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12年10月15日】
【原文】
人之才行,自昔罕全,苟有所長,必有所短。若錄長補短,則天下無不用之人;責短舍長,則天下無不棄之士。加以情有憎愛,趣有異同,假使聖如伊、周,賢如墨、楊,求諸物議,孰免譏嫌?昔子貢問於孔子曰:“鄉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 “鄉人皆惡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鄉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惡之。”蓋以君子小人意必相反,其在小人之惡君子,亦如君子之惡小人。將察其情,在審其聽。聽君子,則小人道廢;聽小人,則君子道消。
——《陸宣公翰苑集》
【今譯】
人的才能和德行,自古以來就少有能夠十全十美的,人如果有長處,也必定會有短處。倘若用其長處、彌補短處,那麼,天下將沒有人不被使用;倘若苛責人的短處、捨棄其長處,那麼,天下人都將被棄而不用。
再加上人的感情各有愛憎,旨趣各有同異,即使是象伊尹、周公這樣聖明的人和象墨翟、楊朱這樣的賢能者,如果去徵求眾人對他們的意見的話,誰能免去受譏刺和遭疑忌呢?
過去,子貢向孔子問道:“鄉裡的人都喜歡他,這個人怎麼樣?”孔子說:“不行啊。”子貢又問:“鄉裡的人都憎惡他,這個人又怎樣呢?”孔子說道:“也不行啊。最好是鄉裡的好人都喜歡他,而鄉裡的壞人都憎惡他。”
這是因為君子和小人的意趣,必定相反:小人的憎惡君子,也就像君子的憎惡小人一樣。要想察清真實的情況,取決於慎重地聽取反映。聽取君子的話,就廢止了小人的邪道;而聽取小人的話,君子的正道就會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