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18年08月11日】
【原文】
曰仁義 禮智信 此五常 不容紊
【字詞義解釋】
(1)仁:愛人利物的胸懷。
(2)義:合宜正當的事。
(3)禮:表達關愛、尊敬、謙讓、感謝、問候等善意時的固定禮數和言語。
(4)智:慎思明辨的能力。
(5)信:誠實不欺的態度和言行。
(6)常:永恆不變的道理。
(7)容:容許。
(8)紊:亂。
【譯文參考】
說到仁、義、禮、智、信這五種不變的法則,是做人處事的準則,愛人利物的胸懷叫做「仁」;合宜正當的事叫做「義」;謙讓有禮叫做「禮」;慎思明辨的能力叫做「智」;誠實不欺的態度叫做「信」。這五種法則每個人都應遵守,一點也不容許紊亂。
【讀書筆談】
一,仁義五常之理 今何在
上一課講五行,而這一課講的就是仁義禮智信,這五大傳統做人的綱要,它就是曾經被中共革了命,要中國人一腳把他踏在地上,永世不得翻身的「三綱五常」中的「五常」。人們不知何為五常,將它視作牛鬼蛇神般恐懼。因此中共操控下的中國,《三字經》從此被迫退出教育的舞台,代之以仇恨和爭鬥的階級鬥爭理論。
說起來很悲哀,這裡的五個字,不過就是仁義禮智信,都是讓人做好人的道理,可是中國失去了這五個字,問孩子甚至大學生,什麼叫做五常,幾乎沒人知道。孩子們接觸不到這五個字,生活中,課本中,都無人提及,今天的大人孩子,口中只有名利二字。傳統教育的命被革除的後果,便是道德的全面敗壞。因此我們不得不從根本上,幼兒教育上,重新復興自己的文化。
仁義禮智信,是儒家教育的核心,無論從孔子開始,經歷了幾千年,也無論後人出了多少各家的論述,其核心就這五個字。而核心中的核心,就是仁義二字。是孔子定下的根本。
二,仁義禮智信 莫忘仁義為本
仁就是人,同音就是同理,而仁這個字,由人和二組成,表示人與人的相處,要相互善待,對人要有愛護之心,仁慈之心。展開就很豐富了。因為人與人相處,基於身份、地位、長幼的不同,具體內容必然不同,不管人與人關係多麼複雜,實際上,就是善待二字。比如從小先是接觸父母兄弟姐妹,在父母而言,要面對下一輩的兒女,自己是長輩,對孩子要養育,盡父母之責,要吃的健康,要穿的保暖,病了要護理照料,安全的注意,做人的表率,德育的重視,生存技能的培養等等,全方位的愛護與教育。
而晚輩的兒女,要懂得感恩父母,態度恭敬,言語溫和,報父母養育之恩。要對父母養老送終,令其能安度晚年,盡心照料。
因此父子的關係,最關鍵的特徵,就是責任與感恩,父母生養與教育的責任,這是最大的善,而子女對父母,就是感恩與回報,時時心懷感恩之心,以恭敬的態度對待父母,回報父母無私付出的大恩。
家庭的關係,是社會關係的基礎,懂得孝悌之道,就懂得如何仁善待人,因此出到社會,會發現,上位者講求為下屬承擔責任,操心愛護下屬。為官者如同百姓父母,要照顧百姓生存和改善道德風尚,並成為表率。下位者主要講求謙恭和感恩的態度。這是正常的社會。
義,往往與正義,義務,義無反顧,義不容辭,捨身取義,大義滅親等等相連,說的就是按正理做人做事。絕不允許不分是非地含有任何私情處理人事。因此仁義常合在一起,成為不帶私情的完美的人格規範。
禮,是仁的外在固定形式的表現,方便更好地表達自己的善意之心,因此不同的身份、長幼和場合,有不同的禮數言行。
至於智,其實古代做人這一層,最大的智慧,就是明辨是非,讓自己始終不迷失正道,因此有大智若愚,利令智昏的成語來警戒世人,小聰明反倒害了自己,不仁的人,往往因小失大,所以,聰明反被聰明誤。不貪財,知足,常懷謙恭與感恩之心,方能符合天道,一生平安有福。
