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23年06月11日】
【典故出處】
典出《大般涅槃經》卷三O:
譬如有王,告一大臣:「汝牽一象,以示盲者。」爾時大臣受王敕已,多集眾盲以象示之。時彼眾盲,各以手觸,大臣即還,而白王言:「臣已示竟。」爾時大王即呼眾盲,各各問言:「汝見象耶?」眾盲各言:「我已得見。」王言:「象為何類?」其觸牙者,即言象形如萊茯根;其觸耳者,言象如箕;其觸頭者,言象如石;其觸鼻者,言象如杵;其觸腳者,言象如木臼;其觸嵴者,言象如床;其觸腹者,言象如瓮;其觸尾者,言象如繩。
【釋義】
盲者以各自所摸大象身體的不同部位來形容象。比喻以偏概全,不能了解真相。
【典故說明】
出自教育部國家語文資料庫「成語典」(進階版)網站:
佛經中常用譬喻來解釋佛理。如《大般涅槃經》中為解釋一般人各自解說佛性,都只是一種片面的看法。有如古代有一個國王,要大臣召聚盲人來摸大象,摸完之後,問每個盲人他們認為大象長什麼樣子,摸到象牙的人說「象長得跟蘿蔔一樣」,摸到象耳朵的人說「象長得跟畚箕一樣」,摸到象頭的人說「象長得跟石頭一樣」,摸到象鼻的人說「象長得跟杵一樣」,摸到腳的人說「象長得跟木製的臼一樣」,摸到背的人說「象長得跟張床一樣」,摸到肚子的人說「象長得像個瓮一樣」,因每個人摸到的部位不同,而對像的外觀有了不同的看法。其實他們摸到的都是象,也都不是象。象在此指佛性,而盲人則是指芸芸眾生,若是有人執著於某些行為或文字才是真正的佛性,就像摸象的盲人一樣,只看到了佛性的一部分,就執著於自己所認知的部分,甚者非議別人看到並非真正的佛性,這樣反而迷失了觀照佛性本質的能力。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盲人摸象」,用來比喻以偏概全,不能了解真相。
參考詞語:三盲摸象;摸象眾盲;盲人說象;眾盲摸象。
【參證】
執迷不悟:
堅持錯誤的觀念而不醒悟。
晉.釋道恆〈釋駁論〉(據《弘明集》卷六引):然垣牆峭峻,故罕得其門;器宇幽邃,稀入其室。是以道濟彌綸,而理與之乖;德包無際,而事與之隔。子執迷自畢,沒齒不悟,蓋有以也。夫日月麗天,而瞽者莫睹其明;雷電震地,而聾者不聞其響,是誰之過與?而方欲議宮商之音,蔑文章之觀,真過之甚者。
「執迷不悟」是指人堅信錯誤的觀念,無法醒悟,「迷」即是迷惑之意。東晉時,佛教對中國的影響日劇,僧侶們的政治勢力日漸龐大,道德也日趨墮落,引起不少人的批評。僧人釋道恆有感於時人對佛教的質難,作〈釋駁論〉斥責僧人的所作所為,並說他們「執迷自畢,沒齒不悟」,就是指他們固執自信,永遠也不知道悔悟。後來「執迷不悟」這句成語可能就是從這裡演變而出,形容人堅持錯誤的觀念而不醒悟。
(資料來源:教育部國家語文資料庫「成語典」(進階版))
【名詞解釋】
經驗主義:主張以歸納的方法和實際經驗,去追求真理或發現法則。以「知識是經驗的累積」為信條,相信科學的知識可用經驗證實的哲學思想和政治理論。代表人物有洛克、休謨等。
實證主義:主張以科學的方法,建立經驗性的知識,認為事實必須透過觀察或感覺而得。由法國哲學家孔德所創。
(資料來源: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評註】
《弘明集.卷八》闡述:「或有三盲摸象,得象耳者,爭雲象如簸箕;得象鼻者,爭雲象如舂杵。雖獲象一方,終不得全象之實。」僅就人眼所見的三維空間而言,明眼人都可以看到,每個摸象的盲人都只摸到了象身體的一部份,而沒有摸到象的整個身體,因此,所言皆實,卻是一方之實,而非全象之實,「隨摸所名,都非真象(明.張岱〈大易用序〉)。」由此推理到多維空間而論,即使摸到了象的整個身體,對其在另外空間的顯現卻仍然是一無所知。這涉及到人類對客觀世界的認知方式問題,所認識到的真理是n維空間宇宙的絕對真理,還是只局限於三維空間的一層相對真理。
【評析】
宋代葛勝仲在〈十八羅漢贊〉中說:「盲人摸象,臆說據指。堂堂應儀,示汝全體。」從盲人摸象的典故中可以發現,在摸象的同時,盲人也在憑藉主觀的想像去推測和揣度,而主觀的想像又可能是來自於以前的經驗累積。按照「實證主義」的方法,這種「臆說據指」乃是依據經驗、間接的知識或科學的認識。總體上,這些認知都是基於三維空間或四維客觀世界(包括世間)以內的認識。若以這種有限的認識去臆測n維空間的客觀存在和真實特性,那才是n維空間版的又一輪「盲人摸象」了。
我們所面臨的問題是,對三維空間的客觀存在的認識是否代表對宇宙的終極認識?對宇宙的認識是否可以通過摸象式的方法去積累和獲取?假如說,三維空間本身就是一層迷障,人類所依靠的經驗主義、實證主義的方式是幫助人類認知宇宙,還是局限和封閉了人類的思維和認知能力?
其實,真正障礙人認識宇宙和生命的恰恰是「摸象」造成的內心執迷,臆測所依據的某些局部的、有限的認識束縛和制約了人類探知真理的方式和能力,從而限制了人的想像力。這才是盲人摸象這個典故的深層寓意和給予今天人類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