的一部分,愚昧無知的人,只看到一物的一部分,卻自以為懂得了,其實一無所知而已。慎子只被動地跟在事物後面,而不能提前有所倡導。

《尚書》上說:「不要有個人偏好,要遵循先王之道;不要有個人私惡,要遵循先王之道。」說的正是這個道理。要棄已尊民,棄私尊公,棄暗尊明,光明正大。

四、諸葛亮榮恩並濟,立法樹威,成効大顯

《資治通覽》卷67記載:
 
諸葛亮輔佐劉備治理蜀地,很強調嚴明執法,很多人怨恨嘆息。法正(人名)對諸葛亮說:「以前漢高祖入函谷關,約法三章,秦地的百姓,感恩戴德。如今,您藉助權勢的力量,占據一州的地方,剛剛建立國家,還沒有施加恩惠,進行安撫,況且從外來的客人與本地的主人之間的關係講,客人的姿態應當降低,希望您能放寬刑律和禁令,以適應當地百姓的意願。」

諸葛亮回答說:「您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秦因為暴虐無道,政令苛刻,造成人民對它的怨恨,所以一介草民大呼一聲,天下就土崩瓦解。漢高祖在這種情況下,可以採用寬大的政策,而獲得很大成功。劉璋昏暗軟弱,從其父劉焉那時起,劉家對蜀地的人,兩世的恩惠,全靠典章和禮義,維繫上下的關係,互相奉承,德政不能施行,刑罰失掉威嚴。蜀地的人,專權而為所欲為,君臣之道,漸漸破壞。給予高官表示寵愛,官位無法再高時,反而被臣下輕視,順從臣下的要求,施加恩惠,不能滿足的時候,臣下便會輕狂怠慢。蜀地所以到破敗的地步,實在是由於這樣的原因引起的。

我現在要樹立法令的威嚴,法令被執行,人們便會知道我們的恩德,以爵位限定官員的地位,加爵的人便會覺得很榮耀。榮耀和恩德相輔相成,上下之間有一定的規矩,治國的主要原則,由此就清楚地顯示出來了。」

諸葛亮輔佐劉備,治理蜀地,榮恩並濟,擾法樹威,成効大顯。   
         
五、能克終者蓋寡

 唐代吳兢《貞觀政要•論君道》記載:
    
許多國君,在秉乘上天的使命,開創基業的時候,沒有一個不是深切憂慮,謹慎行事,而德行顯著的。而一旦大功告成,德行就開始衰微。剛開始好的,的確很多,然而能堅持到最後的,卻很少。難道不是取得天下容易,而守住天下更難嗎?過去奪取天下時力量有餘,如今守住天下卻力量不足,這是什麼原因呢?創業之時,處在深切的憂慮之中,必然會竭盡忠誠來對待下屬;一旦得志,就放縱起情慾來,傲視他人。當竭盡誠意對待他人時,即使像胡越那樣極其疏遠的人,也會親密得像一個人一般;當傲視他人時,即使是骨肉兄弟,也會疏遠得像路人一般。雖然用嚴酷的刑罰來監督,用威風與憤怒去震懾,但下屬總是採取苟且、免除禍患的方法,來應付,而內心卻不懷好意;表面上恭恭敬敬,但內心卻不服氣。怨恨的程度不在於大小,可怕的只是在於人心的背離。水能載舟也能覆舟,所以應該保持高度警惕。用朽亂的繩索,去駕飛奔的車子,它的危險是可以忽視的嗎?
   
六、「禍福無門,惟人自招」

唐代吳兢《貞觀政要•論慎終》記載:
    
過去陶唐、成湯的時代,並不是沒有災禍,之所以稱頌他們有極高的道德,是因為他們做事有始有終,無為而治,沒有私慾,遇到災害就特別憂慮,勤於政事,歲月平安也不驕傲不放縱的緣故。

貞觀初年,連年霜災旱災,京郊的百姓全都流向潼關外,扶老攜幼,往返幾年,沒有一戶人家逃亡,沒有一人抱怨痛苦,這確實是因為百姓體會到陛下憐憫撫育他們的仁愛之心,因此到死也沒有逃離的人。近年來,百姓被徭役,弄得疲睏不堪,關中的百姓,勞苦疲睏尤其厲害。各種手工工匠,結束服役期限後,全留下來繼續受官府僱傭;正在服役的兵士,大多調到京城去做別的事情。在鄉間採購物資,接連不斷,道路上押送物資的差夫,一個接一個。已經有了弊端,百姓就容易被驚擾,如果由於水災旱災,谷麥沒有收成,恐怕百姓的心,就不能像過去那樣安寧祥和。這就是陛下漸漸不能堅持到底的原因。

我聽說:「禍福的降臨沒有定準,是人們自己招來的。(原文:禍福無門,唯人自招。)」人們沒有疏漏過失,怪異不會輕易發生。陛下統治天下已有十三年了,道義遍施全國,聲威遠播境外,年歲豐足,禮教興盛,家家戶戶都為可以旌表而喜悅,菽粟同水火一樣容易得到。到今年,自然災害流行,炎熱的氣候造成了旱災,遍及全國各地;兇惡的壞人犯上作亂,忽然發生在京城這樣近的地方。上天會說什麼呢?顯現徵兆,預先警告,這實在是陛下警惕畏懼、憂慮天下、勤於政事的時候了。如果見到警誡而驚懼,選擇好的意見照著去辦,如同周文王那樣小心行事,像殷湯那樣歸罪於自己;前代帝王實現大治的辦法,經常施行;目前敗壞道德的事情,考慮改正,與天下一道,除舊布新,改變人們的看法和說法,那麼帝位可以萬古流傳,整個國家都會很幸運,哪會有災禍敗亡的事情發生呢?由此國家的安全與危險,治理與混亂,決定於君王一人罷了。現在太平的基礎已經達到像天那樣高,像堆積九仞高山,還差一筐土就成功了,千年難逢的好時期,時機很難再得。英明的君主可以做到而不做,這就是小臣我憂思鬱結胸中而長嘆的原因。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