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故事:鄖國夫人直諫

正見神傳文化編輯小組


【正見網2009年05月31日】

【原文】

行逢妻鄖國夫人鄧氏(1),陋而剛決,善治生,嘗諫行逢用法太嚴,人無親附者。行逢怒曰:「汝婦人何知!」鄧氏不悅,因請之村墅(2)視田園,遂不復歸府舍(3)。行逢屢遣人迎之,不至。一旦,自帥僮僕來輸稅,行逢就見之,曰:「吾為節度使,夫人何自苦如此!」鄧氏曰:「稅,官物也。公為節度使,不先輸稅(4),何以率下!且獨不記為裡正代人輸稅以免楚撻(5)時邪?」行逢欲與之歸,不可,曰:「公誅殺太過,常恐一旦有變,村墅易為逃匿(6)耳。」行逢慚怒(7),其僚屬曰:「夫人言直,公宜納之。」(出自《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九十三.後周紀四》)

【注釋】

(1)鄧氏:路振《九國志》、《五代史記.楚世家》皆作嚴氏。
(2)村墅:鄉村茅舍。墅,田廬茅舍。
(3)遂不復歸府舍:營居村墅不再回去朗州府舍。
(4)輸稅:繳納賦稅。
(5)撻(音踏):以鞭子或棍子擊打。
(6)逃匿:逃避躲藏。
(7)慚(音殘)怒:羞愧又惱怒。

【語譯參考】

周行逢妻子鄖(音雲)國夫人鄧氏,醜陋而剛強果斷,善於治理生計,曾經勸諫周行逢,說他用法太嚴苛,以致沒人親近歸附。周行逢生氣的說:「你婦道人家知道什麼!」鄧氏不高興,因而請求到鄉村茅捨去看守田園,於是不再回歸府第官舍。周行逢屢次派人去接她,都不肯來。

有一天,她親自帶領僮僕來繳納賦稅,周行逢前去見她,說:「我身為節度使,夫人何必這樣自找苦吃!」鄧氏說:「賦稅,是官家的財富。您身為節度使,不先繳納賦稅,憑什麼做下面的表率!而且你難道不記得當裡正代人繳納賦稅來免除拷打的時候了嗎?」周行逢想同她回家,她不答應,說:「您誅殺太過分,我常擔心有朝一日發生變化,鄉村草房容易逃避藏匿。」周行逢又羞愧又生氣,他的僚屬說:「夫人說的有理,您應該接受。」

【研析】

周行逢多計謀,生性也多疑而殘忍,善於發覺隱秘,能及時殺掉圖謀作亂或叛變逃亡者,因而部下對他都很敬畏。所以鄖國夫人勸諫他,認為他用法過於嚴苛,沒有人敢親近歸附。可是往往忠言逆耳,況且在當時的封建社會,女人的地位是不如男人的,故夫人只好選擇不如歸去。縱使後來周行逢欲接她回去,強擁她上轎,也只住了一二日,就又辭行。告訴他如此嚴苛,將來必失人心,她寧可預先歸居田野,日後容易逃生。一再諷諫,可謂用心良苦。雖然周行逢很生氣,但後來刑威也為之減少。

而當她直諫不成,自請至村墅視田園之際,她則放下節度使夫人身分,盡一個百姓的義務,親率僮僕繳納賦稅。可見她能放下名利,說恰如其分的扮演該扮演的角色。我們從她的一言一行,就知她是個明理、正直、果斷、謹守分寸的人,難怪史家將她納入列女傳,詳細記述她的言行,認為她是巾幗丈夫,極力褒揚。

【延伸思考】

1.人迷於社會中,往往放不下名與利,但鄖國夫人做到了。為什麼她能做到,請說一說你的看法。
2.以前的社會,女性的地位較卑下,又講究三從四德。可是鄖國夫人直諫不成,斷然的理性抉擇回歸田野。如果是一般人,她們面臨此種情況,可能會做怎樣的選擇,請敘述之。
3.「誠」可感動人心,周行逢因明白夫人的用心良苦,因而有所改變。讀了此文,在為人處事方面是否讓你體悟到什麼?

【參考資料】

1.《資治通鑑》(69)李國祥 顧志華 陳蔚松主編 台灣古籍 2001年二月出版
2.《資治通鑑今注》(十五) 李宗侗 夏德儀校注 台灣商務印書館
3.《白話資治通鑑》(第二十冊)沈志華 張宏儒 主編 建宏出版社
4.《資治通鑑輕鬆讀》4 歐惠章編寫 希代書版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