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24年09月17日】
大智若愚
【典故出處】
語本宋.蘇軾〈賀歐陽少師致仕啟〉(據《蘇軾文集.卷四七.啟》引):
伏惟致政觀文少師。全德難名,巨材不器。事業三朝之望,文章百世之師。功存社稷,而人不知。躬履艱難,而節乃見。縱使耄期篤老,猶當就見質疑。而乃力辭於未及之年,退托以不能而止。大勇若怯,大智如愚。至貴無軒冕而榮,至仁不導引而壽。
〔註解〕
大勇若怯:指十分勇敢的人,往往表面看起來似乎怯懦。
【釋義】
指具有極高智慧的人,往往表面上看起來似乎愚笨。
參考詞語:大智如愚。
【近義】
大巧若拙、大勇若怯、外愚內智、深藏不露、深藏若虛。
〔辨識〕
「大智若愚」及「大巧若拙」都有深藏不露的意思。
「大智若愚」側重於形容聰明有才華的人;「大巧若拙」側重於形容懷有精湛技藝的人。
【反義】
鋒芒畢露、露才揚己。
【典故說明】
出自教育部國家語文資料庫「成語典」(進階版)網站:
「大智若愚」原作「大智如愚」,見於宋.蘇軾〈賀歐陽少師致仕啟〉。歐陽少師,指的是歐陽修,因為他當時任官太子少師,也就是太子的老師,所以蘇軾才稱他作歐陽少師。歐陽修為唐宋八大家之一,不但是宋代著名的文學家,也是著名的史學家。蘇軾亦為唐宋八大家之一,但實為歐陽修的後輩,甫入京時,因受到歐陽修的大力提攜,所以對他一直非常的欽服。
〈賀歐陽少師致仕啟〉為歐陽修辭官獲准後,蘇軾寫給他的信,文中用「大勇若怯,大智如愚」稱頌他的勇氣與智慧。早在《老子》中就有「大巧若拙」這句話,意思是:真正靈巧的人,往往外表看起來似乎笨拙。蘇軾的這兩句話明顯脫胎於此,意指真正有勇氣的人,反而不會去彰顯他的勇敢;真正有智慧的人,反而不會去賣弄他的聰明。後來「大智若愚」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被用來表示具有極高智慧的人,往往表面上看起來似乎愚笨。出現「大智若愚」的書證如明.李贄《焚書.卷三.雜述.李中谿先生告文》:「蓋眾川合流,務欲以成其大;土石並砌,務欲以實其堅。是故大智若愚焉耳。公之向道,其篤也如此。」
【評註】
大智若愚這條成語,常用來形容聰明而有才華的人深藏不露,表面看上去似乎顯得愚笨。 「知」通「智」,有「聰明」「智慧」的含義,如孔子云:「知者樂水,仁者樂山」 (《論語.雍也》),這裡借用水之德來形容智,浩浩周徧,綽約微達,周流無滯 。此外,孔子還將解作 「智」的「知」與仁、勇並列為「三達德」。 「子曰:君子道者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論語·憲問》) 。但若按照基於反理的負面解讀,常被理解為是一種「難得糊塗」,避免鋒芒畢露而遭嫉受害。由此可見,在君子之道中, 「知」 概念中的「智」意涵,是指一種具備仁智之德的境界和狀態。「愚」則是不隨著反理的負面思維方式而驛動的樸實敦厚。
【評析】
荀子對「知」與「智」作了明確區分:「所以知之在人者謂之知,知有所合謂之智。」這種觀點認為「知」是認識能力,而「智」則是認識結果。北宋張載將「知」分為「聞見之知」和「德性之知」,並認為「德性之知」要高於「聞見之知」。「知」的概念不僅限於知識論或認識論範疇,也成為道德範疇的尺度。
孔子在回答子貢 「君子所見大水必觀焉」之問時,說道:「仁者樂山」 指仁德之人安於義理,厚重不遷,好像山一樣。 「夫水有似乎德,其流也,則卑下倨拘必循其理,此似義;浩浩乎無屈盡之期,此似道;……以出以入,萬物就此化潔,此似善化也。水之德有若此,是故君子見必觀焉。」(《孔子家語·三恕》)其中所表述的意思就是,智還是一種澤潤、善化萬物的方式,並非為了獲取與獲得。而且孔子還進一步闡釋:「聰明睿智,守之以愚;……此所謂損之又損之之道也。」 這與老子之道就有相通之處了: 「 為學日益, 為道日損。損之又損, 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 (《道德經》第48章)。
在當今普遍的語義中;聰明,是指天資靈敏,理解力高;精明,則指聰敏尖滑,精於算計。「守之以愚」是要「處其實,不居其華」 (《道德經》第38章)的樸實敦厚;「知者不惑」則是明了「尚德」的昇華方向—存心樸實之「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