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19年02月16日】
一、教育安撫百姓的五事
明代楊昱《牧鑒•撫字》記載:
事一、韋景駿擔任肥鄉縣令,正逢黃河南北地區饑荒,他親自巡視鄉裡百姓,說服人們互通有無。教育安撫百姓,因此只有這個縣的百姓,免於流離失所。
事二、殷侑在唐文宗時,擔任昌義節度使,當時正是戰亂饑荒之後,屍骨遍野,城裡長滿了荊棘。殷侑單身一人上任,安於粗茶淡飯,與下屬同甘共苦,用仁義恩惠,治理百姓。一年中,流亡的民戶,拖兒帶女,返回家鄉,戶口開始增加。儲存的糧食,很充盈,以至腐爛,上下安定。
事三、郭禹在唐僖宗時,擔任荊南留後,正逢兵荒馬亂之際,只有十七戶人家。郭禹振奮精神,處理政事,安慰、召集貧窮的百姓,開通商貿,重視農耕。到他老年時,荊南百姓增加到有一萬戶左右。當時的藩鎮,各自致力於擴張兵力,互相殘殺,沒有人關心百姓的生計。只有華州刺史韓建,召集安撫流散的百姓,鼓勵農耕紡織,被當時的人們,稱為北韓、南郭。
事四、陳良翰主管瑞安縣,這個縣的民風強悍,難以治理,有人勸他要嚴厲威懾,用彈壓的手段來治理。陳良翰感嘆道:「縣令是愛護百姓的官吏,愛民如子,還恐怕他們不來歸附,何況起用武力進行威懾,這樣做,他們還有什麼依靠呢?」
事五、真德秀(人名)擔任潭州知州,廢除了官府賣酒的專利,免去了百姓按斛交納米麵,向朝廷申請免除官府名為購買、實際上為攤派的議價糧,以此恢復民力。設立能夠儲藏五萬石糧食的惠民倉,在每年青黃不接的時候,賣出糧食。又購買糧食九萬五千石,分別在十二個縣,設置社倉。在每個鄉,設立養育幼兒的慈幼倉 和救濟貧民的義田。各軍營中,生病的士兵,死了還未埋葬的人,懷孕的婦女和要結婚的人,都多少不等地供給他們財物。
二、愛撫百姓如待家人一樣
《清史稿•循吏陶元淳傳》記載:
陶元淳,字子師,江蘇常熟人,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進士,官至崖州知州。
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陶元淳被任命為海南昌化知縣,到任後,首先確定賦役數量,以平攤並交納米,代替地稅,把勞役分攤於地稅中。裁減革除雜稅,從市街、村裡,提供宴會和行旅物品開始,相互遵循,以盡力耕耘為職業。縣隸屬於瓊州,與黎族人居住地為鄰界,以前設有土屋的關口,限制黎族人出入,管理的小吏因緣為奸。陶元淳上任後,立即將這些弊政撤去。統一度量衡,厘定法度。使黎族人感覺方便。縣城中的居民,以前不滿百家,到現在,戶口漸漸增多,而繁華起來。
陶元淳常常步行到鄉村街巷,到處訪問民間疾苦,愛撫百姓如家人一樣。
三、民足才能國安,目前形勢危急!
漢代賈誼《新書•無蓄》記載:
大禹有十年的糧食儲備,所以能免去九年的水災;商湯有十年的糧食積蓄,所以戰勝了七年的旱災。糧食儲備,是天下的命脈。如果糧食多而財貨有餘,做什麼事不能成功呢?攻城就能奪取,守城就會堅固,打仗也能取得勝利,安撫招徠遠方的民族歸順,有什麼招不來的呢?
管子說:「倉庫充實,人民知曉禮節;衣食富足,人民懂得榮譽和恥辱。」百姓的生活需要,不能滿足,而可以進行治理,從古至今,從未聽過這樣的事!古人說:「一個男人不種地,就會有人因此挨餓;一個婦人不織布,就會有人因此而受凍。」財物的生產,受到時間的限制,而使用消費,卻沒有節制,這樣物資必然匱乏。古代治理天下的人,十分了解這一點,故而積蓄糧食,以為憑藉。如今人們廢棄農業而趨向商業,消耗糧食的人口太多,是天下最大的禍害;損害農業生產的太多,是天下的大禍;驕奢淫逸、奢侈浪費的風氣日益增長,更是天下之大災啊。
人們公然地做破壞危害的事,卻沒有人來制止;國家的命運岌岌可危,沒有人來拯救。生產糧食的人甚少,而浪費糧食的人甚多。天下的形勢怎能不危急?民足才能國安,目前形勢危急!
