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22年05月11日】
古往今來,能夠在自己力所能及範圍之內,如及時雨一般,濟人之所急,實乃大善,上天亦看在眼中,給予相應的福報。所謂急事,不一而足。對於生病之人,湯藥最為緊要。對於過世之人,則以辦理後事為急。對於飢餓的人來說,飲食當為急需。對於婚嫁之人,有足夠的聘禮或嫁妝是急務,等等。如果能夠各隨其急,予以周濟,可以說都是濟人之急。
南宋時江蘇著名的醫家許叔微,年少時曾向神禱告,希望自己可以登科及第。一天晚上,他夢見神告訴他:「你如果想登科,需要積陰德。」許叔微自覺家境貧寒,並無能力幫助他人,惟有醫術可以積德。於是遂鑽研醫書和醫術,日久天長,掌握了醫術的精妙。之後給人看病,無論貧富,都盡心診治,遇到危急病人,也立刻前往救治。他很快名聲鵲起,救活了很多人。有一年真州疾疫大作,許叔微上門為百姓診治,十活八九。
幾年後,他再次夢見神授予的一首詩:「藥有陰功,陳樓間處,堂上呼盧,喝六作五。」這一年(1132),許叔微以第六名進士及第,第五名進士叫陳祖言,第七名叫樓材,果然是在「陳樓間處」。等到殿試時,皇帝將其改為第五名,授以官職,先後任徽州、杭州府學教授及翰林學士,人稱「許學士」。這是濟病人之急也。
北宋有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寫出千古名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范仲淹,在邠州(今陝西彬州)任知州時,有一天閒暇之餘帶著美酒與同僚下屬登樓觀賞風景。剛要舉杯時,忽然見數名穿著喪服的人往來奔走,好像在忙什麼事情。
范仲淹派遣手下人前去詢問,得知是一名外地官員剛剛過世,棺槨喪葬之事都還沒有置辦。范仲淹於是撤下宴席,送去銀兩幫助這名官員的家人置辦相關東西。這是濟人死喪之急也。
范仲淹的次子范純仁,曾說:「吾生平所學,得之忠恕二字, 一生用之不盡」。他在慶州任知州時,有一年發生了大饑荒,到處是飢餓之人,沒有糧食可吃。范純仁於是寫公文請求發放常平的封椿內庫中的糧食,賑濟百姓。郡官都不敢做主,說要向上報告得到允許後,才可以開倉。范純仁很生氣,說道:「人不吃東西七天就得死。報告後再賑濟,為時已晚。」他請求即刻賑濟,並說自己來承擔責任。因為賑濟及時,餓死的人很少。這是濟人飢乏之急也。
北宋著名大臣、奉養母親以孝聞名於天下的查道,科舉未及第時,為遊歷湘水與漢水,向別人借了十萬錢。途中遇到了一位故人,他正因為準備女兒的嫁妝發愁。查道即傾囊而出,毫無吝色。這是濟人婚聘之急也。
以上濟人之急者,平素亦多善行,上天焉能不賜予福報?許叔微中第,范仲淹官至參政,范純仁官至宰相,查道官至侍從,都是福報啊。
參考資料:《太上感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