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課教材(高級):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正見文化課教材編輯小組


【正見網2007年11月09日】

編者按:為了弘揚中國神傳文化,清除邪黨文化的影響,在教育領域的大法弟子用在大法中修出的正見,開始著手編寫一套中國正統文化教材。因為是剛剛起步,難免有所不足,我們需要世界各地的大法弟子,尤其是教育領域的大法弟子的參與和指正。我們誠摯的希望使用這份教材的同修,能將上課中所遇到的問題,以及教材的優缺點反饋給我們,以便我們不斷的修改提高,使教材更加充實完整。同時,我們也歡迎更多有意願參與教材編輯寫作的同修加入進來,共同完成教材的編著。

◇◇◇ ◇◇◇ ◇◇◇

【原文】

子曰:「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1);不可與言而與言,失言(2)。知者(3)不失人,亦不失言。」 (《論語・衛靈公第十五》)

【注釋】

(1)失人:錯失應該交談的人。
(2)失言:說了不該說的話。
(3)知者:知,同「智」。智者。

【語譯】

孔子說: 「可與他人交談,卻不與他人交談,這是錯失應該交談的人;不可與他人交談的話,卻與他人交談了,這是說了不該說的話。有智慧的人既不錯失應該交談的人,也不去說不該說的話。」

【研析】

茫茫天地,誰是有緣人?社會關係、人心思想複雜的今日,可能一走一過,都是有緣人,我們的一思一念、一言一行,如果夠純正,大善大忍,也可能都是善解宿世冤怨的機緣。注重道德修養,就能愈來愈明白人世間的因緣關係,愈來愈珍惜這樣的機緣,並且從中提高心性,化危機為轉機,漸漸做好「不失人亦不失言」。

子曰:「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論語・雍也》)意思是:道德水平較低下的人,不要跟他談道德標準太高的東西,他不但接受不了,還容易誤解起反感。子曰:「忠告而善導之,不可則止,毋自辱也。」(《論語・顏淵》)意思是:對待朋友要本著真誠、善意、寬容諒解,如果說了、開導了,對方還是不接受,就要看看自己為甚麼做不好。所以不要失去應該忠告善導的機會,才不失人,不錯失緣份;就算本著善意,還得看對方的接受能力,不能談得太高,也要看看自己的不足,才不失言。按著正道,勤修心性,擺正與人、心、事物的關係,怎會失人、失言呢?這是不是理智、清醒、智慧的表現呢?

【延伸思考】

1、人與人之間有各種緣分,人與人之間也能透過語言溝通交流,其中也體現了心性的善與惡,光明面和黑暗面,失人、失言就是錯失了人心向善、昇華的良機,想想看:人應該如何做才能不失人也不失言呢?是不是要堅守正道?是不是要秉持著真誠、善良、寬容諒解等純真的本性待人呢?

2、人與人之間透過交往、交談,產生溝通和關係,確切地講,是彼此的心性、思想、觀念之間的溝通和關係,能不能溝通,將產生何種關係,並非不能預先衡量、覺知,如果擁有覺察他人的心思和以道理衡量因果的能力,這是不是有智慧的人?甚至是先知呢?這樣的人會不會昧著良心自取其辱?是不是能做到不失人又不失言?為甚麼有智慧的人可能擁有覺察他人的心思和以道理衡量因果的超常能力呢?

【歷史故事】

李勉善言

唐朝至德初年,是安史之亂最猖獗的時期,肅宗皇帝在靈武避難。當時由關東獻來俘虜一百多名,肅宗詔書命全部處死,俘虜中有一人仰天嘆了口氣,被經過的司膳員外郎李勉聽見了,過去問,那人說:「我是被威脅在那裡做官的,不是真心反叛的。」

於是李勉上言說:「被賊逆挾持為官的人太多了,他們很多都想洗心歸順朝廷。如果將他們殺盡,就等於驅趕天下人去幫助賊逆。」 唐肅宗急命馳馬前往赦免,於是每天都有人來歸順。

安史之亂開始時,叛軍所到過的州縣,未見有敢抵抗的,人們都認為唐朝氣數已盡,但它卻能夠再次興起,大概與大臣善言、皇帝善聽有關。

(出自《舊唐書》)

(正見網:http://www.zhengjian.org/zj/articles/2006/9/19/40068.html)


皋伯通識人

皋伯通是東漢吳郡人。

扶風人梁鴻和妻子漂流至吳郡,在伯通家屋檐下棲身,梁鴻外出為人舂米,每次回來,妻子做好飯菜給他端上來,舉案齊眉。伯通發現了,說:「這個傭人能讓他妻子如此敬慕,一定不是一般人。」於是請他們到自己家裡居住。

後來梁鴻因為辛勞將死,對皋伯通說:「請不要讓我妻子把我送回扶風安葬,在這裡隨便找塊地將我埋了吧!」梁鴻死後,皋伯通在吳要離(春秋時吳國勇士)冢邊買了塊地安葬梁鴻,說:「要離是位烈士,梁鴻為人清高,應該讓他們互相親近。」

拋開財產、地位,僅僅從一個細小的動作就能認識人,皋伯通真是了不起。

(出自《後漢書》)

(正見網:http://www.zhengjian.org/zj/articles/2006/7/18/38581.html)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

文明新見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