酌古鑒今:清世宗說:臣子們「是我的大腿、手臂」!(數文)

羅義


【正見網2019年06月05日】

一、宋太祖挨訓

明代馮夢龍《智囊》記載:
   
宋太祖趙匡胤在做殿前都點檢時將北征,京師都在傳言:「出軍之日,當立點檢為天子。」太祖聽說後問家裡人說:「外面這樣混亂,怎麼辦呢?」太祖的姐姐正在廚房裡,面如鐵色,拿起麵杖,就打宋太祖,把他趕出去,並說:「男子漢大丈夫,遇到大事情,行與不行,都應當自己決斷,跑到家裡來,嚇女人,干什麼?」宋太祖覺得姐姐做得對,就默默地出去了。

【評點】

宋太祖處事猶疑,引起他姐姐的訓斥,那話說得粗率,但卻在理。男子漢大丈夫遇事,當斷就得斷,這並不容易,需要識見和磨鍊。因此,需有自養千日、用在一時的功夫。
    
二、盡職自守

明代馮夢龍《智囊》記載:
   
王叔文以陪著下棋的方式,侍奉太子,曾經談論朝政,談到宮市的過失時,太子說:「我正想奉勸陛下。」眾人都稱讚他。唯有王叔文一句話不說。眾人告退後,太子單把王叔文留下來,問他為甚麼不說話?

王叔文回答說:「太子的職責,是陪陛下吃飯,請安,不應談論其它事情。陛下在位的時間很長,如果懷疑太子收買人心,你憑什麼來自我解脫呢?」太子聽了,大吃一驚,就流著淚說:「不是先生,我怎麼知道這一點呢?」於是十分寵信王叔文。

王叔文教會了太子「盡職自守」之道,這十分重要。

【評點】

王叔文不附合眾議,不奉承太子,自有他的識見。太子有太子的職責,不宜超越。一旦超越,就有禍患。所以太子一聽他的話,十分驚慌。
    
王叔文道出了一種實情,封建帝王大多戀權,而疑心很重,往往對太子也很警惕。太子自守其責,也就成了一種自全之術,王叔文到底老練得多。
    
三、閹權日重

清代王士禎《池北偶談》記載:
    
魏忠賢,人名,河間肅寧(今屬河北)人。明熹宗時,被任命為司禮秉筆太監,後兼管東廠。他勾結熹宗的乳母客氏,結黨營私,專斷國政。崇禎即位後,畏罪自殺。
    
有老太監說:明熹宗在宮中,喜歡親手製作小樓閣,斧頭不離手。雕刻得精妙絕倫。魏忠賢常常探察到熹宗製作在興頭上時,就把各部的奏章拿來,呈獻給熹宗。熹宗揮手要他走開,並說:「你好好地批閱,不要欺騙我。」因此,宦官處理公文的權利和時機增多,權勢一天天大起來。熹宗大權旁落,還執迷不悟。

【評點】

做皇帝不理朝政,難免讓奸臣鑽了空子,致使大權旁落。魏忠賢是很有名的奸臣,他擺出希望熹宗過問朝政的樣子,乘機卻獲得處理公文、公事的機會。樂得熹宗迷戀木雕,而任他處置。雖說熹宗的木雕技藝高明,但他放棄國家大事,助長了奸臣勢力,終究是大錯特錯。毀了朝綱,也毀了自己。

古哲有言:「明君不器(器:指具體事物)」,君主應總管全局,不可在某個具體方面用盡心力,去鑽究,比如去學研書法、繪畫、彈琴、雕刻、寫詩、下棋…...等等。任何人都各有職責,責有攸歸,都該「盡職自守」!
    
