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學校教育特色舉隅:漢代

默想 整理


【正見網2009年11月05日】

漢武帝時所興辦的學校,尚在草創時期,並無系統可言。到了平帝元始三年(西元3年),始制定各級學制系統,當時分學校為五級:

在京畿只有「太學」一級;在地方分為「學」、「校」、「庠」、「序」四級。由郡國縣邑興辦的稱作「學」和「校」;由鄉聚興辦的稱作「庠」和「序」。

「太學」屬於大學性質;「學」、「校」屬於中學性質;「庠」、「序」似屬於小學性質。其實這些等級,並不十分顯明,且沒有中小學正式的名稱。「學」、「校」、「庠」、「序」四級,並沒有連屬的關係,對於京畿的「太學」,也不相統屬;不過由「學」和「校」出身的學生才有資格升入「太學」求學罷了。

以上所說,全為直系的學校;此外還有兩種旁系的學校:一為「宮邸學」──是京城專門為皇室和貴胄子弟所創辦的;一為「鴻都學」──是由帝王一二人的意旨臨時興辦的。

漢代時,國家教育雖較前代發達,而私人講學的風氣也很盛行,兒童和青年所受的教育,多半付託在「私塾」(私人講學授徒之所)裡面。「私塾」似乎也有兩級,而低級的特稱「書館」。「私塾」的勢力有時且凌駕官立學校之上,而地方父母官所設立的學校,時興時廢,若有若無,反而無足輕重了。

「太學」的起源──漢代的「太學」,在武帝時,始由董仲舒提議創設。當時只有「博士弟子」五十人;昭帝時,增加到百人;宣帝時,增加到二百人;元帝時,增加到一千人;成帝時,已到三千人了。後漢初年,學額無從考查,但以光武帝熱心提倡,繼之明、章之治,更臻於完善,重視興學,一時學者雲集京師,則「太學」的發達,自不必言。而「太學生」最盛的時期,當以質、桓二帝在位的時代為第一!當時「太學生」已達三萬餘人。郡國方面亦有「五經百石吏」,「文學椽」,於是京師內外,已多文質彬彬的學者了。當時設學的系統是這樣的:

京師──「太學」。以「博士」為師,其學生為「博士弟子」,後稱為「太學生」。

地方──「郡國學」。以「文學椽」、「五經吏」為師,其學生取郡國子弟少年聰穎的入學,學成以後,貢於京師。

另有一點要說明,武帝初,採納董仲舒提議所設置的「博士弟子」,系就原有的「博士官」而隨從受業。到了光武中興以後,為了廣納賢才,於是先訪求四方隱居的儒雅、士子、學者雲集京師,乃設十四「博士」,各以其家法教授,領於太常。(官名,教育部分也歸他掌管)太常選奏「博士」,先試而後用,於是乃有考試「博士」的制度。《文獻通考.太學篇》載:「按西京『博士』,但以名流為之,無選試之法。中興以來,始試而後用,蓋欲其為人之師範,則不容不先試其能否也。」

關於漢代「太學」制度的建立,由西漢武帝初的五十名「博士弟子」(後稱為「太學生」),到後來發展成東漢光武中興後的三萬餘人,其他州郡的學生,尚未計算在內,學校生徒之眾,可謂中古無匹了。根據《資治通鑑》司馬光論教化風俗中,有這樣的讚譽:「敦尚經術,賓延儒雅,開廣學校,修明禮樂,武功既成,文德亦洽。……自三代既亡,風化之美,未有若東漢之盛者。」

因為這些「太學生」入學不加選擇,申送不加限制,教授不加考察,徒然想以「一第」(一次考試)驗其成績,雖然說達到了國家「興學育才」的崇高目標,可卻沒考慮到,考上者幾稀而落第者多如過江之饗的後果,一大票人「屢試屢敗」,無法也無路取得一官半職,前途茫茫,不知歸宿在哪?雖然朝廷為此特意一補再補,多方考試,不僅具有網羅遺才的善意,同時也具有消納遊宦之心,可久而久之,雖博得「興教化」的美名,而實際上卻造成「盛遊宦」的流弊了。世間事總是利弊互見、得失消長的!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今日神州

連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