四、以民生為重
元代張養浩《廟堂忠告•重民》記載:
聽說古代的帝王,在給下屬授予宰相官職時,就向下官(宰相)跪拜。我(張養浩自稱)想:以帝王的尊貴,為了他的百姓這樣貶低壓抑自己,曾經懷疑這事,而覺得不可取。後來又想到,國家之所以昌盛,四方的民族之所以平定,朝廷之所以興盛,宗廟社稷之所以長久地受祭祀的原因,沒有人民,不可能這樣。上天把億萬百姓的性命,託付給帝王,帝王把億萬百姓的性命,託付給宰相,這就知道宰相是為君王保護百姓的,帝王,是為上天、為祖宗保護人民的。上天把百姓託付給我的祖宗,祖宗把百姓託付給我,敢不尊敬,敢不謹慎嗎!假如承受了他們的託付,卻不能讓百姓生活順利、安居樂業,反而煩擾他們,虐待他們,像對待豬狗一樣的對待他們,像對待茅草一樣對待他們,那就是背逆上天、並違背祖宗的託付,來自己扼殺自己的國家,這可以嗎?那些做百姓的,固然不敢同他計較,但是對上天之心,對祖宗之心,他能沒有什麼不安嗎?我曾經說,愛護百姓的沒有超過上天的,沒有超過祖宗的。上天生養百姓很難,祖宗得到百姓更是困難。帝王知道這個道理,就會兢兢業業,以百姓的生命為重。聽說對百姓不利的事就會鏟除它;看到對百姓有利的事,就興辦它;州郡的長官不稱職就不任用他。現在養鷹牧馬的人,所掌管的事情,不過是帝王使用的一件東西,而別人尚且因為他們是內廷侍者而尊重他們;刺史和縣令,則是為祖宗為國家治理百姓的人,反而看作不緊要而怠慢蔑視他們,這樣對百姓還不如對鷹犬,承受祖宗國家寄託一方生靈的人,反而不如內廷侍者,難道不是顛倒、喪失規矩嗎?大概下級所做的事,總是看著上級的。在上層的人,果然有尊重百姓的心,那麼天下不太平的事,從古至今還沒有過。
所以,帝王在給宰相授予官職時,就向下官跪拜,下官受拜任職後,必須盡忠職守,兢兢業業,不敢有絲毫懈怠!
五、「不恤民,無異率獸食人!」
《孟子•梁惠王上》記載:
梁惠王說:「我願意高興地請您指教!」
孟子問:「用棍棒和用刀子殺人,有什麼不同嗎?」
梁惠王說:「沒有差別。」
孟子又問:「用刀子殺人和用政治手段害人,有什麼不同嗎?」
梁惠王說:「沒有什麼不同。」
孟子說:「廚房裡有鮮肥的肉,馬棚中有健壯的馬,可是百姓卻面有飢色,郊野中也有餓死的人的屍體,這相當於率領野獸一起吃人啊!野獸自相殘殺,人們尚且厭惡,身為百姓的父母官處理政事,卻也免不了如同率領野獸一起吃人,又怎能稱得上是百姓的父母官呢?孔子曾說:『第一個制木偶、陶偶用來陪葬的人,真該斷子絕孫啊!』因為木偶、陶偶酷似真人,用來陪葬,尚且不被允許,又怎麼能讓百姓挨餓致死呢?」
六、「官吏是為民做事的,不是收括民財的!」
《孟子•滕文公上》記載:
滕文公詢問如何治理國家。
孟子說:「為老百姓辦事情,必須抓緊,是刻不容緩的。《詩經》上說:『白天出去割草,晚上通宵搓繩,抓緊時間修房屋,很快就要春耕播種了。』」
老百姓的通常狀況是:有固定產業的人,才有安分守己之心,無固定產業的人,就沒有安分守己之心。如果沒有安分守己之心,就會放蕩任性,胡作非為,就會什麼事都幹得出來。等到百姓犯了罪,然後再懲辦判刑,這是在陷害百姓。哪裡有行仁道者,在位卻陷害百姓的呢?所以賢明的君主,必須謙恭節儉,平易近人,向百姓徵稅,要按一定的制度。陽虎(人名)曾說過:『想發財就不能講仁愛,講究仁愛,就不能想著發財。官吏是為民做事的,不是收括民財的!」
七、「利益應歸於百姓」
漢代劉向《說苑•君道》記載:
河間獻王說:「大禹曾說:『百姓沒有食物的,我就不能驅使他們;功業成就不能造福於百姓的,我就不能使他們努力干。』所以他疏通黃河,開鑿三峽,使長江與眾多的支流溝通,疏導五湖之水,使之東注于海。百姓也確實勞累,但是卻不叫苦,原因就在於利益都歸屬於百姓。」
八、與其殺不辜,寧失於有罪
漢代賈誼《新書•大政》記載:
賞罰一定要十分慎重,所以,與其殺無辜,不如先放過有罪的人。對於那些犯了罪的人,如果有疑問,就先放過他們;對於那些有功的人,即使有疑問,也要獎賞他們。這樣就不會出現沒有犯罪而被誅殺,也不會出現立了功而未被獎賞的現象。要千萬記住啊!賞罰一定要慎重,古代的人建立刑罰制度,是為了禁止壞人作惡,振奮怠惰之人。所以,對於犯人有疑問就先不殺,使他有改過的機會;對於有功的人,即使有疑問也要獎賞,使百姓由此受到鼓舞。這樣就能使官吏有仁愛的美譽,使百姓有服從管理的名聲。放過有疑問的罪犯,這是寬仁;獎賞有功的人,這是信譽。要千萬記住啊!慎重地對待百姓,那麼誅殺罪犯就不會引起百姓的忌恨;獎賞有功的人,就不會引起百姓的誤解;不要誇大百姓所犯的罪責,而加重處罰,不要抹殺百姓的功績,而不予獎賞。官吏做了錯事要勸止,用道義來輔佐、規正他;百姓做了錯事要憐憫、而饒恕,引導他走上正路,赦免他的罪過,以懷柔的方法寬容他。那麼,雖然是不肖之徒,也能感化他,使他遵紀守法。古代的聖賢之君,之所以看重臣民,也就是這個道理。
九、與民爭利,何以養民?
