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風悠悠:司馬光以愚直處世(外四篇)



【正見網2010年08月04日】

一、司馬光以愚直處世

溫公,即司馬光。北宋著名大臣,史學家。陝州夏縣(今屬山西)涑水鄉人。因死後被追封為溫國公,故稱溫公。

司馬溫公曾給他的侄兒寫信說:“最近承蒙聖恩,我被授予門下侍郎(宋代指宰相),滿朝官員中,對此事嫉妒者無數,而我仍然只以愚直的本性與他們相處。這種情形,宛如一片枯葉,在烈風中掙扎,幾乎要被吹落。因此,我上任以來,只有懼而無有喜,你們要明白我心裡的苦衷,應加倍的謙恭退讓,不能倚仗權勢,作出不公不法的行為,擾亂官司,欺凌百姓,使鄉民受苦。如果這樣,我將因為你們這些人而大禍臨頭,而你們也免不了會受到懲罰。”

二、不沽名,不苟得

魏王旭,有一次寫信,訓誡子侄們說:“郭伯益這個人,高尚通達,才思敏捷,精明機智。有的人賞識他,把他看重如山;有的人不賞識他,就像草芥一般,把他忽略不顧。我雖然喜歡他,親近他,但不願子侄們學習他。另有一位北海人徐偉長,不沽名釣譽,不苟得妄貪,一切淡然從事,只專心於大道之學。遇到是非之事,就引用古人的教言,來規範自己的言行。我欽佩他,看重他,希望子侄們學習他!”

三、“無勞而獲,身之災也!”

唐代李景讓的母親鄭氏,性情嚴明,早年守寡,家貧。兒子李景讓幼小,她就自己教兒子學習。

有一次,她家房子的後牆塌陷,發現有許多錢,裝滿了一船。她看了看說:“不勞而獲,身之災也。如果是上天,因你父親品德高尚,而恩賜給我們這些錢,憐憫救助我們的貧弱,那麼,我只願你學有所成。至於這些錢,我不敢收取。”於是,她把這許多錢,就地掩埋了起來。

後來,李景讓果然學有所成,作了大官,並且十分孝敬母親。他到頭髮已經斑白的年紀了,如有一點小過錯,仍不免被他的母親杖責,而恭受之。

四、司馬光述過戒人

司馬光自己說過:“我小的時候,有一次玩胡桃,我姐姐想弄掉胡桃上的青皮,卻總也弄不掉。姐姐離開以後,有一個奴婢,用熱水燙掉了那層皮。等姐姐回來問的時候,我說是我自己脫掉的。這件事,正巧被父親看見,父親呵責我說:‘小孩子怎麼能說假話呢?’我從此再也不敢說假話了。”

司馬光講述自己的過失,並以此來教導小孩子們:要忠誠老實,不說假話。

五、勿以富貴凌人

陳顯達,是南朝•齊時的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官至江州刺史。

他認為自己出身寒門,而位重至此,多有自警。他每次調升官職,心中常覺愧懼,也常訓誡他的子弟們:不能以富家子弟而欺小凌弱。

子弟中,有人追求豪華享受,玩一些奇異珍貴之物。陳顯達見到後,對他們說:“象麈尾、蠅拂這一類的東西,本是豪門子弟所用之物,你們不要去玩這些東西。”他把那些東西,從子弟們手中要過來,燒掉了。

(以上均據鄭瑄《昨非庵日纂》)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人物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