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句鑑賞:為湯武驅民者,桀與紂也。(數則)

余學真 整理


【正見網2020年09月07日】

【警句1】為淵驅魚者,獺也;為叢驅爵者,顫也。為湯武驅民者,桀與紂也。
【今譯】替水潭把魚趕來的,是水獺;替叢林把鳥雀趕來的,是鷂鷹。把百姓趕到湯、武那邊去的,是夏桀與紂王。
【注釋】淵:深水灣。  驅:驅趕。  獺(讀塔):水獺。叢:森林。  爵:通「雀」。 鸇(讀沾):鷂鷹一類的猛禽。
【出處】《孟子•離婁上》:「民之歸仁也,猶水之就下,獸之走壙也。故為淵驅魚者,獺也;為叢驅爵者,鸇也;為湯武驅民者,桀與紂也。」
【說明】這個警句,原意是用「獺為淵驅魚」和「鸛為叢驅爵」為例,說明桀、紂行暴政,逼得百姓都逃到湯、武那裡去了,結果有利於他人,有害於自己。這個警句,後來比喻一個國家或政權,由於主觀原因,而失掉了民心。成語「為淵驅魚」、「為叢驅雀」源於此。

【警句2】為川者決之使導,為民者宣之使言。
【今譯】治河的人,要疏浚河道,使水流通暢;治理百姓的人,要開導百姓,使他們敢於說話。
【出處】《國語•周語上》:「邵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川壅而潰,傷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為川者,決之使導,為民者宣之使言。」邵公:一作召公,周代燕國的始祖,曾佐武王滅商。  壅(讀擁):堵塞不通。  潰:(水)衝破(堤壩流出來)。
【說明】這個警句的背景是:周厲王暴虐,國都裡的人,議論厲王的過失。邵公報告說:「人民不能忍受你的政令啦!」厲王大怒,找到一個衛國的巫士,叫他偵察議論厲王過失的人。這個巫士告發誰,就把誰殺掉。國都裡的人,都不敢講話,在路上碰到,只能用眼睛示意。厲王高興地告訴邵公,說,他能制止人們說他的壞話了!於是,邵公說了上面節引的話。但是,厲王沒有聽取邵公的意見,過了三年,國人發難,要打倒厲王,厲王逃到彘(今山西霍縣),十四年後,死於此地。成語「防民之口,甚於防川」源於此。

【警句3】為者常成,行者常至。
【今譯】堅持不懈,正確去做的人,總會取得成功;不停步地向前走的人,總會到達目的地。
【出處】《晏子春秋•內篇雜下》:「梁丘據,謂晏子曰:『吾至死不及夫子矣!』晏子曰:『嬰聞之,為者常成,行者常至。嬰非有異於人也,常為而不置,常行而不休者,故難及也?」
梁丘據:齊國大夫,齊景公的寵臣。  及:趕上。  置:放棄。
故難及也:怎麼能說難於趕上呢!故:何。
【說明】這個警句,是強調「為」和「行」的作用,指出無論干什麼事,只要正確去做,「為而不置」、「行而不休」,就一定會成功的。晏子用這兩句話回答梁丘據,既鼓勵了對方做事要有恆心,又表現了晏子的謙遜態度。後人常用這兩句話,勸人做事要有恆心。

【警句4】為官擇人者治,為人擇官者亂。
【今譯】為了工作上的需要,而選擇人去做的,國家就會治理好;
為了安插人(與人謀私)而選擇官位的,國家就會被搞亂。
【出處】(五代•後晉)劉晌等《舊唐書•竇誕傳》:「太宗常與之言,昏忘不能對,乃手詔曰:『朕聞:為官擇人者治,為人擇官者亂。」又見(宋)歐陽修、宋祁等《新唐書•竇誕傳》:「太宗與語,昏謬失對。乃下詔曰:『誕比衰耗,不能事,朕知而任之,是謂不明。且為官擇人者治,為人擇官者亂。」
【說明】這個警句是說,要把國家治理好,必須因事擇人,不能因人設事、設官。此是治國的至理名言!

