酌古鑒今:黎干祈雨無効,皇帝祈雨成功!(數文)

秦自省 整理


【正見網2020年07月14日】

一、秦始皇遇「天外來客」

秦始皇喜好神仙之事。有位宛渠國的人,乘著「螺舟」來到中原。舟的形狀像螺,潛入海底行駛,水滲不進去,另有一個名稱叫「淪波舟」。這個國家的人身長十丈,將鳥獸的毛,編織起來蔽體。兩隻眼睛看東西像閃電,耳朵從脖子上長出來,容貌像小孩子。秦始皇向他問起:天地剛開闢時的情形。他像自己親眼見過那樣清楚。他說:「我年輕時,凌空倒退而行,每天能遊覽萬裡之遙,等到老朽了,可以看到天地以外的事情。我的國家距咸池日浴之處萬裡,日月照不到,以一萬年為一夜,白晝天就從正日中豁然大開,寬幾百丈,過一萬年還閉合,這就算做一天。到了夜裡,便用『燃石』來代替月光。這種石頭出自「燃山」。山上的土石都能自己放出光輝。這種石頭一敲就碎,形狀像穀子,一粒便能照亮一間屋子。過去炎帝開始改變生食的習俗,就是用的這種火。國民現在還把這種石頭,作為進獻品。有人將燃石扔進溪澗裡面,水流沸騰,濺沫延續幾十裡,人們把這條水流,稱為「焦淵」。我的國家距軒轅之丘十萬裡。少典的兒子采首山的銅,鑄成大鼎,我事先望見那個國家有金火之氣浮動,便跑過去察看,到了那裡,三鼎已經鑄成。又發現冀州有異氣,應有聖人降生,果然有個叫慶都的女子生下了堯。又發現紅雲進入豐鎬,跑過去觀察,果然有丹雀的祥瑞,應驗在周文王姬昌的身上。」

秦始皇說:「這是神人啊!」他就更加相信有神仙了。

(南北朝王嘉《拾遺記》)

二、黎干祈雨無効,皇帝祈雨成功!

唐代宗時,有一段時間,久旱不雨。京兆尹黎干,在當時最繁華的朱雀門街,造了一條土龍,召集城裡的巫覡,到祈雨壇上,跳「娛神舞」。黎乾和巫覡,也一起跳舞。觀看的人,感到怪異而滑稽,笑聲不止。

過了一個月,還不下雨,黎干又請求向孔子的靈位祈禱。皇帝聽到這件事,說:「對於孔子,我早就禱告過了。」於是下令毀掉已造好的土龍,停止黎干們的跳舞祈雨活動。

皇帝自己,則節省膳食和日常用度,虔誠的等候天命安排。不久,大雨降落,百官都入朝慶賀。

黎干祈雨無効,皇帝祈雨成功!

(宋代王讜《唐語林》)

三、奸臣當道,痛失國寶!

外夷的祖梁國,向朝廷進獻蔓金苔,顏色似黃金,像很多螢火蟲聚集在一起,有雞蛋那麼大。扔到水中,便在水波上蔓延開來,發出光輝,與太陽相映照,好像水上漂浮的火焰。於是,朝廷在宮中開鑿水池,寬一百步,經常觀賞此苔,並以之娛樂宮人。大家看了高興,稱之為國寶。

皇帝把蔓金苔,交給受寵幸的宮人,放置在漆盤裡,光輝照耀滿室,稱為「夜明苔」。沾在衣襟上,則有如火光。

朝廷一天天腐敗,奸臣當道。皇帝怕這種寶物,被外國人得到,便下令除掉蔓金苔,悄悄把它填塞在水池中,對大家講:是丟失了。但到皇室喪亂後,聽說:蔓金苔還存在!但早已傳到了胡人手中。

有人嘆惜說:「奸臣當道,朝政敗壞;丟失國寶,毫不奇怪。」

(《拾遺記》)

四、四子被賣人,回來孝雙親!

江蘇崇明縣,有位姓朱的老翁,年輕時貧窮,生下四個兒子,不能養活,都賣了。四個兒子長大成人後,都贖身娶妻,搬到了一塊居住,並接回父母贍養,孝敬。

兒子、媳婦,對老人都很孝敬。老人屋中,有一櫃櫥,裡面常放錢,五十文一串,老人有需要,就從中拿,錢沒了,兒子再往裡放。

老人好賭博,四個兒子偷著把錢給親友,讓他們故意輸給老頭。老人贏了,就很高興,常買些糖果之類,回家給孫子們吃,以此為樂,全家合歡。

(清代牛應之〈《雨窗消意錄》)

