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課教材(初級):三字經 (四十三)

正見文化課教材編輯小組


【正見網2007年06月03日】

編者按:為了弘揚中國神傳文化,清除邪黨文化的影響,在教育領域的大法弟子用在大法中修出的正見,開始著手編寫一套中國正統文化教材。因為是剛剛起步,難免有所不足,我們需要世界各地的大法弟子,尤其是教育領域的大法弟子的參與和指正。我們誠摯的希望使用這份教材的同修,能將上課中所遇到的問題,以及教材的優缺點反饋給我們,以便我們不斷的修改提高,使教材更加充實完整。同時,我們也歡迎更多有意願參與教材編輯寫作的同修加入進來,共同完成教材的編著。

◇◇◇ ◇◇◇ ◇◇◇

【原文】

幼而學,壯(1)而行(2),
上致(3)君,下澤民(4)。
揚(5)名聲(6),顯(7)父母,
光(8)於前(9),裕(10)於後(11)。

【讀音練習】

幼(yòu) 而(ér) 學(xué),壯(zhuàng) 而(ér) 行(xíng),  
上(shàng) 致(zhì) 君(jūn),下(xià) 澤(zé) 民(mín)。
揚(yáng) 名(míng) 聲(shēng),顯(xiǎn) 父(fù) 母(mǔ),
光(guāng) 於(yú) 前(qián),裕(yù) 於(yú) 後(hòu)。

幼(ㄧㄡ?)而(ㄦ?)學(ㄒㄩㄝ?),
壯(ㄓㄨㄤ?)而(ㄦ?)行(ㄒㄧㄥ?),
上(ㄕㄤ?)致(ㄓ?)君(ㄐㄩㄣ),
下(ㄒㄧㄚ?)澤(ㄗㄜ?)民(ㄇㄧㄣ?)。
揚(ㄧㄤ?)名(ㄇㄧㄥ?)聲(ㄕㄥ),
顯(ㄒㄧㄢˇ)父(ㄈㄨ?)母(ㄇㄨˇ),
光(ㄍㄨㄤ)於(ㄩ?)前(ㄑㄧㄢ?),
裕(ㄩ?)於(ㄩ?)後(ㄏㄡ?)。

【字詞義解釋】

(1)壯:大,長大。
(2)行:力行,實踐。
(3)致:盡力。
(4)澤民:施恩澤於百姓,即造福百姓。
(5)揚:顯揚。
(6)名聲:名譽、聲望。
(7)顯:榮耀。
(8)光:榮耀、光耀。
(9)前:指祖先。
(10)裕:富足有餘,指福蔭。
(11)後:指後世子孫。

【譯文參考】

一個人在年紀小的時候努力學習,長大後要身體力行,發揮所學。對上可以輔佐君主,為國家效力;對下造福人群,為百姓謀福利。這樣不但顯揚了自己的名聲,同時也榮耀了父母,而且能光耀祖先,福蔭後代子孫。

【問題討論】

(1)「上致君,下澤民。」是不是只有地位高的人才可以做得到?一個人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如何發揮能力為社會盡一份心力?
(2)一個人行為的好或壞,會對後代子孫產生什麼影響?

【故事天地】

師曠勸學

師曠是晉國的盲人樂師。他非常善於辨別音律。《呂氏春秋・長見》中記載:晉平公鑄了一隻大鐘,招來樂工鑑定,都認為音調是準的。唯有師曠說:「音調不准,請重新鑄造。」平公說:「所有的樂工皆認為是準的。」師曠說:「後世有知音的,會知道鐘的調不准。」後來經衛國的樂師師涓證實,果然鐘的調不准。

師曠不僅是一個樂工,他還常向晉平公勸諫,表達自己的治國主張。下面要講的是《說苑・建本》中記載的師曠勸學的故事。

有一天,晉平公問師曠:「我已經七十歲了,很想學習,但恐怕已是暮年,太晚了。」師曠說:「那您為何不點燃蠟燭呢?」平公說:「哪有做人臣的隨便取笑君王的?」師曠說:「我這個瞎子哪敢取笑國君呢?我聽說,年少時好學,好比初升的太陽,陽氣充足;壯年時好學,好比正午的陽光,光輝熾熱;老年時好學,好比燃燭的光亮。蠟燭的光亮雖不及太陽的光輝,但與在黑暗中行走相比,哪一個更好些呢?」晉平公聽後,稱讚師曠「說得好極了!」


參考資料:

http://big5.zhengjian.org/articles/2002/9/10/18467.html

【心得寫作單】

(1)讀完師曠的故事,你有何感想?
(2)中國人說:「活到老,學到老」,你對於這種學習態度有何看法?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

文明新見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