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金言:處世的智慧•古訓數則(之八)

董其昌 整理


【正見網2020年08月17日】

處世包括做人和處事兩個方面。一個人能否立於世間,能否把人際關係處理好,能否把需要做的事情圓滿地辦成,這確實是一門很深的學問,需要有一定的智慧。中國的思想家們,對此早就很重視。在認識智慧對於為人處世的重要性的同時,提出了不少有益的行為準則和要求,如 「遠見於未萌」、不「自專」、「能勝人者必自勝」以及「熟思」、「緩處」等。繼承這些文化遺產,對於我們的為人處世,無疑有積極的助益之功。
    
【古訓】不患無知己,求為可知也。(《論語•裡仁》)
【今譯】別人不了解自己,不可怕。只要努力學習,有了學問和修養,人們就會知道你了。
    
【古訓】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論語•學而》)
【今譯】不怕別人不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別人!(不了解別人是很大的欠缺!)
    
【古訓】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己不能也。(《論語•子路》)
【今譯】不怕別人不知道自己,就怕自己沒有真本領。
    
【古訓】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論語•衛靈公》)
【今譯】有智慧的人,既不失掉人才,又不會說不該說的話。
    
【古訓】德不孤,必有鄰。(《論語•裡仁》)
【今譯】有道德的人不會孤獨,總會有人來和他做朋友,並得到幫助。
   
【古訓】 貌曰恭,言曰從,視曰明,聽曰聰。(《尚書•洪範》)
【今譯】做人,容貌要恭敬,言談要正確無誤,看問題要明察,聽事情要聰敏。  (曰:這裡指「要做到」。)
    
【古訓】知止,所以不殆。(《老子》)
【今譯】一個人如果明白做事適可而止,就不會遇到危困。

【古訓】知足常足,終生不辱;知止常止,終生不恥。(《老子》)
【今譯】一個人如果知道滿足,就會常常感到滿足;知道適可而止,就可以明白一切事情都有止境的道理,這樣也就可以一生不受恥辱了。

【古訓】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老子》)
【今譯】一個人如果知道滿足,就不會招來恥辱;知道適可而止,便不會遇到危險,可以永遠處於不敗之地。    
    
【古訓】既明且哲,以保其身。(《詩經•大雅•烝民》)
【今譯】有大智慧的人,可以保持其身無虞。    
   
【古訓】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謀大,力少而任重,鮮不及矣。(《詩經•繫辭下》)
【今譯】品德低下而地位尊貴,智慧不高卻計謀大事,能力小而責任重大,都是很危險的!
    
【古訓】達心則其言略。(《穀梁傳•僖公二年》)
【今譯】明達事理的人,總是言語簡略而扼要。
    
【古訓】大愚者,終生不靈。(《莊子》)
【今譯】特別愚笨的人,一輩子都不懂得靈活處事。
    
【古訓】知者創物,巧者述之,守之。(《周禮•考工記》)
【今譯】有智慧的人能創造器物,巧匠只會照著樣子去做,默守成規。
    
【古訓】能者不可弊,敗者不可飾。(《韓非子•有度》)
【今譯】對有能力的人,不可壓抑;對無能的人,不可粉飾。
 
【古訓】同事之人,不可不審察也。(《韓非子•說林上》)
【今譯】與共同幹事的人,必須進行深入的觀察了解。
    
【古訓】智而能容愚。(《荀子•非相》)
【今譯】有智慧的人,能夠兼容愚昧的人。
    
【古訓】愚而自專,事不治。(《荀子•成相》)
【今譯】愚蠢而自以為是的人(專橫者),辦不好事情。
   
【古訓】 事至而後慮者,謂之後,後則事不舉,患至而後慮者,謂之困,困則禍不可御。(《荀子•大略》)
【今譯】事到臨頭才動腦子的人,就叫做落後,落後了事情,就不好辦;禍到臨頭再動腦子,就叫做困窘,困窘就不能抵禦災禍。
    
【古訓】短綆(井繩短)不可以汲深井之泉;知不幾者,不可與及聖人之言。(《荀子•榮辱》)
【今譯】短井繩不能用來打深井裡面的泉水;知識相差太遠的人,不可相互論道。
    
【古訓】淺不足以測深,愚不足與謀知,坎井之蛙不可與語東海之樂。(《荀子•正論》)   
【今譯】知識淺薄的人,無法明白深刻道理的;愚昧的人,不能同其謀劃;井底之蛙,不能明白東海的樂趣。
 