五、主人唐臨為家僮掩過

主人唐臨,生性寬厚仁愛,能體諒人。有一次,他要出去弔喪,讓家僮回家,去取一件白色的衣衫。家僮錯把其他衣服取來了,因害怕,沒敢遞給他。

他察覺到了,就對家僮說:「我今天,氣不順而上沖,不適宜悲傷哭泣,剛才讓你拿的白衫子,先別拿了。」

又有一次,他讓家僮熬藥,沒熬好,他暗中察知了這個情況,又對家僮說:「今天陰天,我不宜服藥,可以不熬藥了。」始終不提家僮的過錯。家僮以後,特別細心照顧他。

(《唐語林》)

六、唐宣宗執法公正,不徇私情

中唐時期,樂工羅程,擅長彈琵琶,是同輩中水平最高的。他還能夠創製新曲調,受到唐武宗的寵愛,他便仗恃皇恩,逐漸地行為放縱起來。唐宣宗繼位初年,把他召進宮來服務。羅程知道宣宗通曉音律,更加刻苦鑽研技藝。宣宗往往讓他為妃子們伴奏,每當這時,他一定盡力奏出奇巧動人的音樂,來打動皇帝,因此也受到唐宣宗的寵愛。沒想到,他會更加驕縱起來。

有一天,他因為過去的恩怨,竟私自殺了一個人。唐宣宗知道後,非常憤怒,當即命令將他攆出宮去,交給京兆尹處理。

其他的樂工,覺得羅程的琵琶技藝,天下無雙,想要藉此說動宣宗寬恕他。碰巧宣宗來到樂工的園子裡,他們在奏樂之前,擺設了一個沒有人的座席,上面安放著琵琶。樂工們一個挨一個地走上前來,流著眼淚,連連跪拜。

宣宗說:「你們想要干什麼?」樂工們上前說:「羅程對不起陛下,罪該萬死。然而,我們這些人覺得:他的演奏技藝天下第一,卻不能長遠地侍奉陛下,太可惜了。」

宣宗說:「你們這幫人,所愛惜的僅僅是羅程的技藝,我所重視的則是高祖、太宗的法度。任何人不可濫殺無辜!」

最終也沒有寬恕羅程。

(《唐語林》)

七、以詩得妻

李郢,晚唐時人,寫詩很有名,是尚書鄭顥的門生。他住在杭州,不求進取。將要赴京應考之前,聽說鄰居家的女孩子長得很漂亮,便去求婚。正好遇到另一個人,也向這家求娶這位女孩,女孩的家長無所適從,便說:「你們各出一百萬錢,誰先送來誰就能得到許婚。」兩家都準備好了足夠的錢,又都在同一天送到。女孩的家長很為難,又提出:「請你們各自寫一首詩,用這個來決定你們的優劣。」這樣,李郢的詩,寫得更好些,就娶到了這位女孩子。

有文采,會寫詩的人,能受到社會尊重。

(《唐語林》)

八、葫蘆貯骨灰

唐代李德裕,被貶到珠崖郡(治所在今山東瓊山縣東南),郡北有個亭子名叫「望闕亭」。亭在高處,他經常登臨,每次都向北眺望,悲傷嗚咽,他題詩道:

獨上江亭望帝京,
鳥飛猶是半年程。
碧山也恐人歸去,
百匝千遭繞郡城。

郡裡有一座古寺。一次,李德裕步行游寺,來到一個老禪院。坐了很久,發現室內牆上懸掛著幾個葫蘆,便指著問和尚:「葫蘆裡面有藥物嗎?我走得很疲勞,希望能給點藥治療一下。」

和尚嘆息道:「這不是藥,都是人的骨灰啊!這是你當宰相時,你為了泄私憤,貶到這裡而死去的人。我可憐他們,因而收取他們的屍骨燒化,把骨灰收藏起來,等他們的子孫來尋找。」

李德裕悵然心驚,愧悔自慚。回去後,感到心痛更甚,當夜就去世了。

(《唐語林》)

正是:
邪黨用權無理,
害人便是害己。
善惡皆有報應,
下場等待著你!

九、唐宣宗不袒護宦官

高少逸任陝州觀察使時,有一位皇宮中派出辦事的宦官,在硤石驛投宿,吃飯時嫌餅太黑,鞭撻驛吏,直到流血。

高少逸知道此事後,將當時吃的餅,封裝起來,送呈唐宣宗。那位宦官回去,也向宣宗敘說此事,宣宗生氣地說:「高少逸已經將這事報告給我了。深山裡有這樣的食物,難道是容易得到的嗎?」於是,把他貶謫到恭陵(今河南洛陽縣東北)去,還讓他經過陝州到洛陽,讓人們知道他受到了懲治。

(宋代王讜《唐語林》)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人物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