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11年08月06日】
【原文】
gěng yǎn běi dào,sēng rú xī tái 。
耿弇北道,僧孺西台。
ㄍㄥˇㄧㄢˇㄅㄟˇㄉㄠˋ,ㄙㄥ ㄖㄨˊㄒㄧ ㄊㄞˊ。
耿弇北道,僧孺西台。
【注釋】
(1)耿弇:字伯昭,扶風茂陵(今屬陝西)人,東漢名將。年少好學,喜好軍事將帥之事。是漢光武帝(劉秀)的開國功臣,“雲台二十八將”的第四位。
(2)北道:北邊道路,此指北道主人,比喻東道主,泛稱接待賓客的主人。
(3)僧孺:牛僧孺,字思黯,安定鶉觚(今屬甘肅)人,唐朝大臣。耿直敢言,牛李黨爭時牛黨領袖。唐獻宗時曾任監察御史,穆宗時為御史中丞,敬宗、文宗時為宰相。
(4)西台:指御史台。
【語譯】
耿弇是漢光武帝平定北方的開路者,有如北道上款待光武帝的主人。牛僧孺在西邊見到一對紫鴛鴦(水鳥),不久果然任職御史台。
【人物故事】
據《後漢書.耿弇列傳》,王莽敗亡後,漢更始帝(劉玄)即位,將領多專權,動輒改換郡守、縣令。耿弇之父耿況是王莽任命的上谷郡(今河北張家口)太守,因而內心不安。當時耿弇二十一歲,就辭別父親前往拜見更始帝,想有所貢獻以求保全。途中遇見王郎詐稱漢成帝之子在邯鄲(今河北邯鄲市)起兵。
耿弇聽說劉秀在盧奴(今河北定州市),就北上進見,劉秀暫留他為門下吏。耿弇勸說護軍朱佑,請求讓他回去發兵,以平定邯鄲。劉秀笑說:“小兒輩竟有這麼遠大的志向啊!”耿弇跟隨劉秀北至薊縣(今河北薊縣),聽說王郎在邯鄲的軍隊剛到,劉秀準備南歸,召來官屬商量。耿弇說:“現在敵軍從南邊來,不可往南走。漁陽太守彭寵,是您鄉邑中的人;上谷太守,就是我的父親。從這兩郡發兵,有弓箭手一萬人,邯鄲兵就不足以為慮了。”但劉秀的屬下親信都不肯,說:“死了頭還要朝向南方,何必北行進入囊中?(漁陽、上谷北接邊境,至此窮途末路如入囊中。)”劉秀指著耿弇說:“他就是我北道上的主人。”碰巧薊縣擾亂,劉秀往南奔走,官屬各自分散。耿弇回上谷郡,說服父親耿況派寇恂和彭寵約定,各派衝鋒陷陣的騎兵二千名,步兵一千人。耿弇和景丹、寇恂及漁陽兵合軍南攻,沿路擊殺王郎大將,斬殺三萬敵軍,平定了二十二縣。當時劉秀正在廣阿進攻王郎,耿弇到營上拜見劉秀,劉秀很高興,說:“應當和漁陽、上谷士大夫共享這次大功。”任命耿弇為偏將軍,耿況為大將軍。
劉秀即位為漢光武帝,拜耿弇為建威大將軍。耿弇共平定了四十六郡,攻下三百座城,未曾失敗。光武帝讚揚耿弇的戰功足以和昔日韓信相比,對耿弇說:“將軍之前提出這個重大的計策,常以為難以合謀,事實證明有志者事竟成啊!”
據《太平廣記.征應四》引述《劇談錄》,唐朝河南府伊闕縣前的大溪,每回屬官有人進入御史台任職,溪水中就預先有小沙灘露出,石礫金沙,清澈可愛。丞相牛僧孺擔任縣尉時,有一天忽然傳報小沙灘露出來了。次日,縣令和同僚在亭上擺設宴席觀看,因而召來年高德劭的長者詢問此事。有位老官員說:“這必定是分司御史(在陪都洛陽任御史),而不是西台御史(在京師長安任御史)的命。如果是西台御史,小灘上應當有一對紫鴛鴦,從前到現在城裡的人都以此為驗證。”牛僧孺私下揣測,縣裡的同僚沒有才能高出自己的,因而舉杯說:“既然有了小灘,何必吝惜一雙紫鴛鴦呢?”宴席尚未終了,一會兒就有紫鴛鴦飛下來。不到十天,牛僧孺被任命為西台監察御史。
【說明】
《後漢書》評論說:“三世為將,道家所忌,而耿弇家族累世以功名善終。難道耿將軍用兵是為了以殺止殺(用刑戮制止相互攻殺)?何以唯獨耿弇家族能如此昌隆啊!”古人以為三代為將必敗,因為殺伐太多,後代將承受其不祥之運。但耿氏家族三世多為名將,仍立下卓越功勳。當年更始帝政治混亂,將帥貴族不受節制,虜掠財物、劫掠婦女之事時有發生,士人不安,百姓悲痛。耿弇勸劉秀“以義征伐”,推翻更始帝,因此天下大定,成為光武帝的開國功臣。順天意而行,應當就是耿氏家族三世為將,卻依然昌盛的原因了。
見紫鴛鴦立於沙灘,應驗了牛僧孺就任西台御史。現今也有諸如此類的徵驗,預示著人間大事。被稱為“太行第一奇觀”的豬叫石,位於河南省太行山東麓,每逢天下有事,必然開叫,小叫預示小事,大叫應驗大事,有如道行高深的預言家。如李自成起義、清廷屠城、八國聯軍進軍中國、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入侵中國(九一八事變)、中共文化大革命、薩斯病……。這塊奇石一向金口難開,事發前只叫幾次,這幾年卻不斷狂叫,當地老人認為一定有前所未有的大事即將發生。有人猜測貴州平塘縣的“亡共石”就是謎底,這塊二億多年的藏字石,墜地後裂成兩半,裂面藏字“中國共產黨亡”,或許天意如此,豬叫石狂叫人們趕緊退黨保命,切莫隨著“中國共產黨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