【警句5】為將之道,當先治心。
【今譯】當將帥的要領,首先應當鍛鍊自己的心理素質。
【注釋】道:要領。  治:鍛鍊。
【出處】  (宋)蘇洵《心術》:「為將之道,當先治心。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然後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敵。」  興於左:突然出現於身旁。  瞬:眨眼。  制:控制,掌握。  利害:利弊。  待:對付。
【說明】這個警句,是開篇前兩句話,對將領提出的要求,很有啟發。
其實,任何做官的,都應當先治心,把心性擺正,才會作成正事!

【警句6】為善不同,同歸於治;為惡不同,同歸於亂。
【今譯】行善政的途徑,雖然不同,但結果都能使國家安定;行暴政的方法,雖然也各有不同,但結果都會使國家混亂。
【出處】《尚書•周書•蔡仲之命》:「皇天無親,惟德是輔。民心無常,惟惠之懷。為善不同,同歸於治;為惡不同,同歸於亂。」
【說明】
這個警句是強調:要行善政,禁止作惡。做事的出發點,首先要端正。
制定政策的出發點,也要端正!

【警句7】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
【今譯】憑藉武力把別人征服,那不是(叫人)從心裡誠服。
【出處】《孟子•公孫丑上》:「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  贍(讀善):充足,豐富。  中心:內心。
【說明】這個警句,是孟子在闡述施仁政的時候說的。孟子說:「倚仗實力並且假借仁愛之名,號召征伐的人,可以稱霸於諸侯,稱霸一定要憑藉國力的強大。依靠道德來實行仁政的,可以使天下歸服,這樣不必以強大的國力為基礎——湯就僅用他縱橫七十裡的土地,文王也就僅用他縱橫百裡的土地,(實行了仁政,而使人心歸服。)倚仗實力來使人服從的,人家不會心悅誠服。

【警句8】「以小人之腹,為君子之心。」
【今譯】把小人的肚子,比作君子的內心。
【注釋】小人:這裡是自己的謙稱。
【出處】《左傳•昭公二十八年》:「原以小人之腹為君子之心,屬厭而已。」屬:剛剛。  厭(讀艷):滿足。
【說明】 這個警句的背景是:春秋時,魯昭公二十八年秋天,晉國的韓宣子卒,魏獻子執政。當年冬天,梗陽縣發生一起有爭執的訴訟案,該縣大夫魏戊,不能判決,便把案件上呈給魏獻子。該案件當事人一方的大宗,把女樂送給魏獻子,魏獻子準備接受下來。魏戊得知後,便對大夫閻沒、女寬說:「家主以不收受賄賂聞名於諸侯,如果接受了梗陽人的女樂,賄賂就沒有比這更大的了。您二位一定要勸諫!」他們兩人都答應了,退朝以後,等在庭院裡。送飯菜進來了,魏獻子叫他們吃飯。等到擺好了飯菜,兩人三次嘆息。飯後,魏獻子問他們為什麼嘆息?兩人同聲回答說:「有人賜酒給我們兩人,昨天沒有吃飯。飯菜剛送到,擔心不夠吃,因此嘆息。飯菜上了一半的時候,我們責備自己說:『難道將軍讓我們吃飯會不夠吃嗎?』因此再次嘆息。等到飯菜上完,願君子的內心,如同小人的肚子,恰好飽足,就可以了。」魏獻子聽完他們兩人的話,受到啟發,便謝絕了梗陽人的賄賂。所節選這個警句,其義後來變為比喻以自己卑下的想法,去揣摩正人君子的意圖(本是自謙的話),文字也演變為「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警句9】「以天下之目視,則無不見!」
【今譯】用天下人的眼睛來觀看,就沒有看不到的事物。
【出處】《鄧析子•轉辭篇》:「目貴明,耳貴聰,心貴公。以天下之目視,則無不見;以天下之耳聽,則無不聞;以天下之智慮,則無不知。」  明:亮,看得清。  聰:聽得真。
【說明】《鄧析子》,書名。亦稱《鄧子》,鄧析撰寫。所節選的這段話說明,什麼事只要憑藉天下人的力量,就能目明、耳聰和無所不知,就不會有什麼遺漏與錯誤。

