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故事:賢淑恭儉的長孫皇后

正見神傳文化編輯小組


【正見網2009年04月20日】

【原文】

長孫皇后(1)性仁孝儉素,好讀書,常與上從容商略(2)古事,因而獻替,裨益弘多。上或以非罪譴怒宮人,後亦陽怒,請自推鞫(3),因命囚系,俟上怒息,徐(4)為申理,由是宮壺之中,刑無枉濫。豫章公主(5)早喪其母,後收養之,慈愛逾於所生。妃嬪以下有疾,後親撫視,輟(6)己之藥膳以資(7)之,宮中無不愛戴。訓諸子,常以謙儉為先,太子乳母遂安夫人嘗白後,以東宮器用少,請奏益(8)之。後不許,曰:「為太子,患(9)在德不立,名不揚,何患無器用邪!」

(出自《資治通鑑.卷第一百九十四.唐紀十》)

【注釋】

(1)長孫皇后:長安人,祖先為北魏拓跋氏,生長在官宦世家,父親長孫晟是隋朝驍衛將軍。她從小愛好讀書,知書達理,十三歲時嫁給李世民為妻。
(2)商略:談論。
(3)鞫(音局):訊問犯人。
(4)徐:慢慢的。
(5)豫章公主:李世民的女兒。
(6)輟:中斷、停止。
(7)資:資助。
(8)益:增加。
(9)患:憂慮、擔心。

【語譯參考】

長孫皇后性情仁慈孝順,節儉樸素,喜歡讀書,經常趁李世民閒暇時,談論歷史,乘機提出許多有益的建議。

太宗有一次無故怪罪宮女,皇后也跟著假裝大怒,要求親自訊問,於是下令將宮女捆綁起來,等太宗息怒了,再慢慢替宮女申辯,從此後宮之中,沒有出現濫刑的情形。豫章公主早年喪母,皇后收養她,慈愛勝過於親生。妃嬪以及宮女生病,皇后都親自安撫探望,減少自己的醫藥及膳食費用資助她們,宮中人人都愛戴她。

皇后訓誡所有皇子,經常強調謙卑與節儉的重要性,太子的奶娘遂安夫人曾向皇后報告,東宮使用的器物用具太少,請皇后奏請皇上增加。皇后不同意,說:「身為太子,應該憂慮品德不高,名聲不好,為甚麼憂慮沒有器物用具!」


【研析】

長孫皇后因自幼形成知書達禮與賢淑善良的品性,在李世民成為唐太宗,長孫王妃成為皇后後,並不因之而驕奢自傲,而是一直保持賢淑恭儉的美德。對於太上皇李淵,她非常恭敬細心侍奉的盡孝道;對待後宮的妃嬪,也非常寬容和順,所以能感化整個後宮的氣氛,使唐太宗能無後顧之憂的處理國家大政。雖然她出身顯貴之家,但卻一直過著簡樸的生活,因而宮中實行節約開支的制度,太子宮中也不例外。

本則故事之前半段主要記述長孫皇后的博學多聞,所以唐太宗對她十分器重,常與她談論國家大事。此外,她對唐太宗無故怪罪宮女的舉動,也能運用智慧的方式解決,既不傷皇上的威嚴,也不傷害無辜。對於非親生的女兒,疼愛有加,勝過於親生。對於後宮的妃嬪及宮女,也都能及時關心且照顧她們的生活。故事的後半段則描述長孫皇后力行簡約的作法,義正辭嚴的說了太子應重德而不是太重物慾的道理。她的身教與言教,深得宮中各類人物的欽佩。雖然長孫皇后享年僅36歲,但她的賢淑恭儉的品性與行為,不僅受到當代人們的敬仰,也為後世樹立了賢妻良母的最佳典範。

【延伸思考】

1、歷史上有關長孫皇后的故事相當多,請分享你所知道的小故事。
2、看完本則故事,對於長孫皇后為人處世的態度你有何看法?對你有何啟示作用?請分享你的看法。

【參考書目】

1、文白對照全譯《資治通鑑》(修訂本)(第4冊) 建宏出版社
2、《柏楊版資治通鑑》(第23 冊) 遠流出版公司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