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文鞭影》十灰(5):雞黍張范 膠漆陳雷

正見神傳文化編輯小組


【正見網2011年08月03日】

【原文】

jī shǔ zhāng fàn ,jiāo qī chén léi 。
雞黍張范,膠漆陳雷。

ㄐㄧ ㄕㄨˇㄓㄤ ㄈㄢˋ,ㄐㄧㄠ ㄑㄧ ㄔㄣˊㄌㄟˊ。
雞黍張范,膠漆陳雷。

【注釋】

(1)黍:一年生草本植物的子實,淡黃色穀物,去皮後俗稱黃米。
(2)張范:東漢張劭、範式。張劭字符伯,汝南(今屬河南)人。範式,字巨卿,山陽金鄉(今屬山東)人,官至廬江太守。二人是重信義的朋友。
(3)膠漆:膠與漆,皆具黏性,比喻情感深厚。
(4)陳雷:東漢陳重、雷義。陳重,字景公,豫章宜春(今屬江西)人。雷義,字仲公,豫章鄱陽人。二人是交情深厚的朋友。

【語譯】

張劭、範式二年之約,張劭殺雞炊黍,範式依約前來;陳重、雷義被舉薦做官,二人互相禮讓,都被徵召為官。

【人物故事】

據《後漢書‧獨行列傳‧範式》,山東人範式年少時到太學(河南洛陽)讀書,和河南人張劭成為朋友。二人同時請求回鄉,範式對張劭說:“二年後我將回來拜望你的父母,看看你的小孩。”就共同約定日期。後來日期將至,張劭請母親準備酒菜等候範式。母親說:“分別兩年,千裡之約,你何必這麼相信呢?”張劭回答說:“範式是守信之人,必定不會失約。”母親說:“如果是這樣,應當幫你釀酒。”到了約定的日期,範式果然到訪,登堂拜見暢飲,盡興而別。

範式擔任郡府功曹,後來張劭病重,同郡的郅君章、殷子征日夜來探望他。張劭臨終前感嘆說:“只恨見不到我的死友(至死不變的朋友)!”殷子征說:“我和郅君章盡心對待你,難道不是死友,還要找誰呢?”張劭:“像你們二人,是我的生友。山東範式才是所謂的死友啊!”不久就過世了。範式忽然夢見張劭對他說:“巨卿(範式字巨卿),我在某日死,將在那時下葬,永歸黃泉了。若你沒忘記我,能否趕來?”範式恍然醒來,悲嘆落淚,對太守據實以告,請求讓他前往奔喪。太守雖然心裡不信,但難違其情義,答應了他。範式換上朋友的喪服,按照下葬之日,奔往赴喪。範式還未到達,張劭已經出殯,到了墓穴將埋葬時,棺木不肯進。張劭母親撫棺說:“元伯(張劭字符伯),難道還有什麼願望嗎?”就停棺一會兒,竟看見素車白馬,大哭而來。張劭母親望見了說:“這一定是范巨卿了。”範式已到,對張劭說:“走了元伯!死生路異,從此永別。”送葬者千人,都為他們流淚。範式手執繩索來牽引靈柩,棺木就向前移動了。範式留在墓旁,修整墳墓四周的樹,然後才離去。

據《後漢書‧獨行列傳‧陳重》,陳重年少時和同郡的雷義結為朋友,一起學習魯詩、顏氏春秋。太守張雲舉薦陳重為孝廉,陳重要讓給雷義,前後寫了十幾封信,但張雲不肯。次年雷義也被舉薦孝廉,陳重和他一起在官署任職。

官署有同僚負債利息幾十萬,債主天天上門討債,陳重就私下拿錢替他還了。同僚知道後深為感謝。陳重說:“並非我所為,可能有同姓名的人吧!”始終不說自己給人的恩惠。同宿舍有同僚告假返鄉探視父母,拿錯隔壁宿舍別人的褲子。失主懷疑陳重拿走了,陳重也不為自己辯解,就買了褲子賠給他。後來回鄉奔喪的同事回來了,把褲子還給失主,這事才真相大白。陳重之後和雷義一起官拜尚書郎,雷義代人受罪,因而免職,陳重見雷義離去,也稱病辭官。後被舉薦茂才,任細陽令,為政有特殊教化,被推薦升遷會稽太守,後被司徒徵召,任侍御史。

據《後漢書‧獨行列傳‧雷義》,雷義起初擔任郡府功曹,都舉薦提拔有德之人,但從不自誇功勞。雷義曾救助死罪之人,之後那人以二斤黃金酬謝他,雷義不接受,那人趁雷義不在,暗中把黃金丟到天花板上。後來雷義修整房屋,才拿到金子,但金子的主人已死,沒辦法還他,雷義就把金子交付縣曹。後來雷義任尚書侍郎,有位同僚因事獲罪,當受刑罰,雷義暗中自上奏章取代其罪,向掌管刑獄的司寇申辯。同僚得知,棄官親自進京,乞求為雷義贖罪。漢順帝下詔,兩人都免除刑罰。

雷義返鄉後,被推舉為茂才,雷義要讓給陳重,刺史不肯,雷義就假裝發狂,頭髮散亂地奔走,不接受命令。鄉裡為他們傳出了一句俗語:“膠漆自謂堅,不如雷與陳。”(膠與漆的結合自認為非常堅固,還不如雷義與陳重的情義深厚。)三府同時徵召二人。雷義擔任守灌謁者,出使督察郡國、移風易俗,太守、縣令深受其教化者共七十人。不久官拜侍御史,又任南頓令。

【說明】

張劭相信範式的為人,雖然是相隔千裡的兩年之約,張劭依然備妥酒菜,範式果然信守承諾。二人之間的誠信至死不變,或許這也就是張劭所言“生友”和“死友”的差別了。“信”這個字由人、言組成,可見人言為信,倘若言而無信,則非人也,已經喪失了做人的根本,所以誠信也是一個人的人格問題,不可不慎!

陳重為善不欲人知,受冤也不申辯;雷義助人不求回報,有功毫不誇耀。陳重代人還債,雷義代人受罪,都是捨己為人的仁人君子,兩人成為至交好友也就不足為奇了。二人皆有讓賢的美德,雷義子孫為傳揚先祖之德,還以“謙讓”作為自家堂號。古人取士之法,首重“孝廉”,即孝弟、廉潔,因為孝則忠君,廉則愛民,陳重、雷義先後被舉薦孝廉,可見確實是品德高尚之士。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

文明新見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