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19年11月18日】
董卓劫帝遷都 諸侯離心
董卓見呂布失敗,聽從心腹李儒的計謀,將天子和洛陽百姓劫往長安,董卓殺盡洛陽富戶,搶奪財物,挖掘帝王陵墓,盜取金珠財寶,走後,將整個皇宮和繁華的洛陽都城,燒為焦土,遷徙過程,百姓備受虐待侮辱,死者無數,其逆天罪行,已無可復加。曹操雖然在眾諸侯攻入洛陽後,有始有終追趕董卓,但畢竟一支軍隊,僅有萬人,無法抗拒呂布十幾萬的大軍,中了埋伏,最後以殘軍500,僅僅逃得性命的慘敗,給這場義舉畫上了句號。
孫堅因整理被燒毀的宮殿,於井中發現失蹤的傳國玉璽,於是認為未來的帝王天命在於自己,因此決定藏匿玉璽回江東圖謀未來,這件事被袁紹得知,要他交出玉璽,孫堅卻當眾發誓否認,兩人因此結怨,孫堅帶兵自回江東,而袁紹卻發書讓荊州劉表攔截孫堅,奪回玉璽。劉表與孫堅也因此結仇。眾諸侯從此各懷異心,各自離去。
歷史進入各為其主的階段
這場大規模的討伐國賊的起義結束後,歷史便正式進入諸侯各自為政,相互兼併,天下分裂的階段。也就是說,從此以後,各地諸侯競相爭戰,有的不分廉恥,搶奪地盤,有的只想守住現狀保住地盤,有的想成為未來的中原之主,當然劉備,為的是復興漢家,總之這樣的階段,必然讓天下能人義士,自覺選主,直到最後分成三國,也就是三大主要力量。這個過程,也就自然演變成各家能臣武將各為其主的特點,義理基點,轉向各為其主,直到三家被晉所滅,從新形成新的天下定主。由於獻帝帝王名義還在,因此,這個階段,維護漢家維護獻帝,雖非主流,但也是一種必然的忠義,兩種忠義基點並存,各自演義的歷史,就是從此時正式開始的。
袁紹與公孫爭鋒 看趙雲擇主
諸侯分裂,各自為政後的第一仗,來自袁紹與公孫瓚爭奪冀州的仇怨。袁紹為奪得冀州立足,擁有廣大的錢糧圖謀未來,騙公孫瓚出兵攻打冀州,相約將來平分冀州土地。公孫瓚因此起兵。原冀州牧韓馥本是袁紹家族的門生舊吏,懼怕公孫瓚身邊有劉備三人相助,驚慌之下,請袁紹掌管冀州,正好中計,被袁紹不費一兵一卒,騙得冀州,韓馥後悔已晚。袁紹為獨自擁有冀州,殺掉公孫瓚按約定派來索要冀州一半土地的使者,也就是公孫瓚的親弟弟。這才引發了公孫瓚為報仇向袁紹興師問罪的戰爭。
這場戰爭,公孫瓚總是敗給袁紹,卻引出了三國演義中大家非常熟悉的英雄,那就是趙雲,趙雲兩次於公孫瓚慘敗的時候,性命攸關之際,令公孫瓚扭轉戰局,但不被公孫瓚信任和重用,反倒成全了一段難得的緣分,那就是因此戰役,讓劉備因給公孫瓚助戰得以與趙雲相遇相知。
如果抱著天下有定主,處於正常時代的忠義觀點看問題,會看不懂這個故事,認為趙雲換了好幾次跟隨的主公,先是袁紹,後放棄袁紹投奔公孫瓚,最後來到劉備身邊。這是否不算真正的忠義。其實,這就是借趙雲這個典型人物,在告訴人們,這是一個真正的義士在選擇仁義之主的過程,在沒有選定之前,不會輕易奉行一般的忠義。當定下輔佐劉備後,這才不離不棄,生死不悔。也就是說,天下無定主的歷史階段,選擇能為天下百姓著想的仁義之主,成為要展現的首要的義理。通過趙雲,就在講這個忠義的基本義理。旨在教會後人碰到這樣的時代,如何選擇和判斷,如何奉行義理。
我們看到,公孫瓚和袁紹,在搶奪冀州時,完全不顧及原冀州牧的感受,可謂出師無名,只為強行奪取土地錢糧。袁紹面對冀州牧原是自己的家族門生,竟然毫無憐惜之心,反而利用門生的信任,騙得冀州,一旦騙得,袁紹又撕毀信義,毫無廉恥地栽贓董卓來殺掉公孫瓚的弟弟,獨霸冀州,可謂十足見利忘義的小人。這才是趙雲離開袁紹,投奔公孫瓚的原因。但趙雲後來發現,他們倆人均可以臣服董卓,由此十分失望,趙雲在劉備離別公孫瓚,回平原時,對劉備說出了自己的看法,「某日誤認公孫瓚為英雄;今觀所為,亦袁紹等輩耳!」劉備安慰他「且屈身事之,相見有日。」意思是,雖然如此,劉備自己不能破壞與公孫瓚之間朋友的信義,馬上接納趙雲,讓他等待機緣。由此結下緣分。
後來,袁術聽說袁紹奪得冀州,就向袁紹借馬,袁紹不給,向劉表借糧,劉表也不給,結果袁術同樣不顧及兄弟情義,僅僅因為這一點小利得不到,就反目成仇,利用袁紹和劉表之前逼迫孫堅交出玉璽而發生的仇怨,約孫堅起兵攻打劉表和袁紹,要除掉袁紹和劉表。只因兩番借物資不得,就要向兄弟開戰,比袁紹更加自私無情,可謂六親不認。因此,這兩兄弟的滅亡,不過早晚的差別。演出了各路諸侯中,典型的不義之舉。孫堅因袁術的邀約,復仇攻打劉表,應誓言而亡。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