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昭道救下四百多人 仁義之舉得善報

劉曉 整理


【正見網2022年08月05日】

唐朝敬昭道是河東人,二十歲考中進士,歷任汝州武興主簿、懷州嘉尉、洛州王屋主簿等。睿宗延和年間,遷中央審判機關大理寺的評事。他為人清正廉潔,重仁義。

在大理寺任職期間,山東沂州有個人造反,欺騙裹挾了四百多人。朝廷平叛後,準備將這些人發配到邊疆去開荒種地。在沒有被押送走之前,他們都被關在州府的監獄裡。

查閱案卷後,敬昭道根據朝廷赦免的公文將那些被裹挾的人赦免了,並放他們回家。宰相聽說後,責問大理寺為甚麼將造反的人免罪釋放。大理寺卿惶恐不安,馬上叫來敬昭道並生氣地責怪他道:「宰相很生氣,斥責我們了!」

敬昭道回道:「朝廷赦免的公文叫關押罪犯,那些人沒有罪所以被赦免了,現在造反的人仍然被關押在州府的監獄裡,這就是執行了關押罪犯的命令啊。」大理寺卿反覆看了公文五六遍,發現確實如此,以此稟告了宰相。宰相也沒辦法,只得同意赦免了那些被裹挾的人。

此後,敬昭道也沒有被貶官。唐玄宗開元初年,敬昭道被擢升為監察御史。尋有從夔州招募兵士舒萬福等十個人,他們走到巴陵渡江時,全都被淹死了。一天,敬昭道因為公事去巴渝,中途在萬年驛站歇腳,晚上他夢見這十個人反覆哀求他,訴說著他們悲慘的處境。

次日,他把驛站的小吏找來詢問,小吏所講述的情況和他所做的夢一樣。於是,敬昭道便僱傭了一些水性好的人,把這十個人的遺體打撈了上來。同時,他還準備了酒菜,舉行了祭奠儀式,圍觀的人都十分感動。然後敬昭道又寫信給附近的縣衙,讓他們買了簡易的棺材送來,將這十個人的遺體裝進去送回家鄉安葬。被招募的兵士們知道了,沒有不感激佩服的。

後來,敬昭道官至太子舍人。他的仁義之舉得到了善報。

(出《大唐新語》)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人物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