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15年10月02日】
《左傳•成公》記載:
晉國的三郤:郤至、郤犨、郤錡,誣陷伯宗,並將其害死,他的兒子欒弗忌,也受到連累,致死。另一個兒子伯州犁,逃奔到楚國去了。
韓獻子評價這事說:“郤氏不免於難了。善良的人,是天地的綱紀,斷然將其殺害,施暴者不滅亡,還等什麼呢?”
晉厲公為人驕奢,有許多寵臣。自從鄢陵戰勝回來後,他就想用自己左右的寵臣,代替其他所有的朝臣。
胥童因為自己的父親胥克,被排擠,而怨恨郤氏。夷陽五的田地,被郤錡強奪,也恨郤氏。長魚矯和郤犨爭田,郤犨把他及其父母、妻子,一起捆在馬車的車轅上,加以侮辱。他也恨郤氏。而這三人(胥童、夷陽五、長魚矯),都正受著晉厲公的寵信。
晉厲公準備撤換群臣,胥童就建議:“首先要從郤氏三兄弟動手。他們家族大,引起的怨恨又多。除去大族,您就不受威脅了。敵人(指郤氏三兄弟)的冤家多,我們會容易得到幫助。”厲公認為確實如此。
壬午日,童胥、夷陽五,率領八百武士,準備攻擊郤氏,長魚矯認為不用興師動眾,只要他一人就可以了,晉厲公又派清沸魋(人名)幫助他。這兩人故意在郤氏門前,互相扯著袖子,裝作打架。郤氏三兄弟想在台榭上為他們調解,長魚矯趁其不備,將卻犨、郤錡,殺死在座位上。郤至見狀,說:“我還是逃到沒有威脅的地方去吧!”便欲乘車逃跑,結果被長魚矯追上,用戈殺死。郤氏三兄弟的屍體,都被陳列在朝堂上。
【附言】
諺云:“強,不可恃。”
郤氏三兄弟的下場,足以使天下恃強凌弱者,引以為戒。
從表面看起來,這世界似乎就是“物競天擇,弱肉強食。”但如果仔細觀察,就會發現,所謂的“強者”,未必能堅持到最後,未必能笑到最後。自然界如此,人類社會更是如此,郤氏三兄弟,就是典型的例證。
在歷史上,權傾一時的人物很多,但像郤氏三兄弟,同時掌握大權的例子並不多,他們是少見的“超級強勢集團”。當他們殘害伯宗的時候,當他們把長魚矯的家人,綁在車轅上侮辱取樂的時候,誰能說他們不“強”?而當三人被長魚矯一人所殺,陳屍於朝堂之上時,他們的“強”,又在哪裡呢?
而“欲盡去群大夫,而立其左右”的晉厲公呢?他在除掉郤氏三兄弟時,不可謂“不強”。而晉國因郤氏被殺,引發內亂,從此走向衰敗。在殺掉三郤氏的第二年,晉國公也被殺。這時他的所謂“強”,又從何談起?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所謂的“強”與“弱”,只是顛顛倒倒的浮光掠影,是靠不住的。如果憑藉著這看似堅固、實際上脆弱的“強勢”,去胡作非為,而欠下孽債,結下怨恨,無異於自掘墳墓。(中共邪黨迫害法輪功,也會遭到同樣的結果!)
那麼,在這個世界上,到底什麼是真的“強”呢?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有一位哲人,用《易經》中的話講:作為“強者”的寫照,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這才是真正的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