【警句10】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今譯】通過文章來結交朋友,通過朋友的幫助提高自己的品德。
【注釋】輔:輔助,幫助。  仁:指品德。
【出處】《論語•顏淵》:「曾子曰:『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說明】這個警句,是孔子的學生曾參說的,原指交友之道。後來,「以文會友」在文人朋友之間常引用。這是一種正派交友、助人正義的行為和態度。

【警句11】以心裁輕重,則同功殊賞,同罪殊罰矣。
【今譯】憑著個人主觀的好惡來行賞施罰,那麼,必將出現同功的人不同賞,同過的人不同罰。
【注釋】心:指主觀願望。裁:定奪。  輕重:指賞罰的輕重。  殊:不同。
【出處】《慎子•君人》:「君舍法以心裁輕重,則同功殊賞,同罪殊罰矣,怨之所由生之。」舍法:拋開法度。  「怨之」句:這是怨恨產生的來源。
【說明】《慎子》書名,共四十二篇,現存七篇。慎子主張法治。本節所選的這個警句,強調依法辦事,不能憑君主個人的主觀願望處理問題。

【警句12】以肉去蟻,蟻愈多;以魚驅蠅,蠅愈至。
【今譯】用肉去驅除螞蟻螞蟻,就會越來越多;用魚去驅趕蒼蠅,
蒼蠅就會越趕越來。
【出處】《韓非子•外儲說》:「子綽曰:『人莫能左畫方、而右畫圓也。以肉去蟻,蟻愈多;以魚驅蠅,蠅愈至。」
【說明】所節選的這個警句,「以肉去蟻」、「以魚驅蠅」為喻,說明方法不對頭,使勁越大,離目的越遠。韓非子引用這個比喻來說明:用私言、私心、私利 來治國,則奸人就會不請自來!

【警句13】以詐遇民,偷取一時,後必無復。
【今譯】用欺騙的手段對待老百姓,可以苟且得逞於一時,以後老百姓一定不會再相信了。
【出處】《韓非子•難一》:「焚林而田,偷取多獸,後必無獸;以詐遇民,偷取一時,後必無復。」  焚林而田:把森林燒光來獵取藏在林中的野獸。田:同「畋」,打獵。
【說明】所節選警句的背景是:春秋時,晉文公將與楚國作戰,問計於舅犯(人名):「我將與楚國作戰,他們人多,我們人少,怎麼辦呢?」舅犯說:「多禮的君子,不嫌忠信太多,打仗時,不嫌欺詐作假不夠。您只要會欺騙他們就行了。」晉文公又就這件事問計於雍季,雍季回答時,說了上面節引的話。晉文公說:「說得好。」晉文公用舅犯的謀略在「城濮之戰」中打敗了楚國,回朝賞賜爵祿,先賜給雍季,後賜給舅犯。群臣對此不解,說打敗楚國是用了舅犯的謀略,為什麼還後賞賜爵祿?晉文公解釋說:「舅犯的話,是一時的權宜之計;雍季的話,符合萬代的長遠利益。」孔子聽到這件事,說:「晉文公能稱霸,是應該的啊!既知道一時的權宜之計,又懂得萬代的長遠利益。」

接著,韓非對此事進行了批駁,認為舅犯說的欺詐,不是對百姓,而是對敵人;雍季的回答,與晉文公的所問,沒有聯繫。

此處所節選的警句,後人用以說明不能搞那些只顧眼前利益、不顧長遠利益的權宜之計。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