【古訓】不勝其任,而處其位,非此位之人也!(《墨子•士》)
【今譯】不勝任者,不應該在其位!(對人,應量才錄用。)
 
【古訓】智者任重而行恭,智者功大而辭順,故民不惡其尊,而世不妒其業。(《戰國策•秦策》)
【今譯】有德才的人,雖有顯要的地位,但行為謙遜而有禮;聰明的人雖有了大功,而言辭卻很和順。因此人們不會對他們的尊貴地位不滿,世人不會有人妒忌他們的業績。   
   
【古訓】 知者之舉事也,轉禍為福,因敗而成功者也。(《戰國策•燕策》)    
【今譯】聰明人辦事,能夠轉禍為福,轉敗為勝。
   
【古訓】 智者不信時而棄利。(《戰國策•齊策》)
【今譯】有智慧的人做事,不會錯過有利時機。
    
【古訓】無權籍,背時勢,而能成事者寡矣。(《戰國策•齊策》)
【今譯】沒有權力,而且違背時勢,而能成就事業的極少。
    
【古訓】愚者暗於成事,智者見於未萌。(《戰國策•趙策》)
【今譯】愚笨的人對已經出現的事情,還弄不明白。而明智的人,則有先見之明。
    
【古訓】為己者不待人,制今者不法古。(《戰國策•趙策》)
【今譯】有主見的人,不追隨他人;治理當世的人,不拘泥於模仿古式。
   
【古訓】 智者之慮,必雜於利害。(《孫子兵法•九變篇》)
【今譯】有智慧的人,考慮問題全面,能兼顧到利與害兩個方面。

【古訓】與智者言,依於博;與博者言,依於辨;與辨者言,依於要。(《鬼谷子•量權篇》)
【今譯】跟有智慧的人說話,要有淵博的學識;和知識淵博的人說話,要依靠善辨;和善辯的人說話,要語言簡要。
 
【古訓】智者舉事,因禍為福,轉敗為功。(《史記•蘇秦列傳》)
【今譯】有智慧的人做事,可以轉禍為福,轉敗為勝。
   
【古訓】明者,遠見於未萌;而智者,避危於無形。(《史記•司馬相如列傳》)
【今譯】聰明的人,能在禍患還未萌發時,就能預見到它;而明智的人,會在危險尚未形成時,就已設法避開。
   
【古訓】智員者,無不知也。(漢•劉安《淮南子•主術訓》)
【今譯】一個人智慧深廣,就沒有什麼不知道的。
    
【古訓】智者不愁。(《樂府古辭•滿歌行》)
【今譯】有智慧的人,沒有苦悶煩惱。
    
【古訓】智者因危而建安,明者矯失而成德。(唐•陸贄《奉天請罷瓊林大盈二庫狀》)
【今譯】有智慧的人,可以轉危為安;聰明的人,能改正自己的錯誤,而養成好的品德。
    
【古訓】其智而明者,所伏必眾。(唐•柳宗元《封建論》)
【今譯】一個人有智慧,而又明白事理,一定有很多人佩服。
    
【古訓】智以險昌,愚以險亡。(《白居集•策材》)
【今譯】聰明的人,不因地形險要而喪失警惕,故國家可以昌盛;愚蠢的人,因地形險要而麻痹,故國家走向滅亡。
    
【古訓】方如行義,圓如用智。(唐•李泌《詠方圓動靜》)
【今譯】施行仁義可以使人正直,運用智慧可以使人處事靈活。
    
【古訓】知賢不疑,見可能斷。(《資治通鑑》)
【今譯】對賢德的人才,要放手使用;有見識,才可當機立斷。
    
【古訓】德者,人之所嚴。而才者,人之所敬。(《資治通鑑•周紀》)
【今譯】有道德的人,受人敬畏;有才智的人,被人歡迎。
    
【古訓】處事者不以聰明為先,而以盡心為急。(宋•呂本中《官箴》)
【今譯】處事不能憑恃聰明,而應以竭盡全力要緊。
    
【古訓】智者明於事,故不惑。(宋•邢昺《論語註疏》)
【今譯】有智慧的人因明於事理,故處世不迷惑。    
    
【古訓】賢人多安排,俗士多虛歆。(《孟東野詩集•連州吟三章》)
【今譯】賢明的人,總是勤於處理自己的事業。而庸人,卻只知徒然羨慕別人。    
    
【古訓】智士日千慮,愚夫唯四愁。(《孟東野詩集•百憂》)
【今譯】聰明的人常常思考應當如何奮發有為,而愚蠢的人惟有常常愁悶嘆氣,毫無作為。
 
【古訓】 人為外物所動者,只是淺。(宋•楊時《二程粹言》)
【今譯】容易受身外的名譽地位影響的人,是淺薄。
    
【古訓】知之愈明,則行之愈篤。(《朱子語類》卷十四)
【今譯】一個人對事物理解認識愈深刻,實行起來就愈方便。(認識是實踐的前提。)
    
