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評議:網上通訊



【正見網2009年09月28日】

*正見網2009年8月31日下載、審閱,9月1日登載的詩歌:

原稿:(沒有登載的三首詩)


雲海連碧天 鳳凰舞翩翩
晶瑩體透亮 群仙在凡間

全滅
集中精力心念定 鎖住邪惡滅無影
心慈意猛通天地 服從元神發指令


韓信受辱鑽胯下 大忍之心傳佳話
傳統美德不可丟 風平浪靜矛盾化

評註:第一首內涵對修煉人來講可能沒問題,但常人看起來就是隨便亂說。這一類詩歌我們還是少寫為好:常人和修煉人可能都不怎麼喜歡讀。第二首在人稱上有些混亂:前兩句是以作者自己的口氣說話,第三句就混了。「心慈意猛通天地」還是指作者自己,但發正念中沒有這個念頭,那是煉動功的時候才用的。末句「服從元神發指令」就不是自己了,而是自己的功能了。但「元神」應為主元神,也就是作者自己,作者應該是不會這樣稱呼自己的。第三首末句「風平浪靜矛盾化」與前三句不太好聯繫。是說「 風平浪靜」時也得搞一點矛盾出來嗎?聽起來有些奇怪。建議作者每一次少寫幾首,每一首多費些思考和文字上的推敲,使之更具體、易懂,內涵更切實際,可讀性高一些。

原稿:

奇字釋義有道理 上大下可就是奇
凡間俗人做不到 佛道神仙天可移

評註:「上大下可就是奇」作者說話的口氣好像是人人都懂的一樣,但我們還是不太明白。後面兩句也就理解不了:「凡間俗人做不到」「上大下可」的事,只有「佛道神仙」才能稱得上「奇」了。這個說法倒是有些奇的。另外,「天可移」的說法以什麼為準呢?如以地球為參照,則每時每刻天都在移動,用不著「佛道神仙」出手;如果不以地球為參照,在地球上的人怎麼知道天移沒有移呢?

原稿:認清邪黨

昔時中共編謊言,今日造遙更荒唐。
本性難改亦如此,慧眼識真莫上當。

評註:韻腳「唐、當」一平一仄(「當」字在這裡讀仄聲)。四句的小詩我們要求第二、四兩句的韻腳平仄相同。如果對「平仄」的概念還不清楚,可參閱正見網上有關的常識文章,然後以《詞林正韻》(或者《詞韻簡編》)作為押韻和平仄判斷的標準。【詩詞常識】(三)平仄 http://www.zhengjian.org/zj/articles/2003/1/6/19923.html

*正見網2009年9月1日下載、審閱,9月2日登載的詩歌:

原稿:(三首沒有登載的詩)


義僕阿寄心真誠 信守諾言古今聞
幫主發財不私藏 高貴品質華夏魂

單線
單線聯繫是原則 修口放情無隔核
大法資料為救人 高度重視要選擇

吸取教訓
十年魔難前有車 吸取教訓後無轍
虛心傾聽互告戒 無懈可擊法粒合

評註:第一首中所言「義僕阿寄」的故事,似乎不象作者說的那樣「古今聞」。「信守諾言」和「幫主發財不私藏」這種以誠實原則做人的,在古代很普遍,以「華夏魂」譽之,未免太過。第二首中作者對修煉狀態的理解似不全面:從做事的方法上去考慮,不可能解決所有問題。比如有「隔核」,不是「修口放情」就會沒有「隔核」了。「隔核」本身就是為弟子的執著心而設的,弟子間不可能完全沒有矛盾,只是有了之後都以法為準繩來處理和對待,「隔核」也就消弭得快而已。另外,韻腳「核、擇」分屬第十八部和第十七部,今後請用《詞林正韻》檢查和歸正韻腳。第三首內涵和第二首類似,韻腳「轍、合」分屬第十八部和第十九部。

原稿:(兩首沒有登載的詩)


小小一粒沙 個個頂瓜瓜
人看無比小 沙內開百花


吟詩心河流 自來無所求
金筆隨時記 詩園花開久

評註:第一首似把法徒比做沙,不恰當。不能因為沙裡還有世界就大家都去作沙子。修煉就是大浪淘沙,這兩個比喻哪個好呢?第二首韻腳「求、久」一平一仄,不宜四句小詩。

原稿:(沒有登載的三首詩)

