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課教材(初級):《千家詩》七絕 (二十六) 滁州西澗

正見文化課教材編輯小組


【正見網2008年03月03日】

編者按:為了弘揚中國神傳文化,清除邪黨文化的影響,在教育領域的大法弟子用在大法中修出的正見,開始著手編寫一套中國正統文化教材。因為是剛剛起步,難免有所不足,我們需要世界各地的大法弟子,尤其是教育領域的大法弟子的參與和指正。我們誠摯的希望使用這份教材的同修,能將上課中所遇到的問題,以及教材的優缺點反饋給我們,以便我們不斷的修改提高,使教材更加充實完整。同時,我們也歡迎更多有意願參與教材編輯寫作的同修加入進來,共同完成教材的編著。

 


◇◇◇ ◇◇◇ ◇◇◇

chú zhōu xī jiàn
滁州西澗

wéi yìng wù
韋應物

dú lián yōu cǎo jiàn biān shēng ,
獨憐幽草澗邊生,
shàng yǒu huáng lí shēn shù míng 。
上有黃鸝深樹鳴。
chūn cháo dài yǔ wǎn lái jí ,
春潮帶雨晚來急,
yě dù wú rén zhōu zì héng 。
野渡無人舟自橫。

ㄔㄨˊㄓㄡ ㄒㄧ ㄐㄧㄢˋ  ㄨㄟˊㄧㄥˋㄨˋ 
滁州西澗 韋應物

ㄉㄨˊㄌㄧㄢˊㄧㄡ ㄘㄠˇㄐㄧㄢˋㄅㄧㄢ ㄕㄥ,
獨憐幽草澗邊生,
ㄕㄤˋㄧㄡˇㄏㄨㄤˊㄌㄧˊㄕㄣ ㄕㄨˋㄇㄧㄥˊ。
上有黃鸝深樹鳴。
ㄔㄨㄣ ㄔㄠˊㄉㄞˋㄩˇㄨㄢˇㄌㄞˊㄐㄧˊ,
春潮帶雨晚來急,
ㄧㄝˇㄉㄨˋㄨˊㄖㄣˊㄓㄡ ㄗˋㄏㄥˊ。
野渡無人舟自橫。

【作者】

韋應物,唐長安﹙今陜西省西安市﹚人。生於玄宗開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卒於文宗太和四年﹙公元830年﹚左右,享年約九十多歲。
他是唐朝代宗大曆年間(766--779)有名的詩人,生於一個世代為官的家庭,少年的時候曾經以三衛郎的身份侍候過唐玄宗。擔任過江州、蘇州刺史,因之人稱“韋江州”或“韋蘇州”。他的詩以寫山水田園最為人稱道,和陶潛相近,世人並稱“陶韋”,著有《韋江州集》十卷收錄在《全唐詩》中。

【注釋】

﹙1﹚滁州:唐時州名。在今安徽省滁縣,當時韋應物任滁州刺史。
﹙2﹚西澗:俗稱上馬河。在滁州城西,宋朝時已淤塞。
﹙3﹚獨憐:特別憐愛。
﹙4﹚深樹:樹蔭深處。
﹙5﹚春潮:春天的潮水。定時漲落的海水稱潮,後來引申為江、河水的漲落也用潮來形容。
﹙6﹚晚:指晚上。
﹙7﹚野渡:野外的渡船口。
﹙8﹚自橫:任意的橫列著。

【語譯】

我特別憐愛山澗邊上的小草,上有黃鶯在樹蔭深處鳴唱。春天晚上的潮水帶來了一陣急雨,只見野外無人的渡口上,小船自在的橫泊著。

【詩中有話】

詩人以善寫山水田園,意境高雅著稱於世,我們讀了這一首就可領略到詩人的功力,特別下聯“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更是千古名句。這是一篇寓意深遠的山水詩,在寫景之中兼及個人修養,首聯“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是寫景也是說到西澗去的原因。那裡樸實無華,充滿了寧靜祥和,與詩人高潔好靜的癖性是相通的,所以他能找到這樣一處好所在,希望藉由外在的寧靜帶給自己內心的平靜。不過事與願違,一陣“春潮帶雨晚來急”,破壞了周遭的寧靜,心中也起了波動,原來的怡然自得也消失的無影無蹤,這是什麼原因呢?就在此時,他發現雖然風吹雨急,但有一艏小船卻依然靜靜的橫泊在水面上,這給他很大的啟示,他悟到寧靜是不能外求的,只有自己內心中的平靜才是真正的寧靜,不受風雨影響,於是“野渡無人舟自橫”的名句就此產生流傳下來了。

古人說:“靜中靜非真靜,動處靜得來,才是性天之真境”就是這個意思。詩人少年的時候曾經以三衛郎的身份侍候過唐玄宗。名為警衛,其實是陪唐玄宗遊樂的近侍,得到恩寵,便仗勢欺人、橫行霸道,過著荒誕不經的生活。等玄宗去世後,因為不曾讀書而遭到排斥,於是發奮讀書走上仕途,但是仕途不順,又因身體不好被迫辭官,這樣的起落對他是一個很大的衝擊,於是他開始尋求人生的真相,他閱讀佛、道的典籍,結交了許多方外人士,相互討論修道的體悟,最終他選擇道家的清靜無為,做為他修煉的目標,以一個“真”字,作為他生活作息的標準。他確實做到了,他開始“鮮食寡慾”, “冥心象外”,過著與以往那種橫行霸道,荒誕不經,完全不同的生活,他也關懷黎民百姓,保護弱勢,把地方治理的很好,因此很有政聲,但這不是追求名、利,而是徹底的悔悟後的開悟。所以當他晚年遇到楊開府﹙開府官職名,屬於一階文散官﹚時就把他年少時的荒唐行徑毫不保留的說出,一般人都認為這是古人真率的妙趣,其實,這是詩人修“真”的結果,人世間的虛名已不能對他有任何的羈絆了。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

文明新見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