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09年10月29日】
春秋戰國時期
翻開春秋戰國五百餘年滄桑的歷史畫卷,無處不是烽火干戈、刀槍喊殺之聲,大國兼併小國,強國吞噬弱國,在時不時的相互戰爭中,各國都非常重視教育,教戰於民,並通過學校教育的形式,提升武備,保家衛國。這是春秋戰國時期各國教育的一種主要特色。
國學(即貴族子弟)的學校教育內容有六德、六行、六藝等課程。小學時期側重學習個人技術的六藝,即禮、樂、射、御、書、數,以提高思想與生活素質;大學時期側重學習六德、六行等理論,培養術德兼備的輔政能力。六藝中的樂,包含舞的內容。舞有兩種:文舞與武舞。根據《國語 .楚語上》的記載,楚恭王當太子時的學習內容,包括文化歷史、家族世系、詩書禮樂、法令名言、古籍法典以及正德善德文德、忠恕慈愛、誠信義理、孝悌禮節、敬戒仁厚、勇武精進、齊一肅慎……等等君臨子民的素養與威儀。
以射、御為內容的訓練,是形成這個時期社會風氣重視武術防身,並以從戎為榮的顯著特徵。齊桓公為增強國力,採取管仲之謀讓全國總動員:農民平時務農,在家生產,勤耕田禾,習練武術;戰時徵召從軍,執盾操戈、隨軍作戰;戰後解甲歸田,重整田園,發展生產。這種寓兵於民、全民皆兵、兵民合一、耕戰相兼的制度,使平時備戰的人力、物力大量增多,使這時期──民眾平時生產、戰時出征的教育特點更加突出。
(事據《國語 .齊語》)
春秋戰國、諸子百家爭鳴時期,造就了民間蓬勃發展的私人講學之風,鬼谷子培養出了蘇秦、張儀等擅長捭闔的縱橫家,以及孫臏、龐涓這樣精通韜略戰術的風雲人物。墨子的徒弟富於犧牲精神,可以「死不旋踵」。荀子提倡終身受教育,教學內容強調要切合需要,不重學裔而貴真才實學,對後世影響頗深。其中儒學尤為顯赫。春秋戰國的私學,為後來選賢任能、平民登上仕途、士卒成為將帥開闢了嶄新的局面。
這期間,孔子倡導的儒學尤為顯赫。孔子的教學宗旨──因材施教、有教無類。孔子學說之精神所在──個人人格修養及社會倫理。
孔子與弟子論行己處世之道,最重「仁」字。他認為人的一生,不可能離群索居,不可能不與其他多數人相處。自其內部而言之,與人相處所共有之情曰「仁心」;自其外部而言之,其與人相處之大道曰「仁道」;凡具「仁心」而行「仁道」者曰「仁人」。
同時,孔子論「仁」,首貴直心由中,故他有屢屢強調「直道」。直者「誠」也,內不以自欺,外不以欺人,心有所好惡而如實以出之者也。人類之生存於世,端賴其能以直心直道相處。至於欺詐虛偽之風既盛,則其群必衰亂、必敗亡。
孔子固然重「直」,但他所謂直者,謂其有真心真意,倘若肆情恣志,一意孤行,而不顧及人我相與之關係者,此非直也,所以他所謂的直道,必從講「忠」、「恕」開始,並以「文、行、忠、信」為「四教」。文者文學,博學於文也;行者躬行,約之以禮也;而最終都要歸於忠信。
他所重視的「仁」、「直」、「忠」、「恕」、「信」,都指的是人類內心情感而言,可他一面又重視外部之規範。孔子每每即事以論心,即心以推事,本末內外,一以貫之,並無輕重之分。至於孔子專論外部之規範者,則曰「禮」。他重禮的用意,在於他認為人內心之情感與外部之禮法,其實是一事之表裡,無分軒輊。
孔子論「學」,以個人認為適性合情開始,以恭履實踐為最終目的。他也論「道」,而這道,即為「仁」,即為「禮」,相輔相成;又論「君子」,他是孔子理想中的一個圓滿人格的表現。他論君子之德行是這樣的:君子當有高尚優美之情操與德行,一也。君子貴實行不尚空言,二也。君子重禮義尚群德,三也。君子有自得之樂,四也。
因此,孔子一生的所作所為,不僅成了教育界,所有為人師表的精神楷模,更獲得了後世人們「至聖先師」的尊稱!
秦代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的國祚極短,史料也不多,他的「焚書坑儒」之舉,使得這一段空前的一統輝煌,蒙上陰影,使得該朝的文化、教育出現一片空白。
其實,說秦代沒有學校是真的;要說秦代沒有教育,也不見得。秦代教育承前啟後,往前連著夏商周三代教育,往後開啟了漢代教育;而漢代教育四百年,更是創下了煌煌偉業。尤其是洛陽太學,教育體制之完備,辦學理念之先進,學術空前發展,實為世界古代教育所罕見。
歷朝歷代的皇帝,都知儒生是被教育的主體,也是教育的後備力量,難道秦始皇就不懂得這個道理?他為啥要「焚書坑儒」?他不懂得殺戮儒生就是斫斷文化嗎?
「現今戰亂結束,天下歸於一統,一干士人就該順應時代,學習本朝新的法令。」所以丞相李斯建議:「凡不是秦國史書的,一律燒毀!借古諷今者,滅族!免得他們開辦私學,標新立說,對現行政策評頭論足,甚至進行誹謗,需要嚴加禁絕!」
秦始皇認為有道理,於是採納了他的觀點――《詩》、《書》及諸子百家的著作,燒掉;兩人以上談論《詩》、《書》者,處死;知情不報者,同罪。於是焚書運動開始,大火先從秦都咸陽燃起,接著蔓延到洛陽,千年典籍,灰飛煙滅。秦始皇還親自圈定四百六十餘名儒生,以「妖言」罪處死,活埋於臨潼縣城西二十裡。
秦始皇焚書坑儒,固然是對文化、對教育進行了摧殘禁錮的一場殺戮,但他以「小篆」作為文字形體標準──「書同文」,在全國加以推行。之後看到「秦隸」更為人們普遍接受,就允許民間使用隸書,這為後來書體演變至楷書,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秦朝雖然短壽,卻是個橋樑,許多方面承前啟後,尤其是博士制教學,直接延續至漢代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