宋代范仲淹《范文正公集•奏災異後合行四事》記載:
北宋慶曆三年(104年),范仲淹上奏疏,建議取消鹽茶專賣,允許商人自由販運。他說:天下的茶和鹽,出產于山海之中,是自然界給予人們的好處,用以養育萬民的。但秦漢以來,常有官府壟斷山海資源,百姓很多違犯禁令。現在又禁止商人自由買賣,只准官府自行運銷,造成官府疲於運輸和貯藏。對於百姓私自販運的,就要被流放到邊遠地區服役;用不正當手段而掠取的,就要被處以死刑或發配充軍,每年要有成千上萬的人,受到這種懲罰。這是官府同老百姓爭利,實行這些制度,都不是古代聖賢的做法。如以官府自行運銷所獲得的收益同准許商人自由買賣所繳納的稅收相比較,朝廷所能增加的收入並不多,而帶來的弊病又不能消除,這就有待於陛下明智地加以決斷了。臣請求陛下,下令改變全國的茶鹽法令,一律准許商人自行買賣,以便省去嚴苛的刑罰,消除官府在運輸和貯存中所消耗的大量勞力,以獲得長久的利益。這也是有助於陛下修養仁德和省去嚴刑的事情。
十、民以食為天
《宋書•文帝紀》記載:
國家以百姓作為存在的根本,百姓把糧食作為生存的主要條件。所以一個農夫不耕地,必然就會有人挨餓。糧倉裝滿了以後,人們自然就會講究禮節。百姓要是貧窮,家裡沒有隔夜之糧,賦稅徭役稍有偏頗,百姓就會發愁;一年的莊稼沒有收成,就會有很多人家窮病交加。實在是由於政德不為人所信服,才漸漸造成這樣的弊端,或者是由於耕種的土地不夠廣闊,紡織工作做得不夠,土地沒有得到充分利用所致。
十一、周宣王不重農事,終遭潰敗
《國語•周語上》卷一 記載:
周宣王即位後,廢棄了天子親耕的籍田禮。虢文公為此勸他說:「您這樣做不對啊。農業是老百姓的頭等大事,祭祀時供奉上天與祖先所用的穀物依賴農事,老百姓的繁衍生存,依賴農事;朝廷百官的俸祿,依賴農事;和睦協調團結親密的關係,來源於農事;生產中的分工合作,國庫的財政收入,依靠農事;農業繁榮為國家強大昌盛,奠定了基礎。所以在古代,農官是最重要的官職。古時候,史官要按節令去觀測土地,看到太陽直射的天數越來越多,凍結的土地已經開始消融,農祥星開始出現在南方的天空,太陽和月亮在天廟星所在的天空交會,土地中春的氣息開始升騰。農忙的時節就到來了!
「在農忙這段時節,天子應把農事作為頭等的大事,千萬不要追求眼前利益,讓農民在此時來服役,耽誤農時。最好是在農閒的冬季,操演武事,春夏秋三季,應讓民眾從事農業生產。這樣才能使出兵征討時威風凜凜,平時財力物力,供應也充足。如果大王您真能做到這樣,便是上合天意,下順民情,不但祭祀用品能按時奉上,而且也能布施給老百姓豐厚的財物。現在您想繼承先王的大業,而卻又放棄先王賴以興業的農事,這樣做只能使祭祀的用品匱乏,使老百姓貧困,怎麼能給百姓帶來安居樂業的生活呢?」
周宣王沒有採納虢文公的建議。致使民窮國困,軍備不整,周朝的軍隊,被姜戎的軍隊,所擊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