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本義系列(111):無道千軍難保命 有德不戰屈人兵

慧劍


【正見網2018年07月08日】

---字部「千、韱、不、丕、咅」

一般來說,在一個村莊裡的絕大多數村民都是安居樂業、和平共處的,即便偶爾有糾紛,甚至鬧到對簿公堂的地步,也都是用文明方式解決的。而少數人則不然,對矛盾不能善意的對待和理性的處置,今天占到便宜了,不但毫無愧疚,反而津津樂道以恥為榮,明天遭人欺負了,只會欺軟怕硬,能做的僅是暗中懷恨伺機報復。潑婦總有罵不完的街,地痞總有打不完的仗,普通人用不上的刀槍棍棒在他們那裡不可或缺,原本的清平世界也就在他們的圈子裡被異化成了險惡江湖。

在地球村裡的國家與國家之間也是這樣,大多數國家都彼此相安無事,各自發展民生。縱有矛盾也很少激化到訴諸武力。而流氓政權則不然,它們總感到危機四伏內外交困,卻又怙惡不悛邪性不改,因此必須依賴軍事力量強行壓場以保不虞,所以寧可傾盡國力也要先軍黷武。

【千】( 甲)( 金)甲骨金文小篆從人從一,一標示在腿部。指像人的腿那樣細長的形態。一個蠆蟲有十幾到幾十個體節,每個體節上有1到2對步足。因為用整個蠆蟲眾多纖細的腿表示「萬」,所以用其中之一表示低一個等級的數量「千」。
【億、億】小篆從人從意。詞組[億萬:在人的意識裡所指的數量之巨需以萬計]的略用,表示比萬高一個等級的數量。
【仟】從人從千。一千人。
【扦】從手從千。將細長的物品插入。
【芊】小篆從艸從千。形容草本植物的莖插立地面、細長而挺直的形態。
【釺、釺】從金從千。頭尖體細的金屬棍。一般用於插入石塊岩縫等。

說到「千」部,就像把「干、幹、乾」的形義搞的亂七八糟一樣,簡化字把「纖、纖、縴」的形義也攪的一塌糊塗。

「韱」部概義同字義,形態微細的夾帶、參與而並行其中的,參見該字。
【韱】小篆從戈從從從韭。攔腰橫斷開之後、其截面像一束韭菜那樣表現為眾多的細絲平行相從所組成的聚集結構,即「纖(纖)」的本字。
【纖、纖】小篆從糸從韱。用於詞組[纖維:由叢集的細絲組成的維繫結構]。泛表類似的細柔物態。
【殲、殲】小篆從歺從韱。使(由粗壯複合態逐漸)細微化單薄化直至消滅。
【懺、懺】從心從韱。使不好的思想內容(隨著愧悔、自責而)消減、滅失。音義從殲。
【讖】小篆從言從韱。有隱伏的預言貫穿其中的圖文表達。

然而大家可以看到,越是好勇鬥狠的惡棍無賴,越有刀光血影甚至牢獄之災。越是手無寸鐵的安善良民,越不會有仇家找上門來。因為他們平素通情達理,早已將暴力爭端化解於無形。即使有尋釁滋事或者明搶豪奪者來犯,也有官方出面整治。同樣的,越是喜兵好戰的國家和地區,越是刀兵四起、和平無望。試看千軍萬馬武裝下的蘇聯怎麼樣,誰都不會想到它居然未經一擊,就自行解體了!而越是順天應人的國家,越能以極少的軍事力量就確保了國泰民安,節省出龐大的軍費開支用於發展建設,不但民殷國富,而且長治久安,甚至連世界大戰都殃及不到,真正達到了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境地。兵聖孫武在他的著作中所主張的兵不頓而利可全,所追求的也應該是這種完美效果吧。

【不】( 甲)( 金)( 篆)甲骨文下部象形倒垂的頭髮(類似的字形見於「妻、長」等字),上部為倒三角形。金文髮絲趨直,小篆三角形失真,表意不充分,皆不宜(同理,小篆「才」字把三角形的一個邊拆移到字體中部,失去三邊首尾相連的穩定結構,同樣是失去了甲骨金文的精準原義)。三角形一般表示結構穩固,倒三角形表示失去穩固的連接狀態,最上面一條邊或延長為一橫,表示以連接處為分割基準線。整個字形表示頭部穩定連接在形體上的狀態被打破。也就是掉腦袋。因為掉頭之劫無法被任何人接受,故以此引表否定。

【孬】從不從好。不好。低劣。
【奀】從不從大。不大。瘦小。
【甭】從不從用。不需要。用不著。
【歪】從不從正。不端正。偏斜。
【否】( 金)金文小篆從不從口。不能接受。不予保留。
【痞】小篆從疒從否。臟腑內出現的不應該有、需要祛除的郁懣結塊。借表情勢類似的在人群中作梗的壞蛋份子。
【丕】小篆從不從一。一表示發源地。掉落的果實以其自身作為一個新的源發基底(開始培養種子使之發育、形成新生幼體的情況)。即「胚」的本字。引表基業及其發展壯大的情勢。
【胚】從肉從丕。胚泡著床後產生分層所形成的新生個體的原初形態。胎兒發育的初始階段。
【坯】從土從丕。尚未燒製成固定形狀的泥土製品的原初半成品。
【咅】( 篆)小篆從否,上部引出,情同由字。不被保留而後自行生髮的。指離體的果實自行培養種胚發育、構建未來的各個體部。

在使用「不、丕、否、咅」系列字形造字的過程中,由於不同的人理解和歸併的標準不同,導致相同含義的字採用的字部不同,造成這幾個字部各成一系,同義不同形的字大量並存,與「拖、扡、拕」的分生情形類似。例如表達杯子的有「杯、柸、桮、盃、棓、?、?、?•••」等字形,表達胚胎的有「肧、胚、妚•••」等字形,此外還有「?、?、秠」、「掊、抔、㧵」等字形。

基於當前使用這些字部的取義傾向,筆者以為「不」部側重表達否定含義,故「歪、否」等字可從「不」部。「丕」部側重表達即將形成未來幼體的原生態素材,故「胚、坯」可從「丕」部。「否」部側重表達不能容留的事物,故「痞」可從「否」部。「咅」部側重表達子房包容胚珠、能以胚乳培護種芽、最終以倒貼的方式消耗自身、構建出新生個體的解剖結構和各部分之間的相互關係,故「杯、抔、陪」等字可從「咅」部。當然「杯」字採用從咅從皿的字形會比從木從咅的字形更為理想,尤其「棓」字另有含義。以上意見歡迎大家商榷。

「咅」部概義同字義。
【剖】小篆從咅從刀。為顯露內胚、看到內部結構而切開。
【掊、抔】小篆從手從咅。以手做杯狀、像子房壁那樣掬捧著。
【陪】小篆從阜從咅。像胚乳那樣伴貼著胚。借表襯托、伴隨。
【培】小篆從土從咅。用土貼護、陪伴、養育。
【賠】從貝從咅。像胚乳那樣在培養胚的過程中把自身的價值成份倒搭進去。
【踣】小篆從足從咅。被腳足所累而將身體搭進去、貼附於地。跌倒。
【焙】從火從咅。用火貼附、烘培一下。
【倍】小篆從人從咅。人在操作時,在原有基礎上再附加上一份叫作一倍。
【郶、部】小篆從咅從邑。具有解剖學意義的一個結構體的各個有機組件所占據的區位和相應的分屬表現。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今日神州

神傳文化網專題

連載