四、宋太宗取士

清代潘永因《宋稗類鈔》記載:
    
宋太宗親自選進士,常常把先交卷的人,賜第一名狀元。孫何與李庶幾一起參加科舉考試,當時兩人都享有聲譽。李庶幾文思敏捷,孫何思維遲緩。剛巧遇上官吏上書說舉子輕浮,文章不求闡明義理,只以寫得快相互炫耀。隨之說李庶幾和舉子們在燒餅店裡作賦,以一個燒餅熟為限,成一韻的為優勝。宋太宗聽了,大怒。這年殿試,李庶幾最先交卷,宋太宗立即喝斥他:出殿!因此,孫何(一貫寫得慢的)名列第一。

【評點】

制定和執行政策,都應公正公平,不可以個人的好惡為準則。宋太宗這樣取士,個人好惡的成分太重,這將會導致一些有真才實學的人,名落孫山,不得進用。寫詩作文,當然不能以快慢論英雄。皇帝取士,自然也不可以遲速定狀元。關鍵看其有無真才實學。

文思有敏捷、遲緩之別,是正常的現象,宋太宗本來喜歡文思敏捷的人,只因有人上奏說舉子輕浮,以敏捷相夸而不重義理,使他的趣味頓改,讓李庶幾倒了霉。這種偶然變化,可能與某個人的運氣有關,成為笑談。
    
五、高宗好養鵓鴿

清代潘永因《宋稗類鈔》記載:
   
宋高宗趙構,是南宋的第一位皇帝。鵓鴿是鴿子的一種,可以飼養。

二帝:指宋徽宗、宋欽宗。靖康二年,二帝同被金人俘虜北去。宋高宗喜歡餵養鵓鴿,並自己親自動手放鴿,收鴿。有個讀書人,寫了一首詩,詩句是這樣的:

鵓鴿飛騰繞帝都,
暮收朝放費工夫。
何如養個南來雁,
沙漠能傳二帝書。

高宗知道了這首詩,就召見了詩的作者,給他補了一個官。

【評點】

偏安江南的宋高宗,不思收復國土,還在那裡養鴿子,實在是大謬不然。那個讀書人的詩,當然含有諷諫之義,宋高宗知道詩人在諷剌他,但他沒有生氣,還提拔他當了個官。詩寫得很有些韻味,宋高宗也還很有些涵養。    

六、清世宗說:臣子們「是我的大腿、手臂」!

清代昭樁《嘯亭雜錄》記載:
   
清世宗早就知道大臣們俸祿很少,不夠每年開銷,所以專門確定了宮廷內外養廉的銀兩,以補助他們的用度。此外,每年還賞賜給他們無數宮廷的珍貴東西,以溝通君臣之間的情感。鄂文端公張英,被召進宮時,世宗特命海望司空,在大市街北,為他建造住宅,購置了日常所需的器具物品。張廷玉曾經患病,病好了以後,世宗告訴左右的人說:「我大腿、手臂不舒服,幾天才好。」大家爭著來問候,世宗笑道:「張廷玉病了,難道不是我的大腿、手臂嗎?」他對待臣子們,就像這樣關懷。

陳時夏中丞,在雲南南部做官,清世宗因為他母親年邁,專門命令雲南、貴州的官吏置車,把陳時夏的母親,送到他的任所。岳威信公鍾琪,因戍守邊疆的功勞,做了大官,有人毀謗他是岳飛的後代,想為宋朝、金朝報世仇,清世宗特地把那奏章封好,給岳信公看。後來,岳信公出征西域,世宗專命他的兒子岳溶,送到玉門關,以示慰問。他就是這樣體察下情。所以,將相們都感戴清世宗的威嚴和仁厚,無不拚命效力,形成了一代昌盛的社會局面。

【評點】

清世宗以恩澤,顯示他的仁厚,使群臣感戴。他的仁厚,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體恤群臣,用心安置好群臣的生活,兼及群臣之家。消除他們的後顧之憂。二是充分地信賴將相,不輕信人言。這使他的威嚴自生。群臣接受清世宗的一片誠心,不能不以誠心相待,結果必然是拚死效命。如此看來,清世宗的仁厚,就不失為一種管理群臣、治理國家的策略。他藉此溫暖了人心,增強了朝廷的凝聚力。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人物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