大法行
法行人間百多國 世人羨慕修煉多
善解萬古恩怨淨 一團和氣能切磋
各個民族聚一心 滄桑世界不蹉跎

邪黨懲惡能幾時
青天晴寶藍 微觀淨迷幻
世間不差遲 法正玄似箭
邪黨懲畫皮 敢於神挑戰
神指捻鬼魔 欲狂都不見

暢觀藍天白雲飄
白雲變萬千 悠然飄於藍
我欲乘白雲 唯坐自由庵
身在情絲外 清心觀大千
雲白無雨淚 渺渺游皓天
誰願純如仙 大法度善緣

評註:第一首第二句「世人羨慕修煉多」可以有不同的內涵,但不管作者用的哪一個意思,似乎都有些牽強:真有世人「羨慕」,他盡可以參加進來修煉,何苦「羨慕」而不修呢。第四句「一團和氣」不是修煉人之間的修煉狀態。末句「滄桑世界不蹉跎」不知道其確切涵義是甚麼。第二首標題「邪黨懲惡能幾時」是錯的:邪黨自己就是惡的,它怎麼會去「懲惡」呢?可能作者想說「逞惡」吧?如果是作者把「懲」和「逞」弄混了,標題改一個字是可以的。但第五句「邪黨懲畫皮」是無論哪一個字都說不通的。第六句「敢於神挑戰」也說不通,是否作者想說「敢與神挑戰」?和上面的「懲」「逞」一樣,這裡的「於」和「與」也是一字之差而內涵就相差太遠。末句「欲狂都不見」也不知作者本意是什麼。第三首第二句「悠然飄於藍」,雖然可以猜到作者想說「飄在藍天上」,但這樣寫就讀起來有些彆扭,何不就寫成「悠然飄藍天」呢?第四句「唯坐自由庵」完全不明白作者要說什麼。後面四句讓人似懂非懂,但作者到底要說什麼事,是很難說得清楚的。

建議作者每次少寫幾首,多用點時間把自己寫的每一句、每一個詞都仔細檢查一下,沒有把握的詞語,一定查一下字(詞)典,句子的內涵要明確些,構句的方式規範些,使讀者能明白作者的意思。似是而非的句子,即使我們能猜到作者的意思,也不能登載,登了就等於是害作者:給作者一個信息,讓作者覺得自己那樣寫是對的,可以繼續那樣寫,可是多數讀者都不能明白作者寫的什麼意思。作者現在這樣的文字水平,不宜貪多,一寫就是好幾首;更不要急於寫長詩,那樣會浪費自己的時間。幾句的短詩,如果能改,我們還可以給作者改一下登載,作者也能從中得到一些反饋、有所提高。幾十上百句的長詩,我們根本不可能一個晚上給你改出來,而且改得太多了,也不便登載了。四句的小詩我們給你改一句來登了,那是很正常的;一百句的長詩,我們要給你改上二十五句才能登載,那就不太合理了,而且時間也不允許。雖然改的部分都是全詩的四分之一。

*正見網2009年9月2日下載、審閱,9月3日登載的詩歌:

原稿:夏伏天作

夏伏多雷雨,清爽更怡人。淡看窗前樹,隨風舞葉勤。
夜陰雲遮蔽,雨密勢漸聞。天邊籠電閃,近聲叩濕音。

評註:此詩寫景細膩,兼顧高低遠近,讀之似臨其境。但全詩除首兩句贊「雷雨」「怡人」外,並無情緒傾向或借喻說理的跡象。而且「夜陰雲遮蔽」一句顯然不含正面情緒。詩評家言,「一切景語皆情語」,至少是歷來詩家的慣用手法。詩詞文章,是作者與讀者交流、分享自己的情緒或道理的手段。特別是大法弟子,寫作必是有針對性的。象此詩這樣的寫法,似乎起不到我們期待的作用。

*正見網2009年9月3日下載、審閱,9月4日登載的詩歌:

原稿:明確

病由口入,禍從口出。修心修口,人神佩服。

評註:前面兩句是常人中的口頭禪,也只能對常人講;後面兩句卻明顯的是對修煉人講的話,也不能對常人講。因此前、後兩句針對的讀者就完全不相同了,這樣就可能是任何一類讀者都有所不受,也就起不到勸善或者交流的目的。寫詩詞文章要時時想到是寫給誰讀的。另外,「出」和「服」雖然都是入聲字,但分屬於第十七部和第十五部。注意詩成後,記住核對韻書,押韻了才寄出投稿。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詩詞曲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