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11年01月09日】
一、與蝤蟲同類的兩種人
有一種蟲子,名叫蝤(讀游,又讀囚),它生長著一個身子,卻有兩個口,這兩個口,互相爭咬食物,於是,它們便把對方當作食物咬住。最後,便導致自殺身亡。
有一種人,他們同朝做官,卻各自爭權奪位,最後致使國家滅亡;另一種人,共同生活在一個家庭,卻互相爭財鬥氣,致使家庭破敗。
從以上這兩種人的表現來看,他們都是蝤蟲的同類呀。
二、以拙藏巧,寓明於晦
南朝宋文學家鮑照文采飛揚,辭章俊逸。世祖時,任中書舍人。
世祖好做文章,自以為天下第一。鮑照看出了皇上的心意,自己作文章時,往往加上多餘的廢話。當時的讀者,都以為鮑照才華已盡,哪裡知道鮑照另有深意呢!
煬帝做《燕歌行》,文人學士們都來唱和。只有著作郎王胄,所和的一首詩,超過了煬帝。
煬帝每每記恨此事。後來,王胄竟因此而遭到殺身之禍。現在有人每次詠王胄的警句“庭草無人隨意綠”,就會想到:他還能作出這樣的佳句嗎?
哎,王冑因炫才而被殺,鮑照因藏才而全身。文人學士們,從這裡可以學到如何自處的道理。
三、持之以恆為貴
趙襄子討伐狄人,打了勝仗,但他在吃飯時,卻面帶憂色。
別人問他:因為甚麼?
趙襄子說:“江河滿的時候,不會超過三天;大風暴雨,不會超過一天;太陽居於正中的時間,不過就是一會兒。我們趙家沒有積什麼德,一旦有什麼變故,就會遭致滅亡啊。”
君子說:“擔憂的是昌盛了會招來滅亡。做到昌盛並不難,難的是持之以恆。”
四、推脫三個第一的李揆
唐丞相李揆為了執行皇帝的旨意,來到番地,與番王講雙方和息戰爭的議題。番王問他:“聽說唐朝有個人,被稱為門戶第一、文章第一、官職第一的李揆,是不是你?”
李揆回答說:“不是。那個李揆怎麼會到這裡?”李揆當時在朝廷,門戶數第一,文章數第一,官職數第一,這本來是真實的事。但是,李揆卻沒有承認,推脫過去了。
後來,李揆退休回東都洛陽,大司徒杜佑,見到他後,稱讚他,又說到他三個第一這個話題。
李揆說:“若說門戶,這是上有所承,承祖先的積德余福;至於官職,不過是碰到機會罷了。你看我現在形骸枯瘦,就要離世,一切都是空的,還有什麼第一呢?請不要再提這事了。”
他又把三個第一推脫開去。
五、涵養謙德很重要
錢惟演將被調出朝廷,出任河橋太守,他去拜別王沂公。
王沂公擺酒宴為他餞行,酒過三巡以後,勸他說:“相公你的才華功績,不是我能夠比得上的。但是,我能留在京師做官,相公卻被放外任,這主要是那些官人們,懼怕你、而不懼怕我。你如果能夠涵養謙德,不露鋒芒,使官員們都不懼怕你,那麼,你回京任職的日子,就不會太遠。”
(以上均據鄭瑄《昨非庵日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