【古訓】才疏志大不自量,西家東家笑我狂。(宋•陸游《劍南詩稿》)
【今譯】志向大而無才能,而且不自量力的人,會遭到眾人譏諷的。
    
【古訓】欲勝人者先自勝,欲論人者先自論,欲知人者先自知。(《格言聯璧•接物》)
【今譯】要想批評別人,先要自我批評;要想談論別人,先要掂量自己;要想了解別人,先要有自知之明。
 
【古訓】慮事周密,處心泰然。(《瓊琚佩語•接物》)
【今譯】事前能周密思考,臨事就能處之泰然。
 
【古訓】 臨事患不能辨。(《遜志齋集•自省》)
【今譯】遇事的時候,最怕不能明察事理。
 
【古訓】處事不可任己見,要悉事之理。(明•呂坤《呻吟語•識見》)
【今譯】處事不能堅持己見,而要詳盡地知道事物的道理。
 
【古訓】 凡事皆當謹始慮終。(明•薛瑄薛文清公讀書錄•慎動》)
【今譯】做事貴在能預先考慮到後果。
 
【古訓】處事,識為先,斷次之。(明•薛瑄《薛文清公從政錄》)
【今譯】處理事,必須先取得對事物的認識,然後再作出判斷。
    
【古訓】 處大事貴乎明而能斷,不明因,無以知事論斷。(明•薛瑄《薛文清公從政錄》)
【今譯】處理大事貴在能明察事理而作出判斷,情況不明就無法掌握實情,就不能作出判斷。
    
【古訓】人不自知其過者,不明也。(明•薛瑄《薛文清公讀書錄•警訓》)
【今譯】 一個人不能知道自己的錯誤,這是由於糊塗的緣故。
 
【古訓】 處事最當熟思緩處,熟思則得其情,緩處則得其當。(明•薛瑄《薛文清公從政錄》)    
【今譯】處理問題最主要的是深思熟慮,從容不迫,深思熟慮則又可以找到真正的依據,從容不迫就能處理得當。
   
【古訓】 賢者見其遠,不肖者見其近。(《陳確集•別集》卷一)
【今譯】賢者處事能從遠處著眼,而不肖者則只看眼前。
    
【古訓】唯有識,則是非明;是非明,則取捨定;不但不隨世人腳跟,並亦不隨古人腳跟。(清•葉燮《原詩•內篇下》)
【今譯】人有才識,才能明辨是非;明辨是非,才能做出正確的取捨;這樣不拘於古人和時人的成見。

【古訓】 非識無以斷其義,非才無以善其文,非學無以練其事。(清•章學誠《文史通義•史德》)
【今譯】沒有見識就不能判斷義理,沒有才華便無法寫好文章,沒有學問就不會熟練地處理事務。
 
【古訓】處事以智,不如守正。(清•申居鄖《西岩贅語》)
【今譯】處事喜歡耍聰明,不如謹守正道。

【古訓】好學則老而不衰,可免好得之患。(清•申涵光《荊園進語》)
【今譯】好學可以使人老而不衰,還可以免除過於追求物質生活的煩惱。
    
【古訓】任事在人後,見事在人先,以之涉斯世,庶幾無尤焉。(清•袁枚詩)
【今譯】見解比別人高明,做事又能比別人慎重,用這樣的態度處事,也就不會有過錯了。
    
【古訓】制大物必用大器。(清•布顏圖《畫學心法問答》)
【今譯】創造偉大的業績,必須要用大才。
    
【古訓】智者不以一能求眾善;不以一過掩眾美。(《袁子正論•論兵》)
【今譯】聰明的人不會因為有一個才能,就要求所有方面都好;也不會因別人有一過錯,就全部否定人家。

【古訓】 能貞而明之者,窮祥端;四邪而昧之者,極妖愆。(漢•揚雄《劇秦美新》)
【今譯】正直聰明的人,終會得到幸福;那種萬般邪惡愚蠢的壞蛋,最終會像魔鬼一樣受到大災巨禍。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