智,依然屬於仁德的範圍。
至於信,現代講的最多,一個人不講信用,便會失去人心,這當然就是最明顯的對人不好,能守信,至少不傷害你許諾的人,也就是對人好,也在仁的範圍,這是仁的最低要求,也是社會交往的最常碰到的要求,所以後來單獨列出。
中國古代始終看重生命,以仁義為本。不講愚忠之信,所以不能助紂為虐,如果對人許下的諾言,或者對人一心一意做的事,發現是傷天害理的,害人的,則不能去做,一切以仁義為本。這是與日本來自中國五常之理、但又相對狹隘的絕對講忠義誠信的武士道是不同的,不以仁義為核心來理解忠信,古代日本武士就必然會出現不珍惜生命的殘忍現象。不過,即使如此,禮、信二字,儘管理解得層次有限,也讓今天的日本受益匪淺。而今天的中國,則連這一點也做不到了。對生命的漠視,在宣揚仇恨爭鬥、暴力和謊言的黨文化教育下讓人怵目驚心。
【故事天地】 背信棄義 漆毀人亡
春秋時期越國的漆商虞孚,與計然和范蠡同時代,他不甘於過貧苦的生活,看到朋友們經商致富,他也躍躍欲試。他首先找到計然,向他請教致富的方法,計然對虞孚說:「現在漆的銷路很好,你為甚麼不種些漆樹,采漆、賣漆呢?」虞孚聽了十分高興,就向計然請教種漆樹的技術,計然有問必答,耐心指教。虞孚回去後,起早貪黑辛勤勞作,終於開墾出了一個很大規模的漆樹園。
三年之後,漆樹長成了,虞孚高興的不得了。因為如果能割數百斛的漆,就可以賺很多錢。他準備將所割得的漆運到吳國去賣。正在此時,他的妻兄來看他,對虞孚說:「我常到吳國去經商,知道在吳國怎樣銷售漆,搞好了,可以獲得數倍的利錢吶!」
虞孚急於發財,一再詢問怎樣才能獲得更多的利,他的妻兄說:「漆在吳國是暢銷貨,我看到不少賣漆的人都煮漆樹葉,用煮出來的漆葉膏和漆混在一起賣,這樣可以獲得加倍的利潤,而吳國人也發現不了。」虞孚聽了,來了勁頭,連夜取漆葉煮成漆葉膏,和漆一起運往吳國。
當時由於吳、越兩國關係十分緊張,互不通商,漆在吳國確實十分難得。吳國的漆販子們聽說虞孚來賣漆,都興奮不已,跑到郊外迎接他,而且還為他安排好了食宿。在住地,吳國的漆販子一看他的漆,果然是上品好漆,便講好價錢,貼好封條,約定次日交錢取貨。
等到漆販子們一離開,虞孚便開啟封條,連夜將漆葉煮的膏子和入上好的漆中。不想由於手忙腳亂,留下一些痕跡。次日漆販子如約而來,發現漆瓮上的封條有啟動過的痕跡,便產生了懷疑,找了個藉口,當時並沒有成交,說是過幾天再來。
虞孚在旅館裡等了好幾天,也不見吳國的漆販子再露面。時間一長,摻了漆葉膏子的漆都變了質。結果,虞孚一兩漆也沒有賣成,連上好的漆也賠了進去。吳國的漆販子們聽說以後,都批評他說:「商人做買賣要誠信,商品質量是不能騙人的,今天你落到這個田地,誰又會可憐你呢?」
虞孚沒有錢回越國去,只好在吳國乞討為生,還常受到大家的譏笑,最後因窮困潦倒而客死他鄉。
這個故事,告誡人們,商人不守信的直接後果,就是失去利益,所以說,即便是為了賺錢的商業行為,也要講究做人的最低標準,否則,失去了信譽,便失去了一切。信譽是商人最值錢的命脈。即使有人能偶爾騙人成功,獲得一時的利益,也無法長久,仁義與利益,本就是一體的,這個道理,對於今天的人來說,就顯得尤為重要,因為今天面對的,是商業為主的社會。而在中國,普遍失去誠信的社會裡,誰能堅守誠信,誰就能獲得百姓的感恩,會成為稀世珍寶,與其費盡心力想法子騙人錢財,短金少兩,不如獲得人心,獲得百姓的信任來得聰明。致富之道,就在這裡。
(註:根據正見網《三字經》教材改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